九龍瀑布森林公園位於南寧東118公裏的鎮龍山西麓。林區古樹藤蔓遮天蔽日,瀑布泉水常年流淌。公園裏的水源極其豐富。有獅子溪、平田溪、李煜溪、九龍溪等五條大溪流,常年不斷,匯聚成瀑布,形成公園內20多處瀑布。其中,核心景區有白龍出池、龍迎客、龍戲珠、遇紫龍、龍女吐珠、九龍入宮、潮泉、神龍清殿、龍鼓響譚等九大瀑布。在中心廣場,還有廣西最大的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雕塑:披著鳥衣的飛天女神群雕。早上導遊會看龍迎客,雙龍珍珠秀,子龍會龍女吐珠,九龍入宮,龍慶殿,龍鼓打譚,猴山打猴,幽蘭湖戲水。百鳥服餐廳或中餐景區免費燒烤活動、野餐。午餐後,遊覽噴泉花園和白鳥驛廣場,看廣西最大的雕像——白鳥驛雕塑。看瀑布,白龍出池,飛龍對泉等。提示:景區空氣潮濕,防水衣物較好。如遇下雨,請采取防滑措施。交通:1。在南寧瑯東汽車站乘坐到橫縣的班車(7:00-19:00每30分鐘壹班),到達縣城後換乘九龍瀑布。2.在華強路客運站乘坐到橫縣的班車,在縣城換乘去森林公園。或者包車。3.自駕路線(全程約136km):南寧(沿南六高速)-& gt;古拉崗上出口-& gt;徐璐->;
2.中國茉莉花園?美國汽車協會
中國茉莉花園和橫縣是中國的“茉莉花之鄉”,其茉莉花生產和花茶加工不僅占全國總產量的70%,而且占世界總產量的50%。
“多美的茉莉花啊……”壹首《茉莉花》傳遍了全世界,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更讓廣西人自豪的是,足以讓人產生聯想的“中國茉莉花之鄉”的美名就落在橫縣。每年4月至6月165438+10月,豐收的田野上鋪滿潔白無瑕的茉莉花蕾,飄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洋溢著濃濃的花國風情。茉莉每年吸引約60萬遊客到橫縣。
橫縣將商貿與旅遊相結合,從三個方面推出“茉莉花遊”,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花茶文化之旅。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橫縣茉莉花種植歷史悠久。茉莉花產業已經成為橫縣的支柱產業,茉莉花已經深深融入橫縣人民的生活。茶文化是很高雅的文化,花文化也是很高雅的文化。橫縣將這兩種文化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花茶文化魅力。該縣的花茶文化之旅以茉莉花的溫馨、浪漫、高貴品質為核心,推出了與茉莉花相關的甜蜜愛情“茉莉茶”之旅、茉莉花茶體驗之旅、節慶之旅,將茉莉花獨特的文化融入遊客的旅程,為遊客提供了壹系列以花、茶為主題的活動和線路。——農業生態休閑遊。橫縣特色農業旅遊資源競爭優勢突出,空氣清新。
3.西津湖旅遊景區?美國汽車協會
西津湖旅遊風景區西津湖旅遊風景區位於橫縣西南部,因西津電站而得名。距縣城5公裏,距廣西首府南寧120公裏,交通便利。從南寧出發大概需要2個小時到達。西津湖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內陸湖,東西長100公裏,南北寬1400米,水域面積240平方公裏。西津湖山蜿蜒如龍蛇,碧藍如錦屏。西津湖的水寬、深、綠、美,湖光山色融為壹體,氣象萬千。西津景區是集觀光遊覽、度假休閑、會議商務、科普教育、健身娛樂為壹體的風景旅遊區。2005年,西金湖景區通過首批“廣西工業旅遊示範點”評審,2006年通過“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評審。同時也是南寧市科普教育基地,橫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李安堂茶聖谷風景區?美國汽車協會
李安堂茶聖谷景區位於橫縣李安堂鎮佛子村聖山茶園(該茶園已通過歐盟認證),是集生態有機茶采摘加工、度假旅遊、休閑娛樂為壹體的旅遊景區。近年來,參觀這個景點的遊客數量不斷增加。橫縣旅遊局介紹,景區借助聖山有機生態茶園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規劃建設養生度假區、生態體驗區、娛樂休閑區、綜合服務區、科技農業生態茶、果蔬種植體驗示範區等項目,進壹步提升景區旅遊品牌。
5.石井生態農業旅遊區?
石井生態農業旅遊區石井生態農業旅遊區位於橫縣北部,距南寧僅100公裏,南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這裏緊鄰全球最大的生態茉莉花種植基地,依山傍水,溪水清幽,青山蔥蘢,生態環境良好。是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景區主要有兩個景點,分別是“中華茉莉園”和“木香生態園”。壹路上,江河溪流兩岸竹林挺拔,連綿不斷,青山滴綠,茉莉海飄香,構成了壹幅如畫的美麗田園風光。特點:以茉莉花種植為主,甜玉米、草莓、各種瓜果為輔。這是壹個有特色的農業觀光中心。當地氣候:南寧的自然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區,日照充足,少霜不下雪,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265438±0.7攝氏度左右,冬季最冷10月為65438±0.2攝氏度,夏季最熱7、8月為28.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300mm,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很充足。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其壹年四季綠樹成蔭,繁榮昌盛,物產豐富。這樣就有了“草不冬枯,花常在春後開”的說法。土特產:菠蘿、甘蔗、錦緞、繡球、芒果、荔枝小吃:酸制品、八仙粉、古月粉、李芬、甘蔗、粽子、大頭菜、甜玉米。住宿餐飲:生態園內有25家旅遊接待戶,可同時接待500名遊客。標準是30元每人有幹凈的房間。
6.橫縣伏波寺?
橫縣伏波寺位於郁江烏曼灘北岸,橫縣雲表鎮站東南3公裏,距縣城28公裏。是為紀念東漢富博將軍馬援平定叛亂,劃定邊界,在烏曼灘開河的祭祀建築。建造年代不詳。橫縣的伏波廟是珠江流域最古老、最大的同類建築。原寺占地33330平方米,面積936.7平方米。自南向北依次為鐘鼓樓、牌樓、前殿、中殿、回廊、祭壇、後殿。其中回廊與寺廟由壹個小庭院連接,形成壹個完整的整體,收到空間上錯落有致、虛實對比的藝術效果。屋檐上的拱門是寺廟中令人矚目的建築技術之壹,各種柱、座、梁、亭、門、窗、屋頂的木、石、臼雕刻,以及庭院中山墻、屋墻的壁畫也不愧為寺廟中的精品。整個寺廟結構充滿了藝術氣息。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寺廟被厚厚的樹蔭覆蓋,但特殊的氣流讓房子壹年四季都沒有落下壹片樹葉,瓦面幹凈異常,更顯神聖。據《徐霞客遊記》和《衡州誌》記載,北宋六年(公元1046),周知崔仁重修,並有碑文。從那以後,它得到了修復和擴建。現存的伏波寺建於明清時期。原寺有鐘鼓樓、牌坊、前殿、回廊、壇亭、中殿、後殿三個入口,建築面積990平方米。除了後殿和壇亭在文革中被毀,其余基本保存下來。
7.橫縣寶華山應天寺?
寶華山,又名南山,是橫縣南部最高的山。其主峰佛光頂海拔563.7米。壹年四季氣勢磅礴,祥雲密布。是廣西佛教名山,享有中國“小五臺山”的美譽。應天寺,寶華山的壹半,即壽佛寺。宋紹興鐘健。元朝二十八年,將軍登重修。明洪武、宣德,正統亦步亦趨。相傳老二僧在寺中修行,壹騎虎,壹騎白鹿,眾人嘗之,稱為虎鹿二禪師。明太祖既然是窮國,應該可以周遊湖廣、蜀、滇、閩,然後入粵到恒音寺十五年,不為人們所知。為題:壽佛禪林。另壹個問題:萬山第壹。額頭在廟前。怕睡覺,我回去了。山頂有觀音閣,為明代萬歷年間鄉紳鄧所建。據史料記載,寶華山應天壽佛寺興盛於唐代,僧人達數百人。文健皇帝在寺廟裏生活了65,438+05年,這在中國的佛教界是獨壹無二的。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專程來到寶華山應天寺,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名人效應。寶華山自古以來也出產著名的茶葉品種“仲勝白貓茶”。據說它是明朝文健皇帝種植的,壹直聞名中外。據《廣西通誌》記載,明代鄭德二年四月,衡州僧正寺設寺(正寺僧為僧官名),唐文宗年中開始錄僧。到了明朝,因為有了僧錄署,掌管佛教,他還在各府設立僧綱署。
8.寶華山景區?
寶華山風景區寶華山風景區位於縣城南3公裏處。《衡州誌》載:山勢巍峨奇特,神清氣爽,郁郁蔥蔥,春光明媚。寶華山是該縣除烏蠻山外又壹座集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跡於壹體的山。它因應天寺而在歷史上和宗教界享有盛名,相傳明朝皇帝文健在災難後隱居深山15年。歷代的遊客都很快參觀了明朝皇帝的聖地。南山白貓茶,山中名品,1822巴拿馬國際農產品博覽會茶葉質量評審會二等獎。根據傳說,它也是文健皇帝種下的神聖種子,現在當地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包華朝燕”被列為“衡州八景”,是歷代遊客在山中探險的絕佳去處。與山中珍稀森林、應天寺、猴巖、仙井、登頂遠眺壹起遊覽此山是主要觀賞內容。這座山是國有南山林場的主要林地,主要種植桂花、杉樹,間作壹些柿子、板栗、三華李、荔枝等林果。它和白貓茶壹起是山裏的名品,是山林觀賞的主要內容。每天早上在應天寺附近的主峰方向觀看,可以領略到“包華迎煙”的意境;而妳可以欣賞“其他山在天空下都顯得矮子”的趨勢。當妳爬入口:相比烏曼的遠景,包華顯得更有氣勢,遙望主峰之南,山巒重疊,雲霧繚繞:北望城東,河流蜿蜒於田園玉帶:遠眺西北,遠眺群山,在陽光下。
9.海棠公園?
海棠公園海棠公園位於縣城西角香島溪入海口附近。由海棠橋、海棠亭、懷古亭、淮海神廟、秦觀雕像和博物館組成。它分布在南部的港口站,起於環路,西至公路橋,東至郁江。該地可謂環境優雅,景點薈萃;海棠橋兩岸,香米沿線,垂柳搖曳;沿河而建六柱支撐、上下六角海棠亭、四柱飛檐懷古亭,分隔海棠橋兩端,被譽為觀郁江、觀縣城風光的好去處。橋下的香島河入郁江口,是垂釣者的天堂。在海棠公園,懷古亭北側古榕樹掩映;近年來,新建的淮海寺,新雕刻的秦觀雕像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銘文,保留了它的古老魅力:在西北角新建的兩層仿古琉璃瓦建築橫縣博物館,展示了幾件歷年來在縣內挖掘和收集的珍貴文物,包括孔子杏壇圖,桂壁銅鼓,各種硬幣,石器,瓷器和壯族人民的生活用品。在這裏,我們可以更加了解橫縣100多年的人文歷史滄桑。尤其值得壹提的是海棠橋。海棠橋呈東北-西南走向,青石結構,長32m,寬4m,單拱,寬9.3m,高8m,厚1.7m。據史料記載,這座橋建於清朝末年以前。它原本是壹座木橋,但在末年和明朝被修復。它是在清代用十壹木重建的。以前街坊四鄰都種海棠,宋代詩人秦觀編輯經營衡州歌詞“雨後海棠開,多少加0”。
10,廣西省關工委鐘* * *橫縣會議紀念館?
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位於南寧市橫縣橫州公園。1947年4月7日至17年4月4日,廣西省委工委書記錢星在橫縣徐濤鄉劉秀村主持召開了廣西各地黨員領導幹部會議(史稱“橫縣會議”)。會議制定了“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廣泛開展遊擊戰爭,創建遊擊根據地,消滅政權,建立新解放區”的總方針和任務,對全省武裝起義作出了具體部署。這次會議拉開了廣西全面武裝鬥爭的序幕。各地黨組織組織桂東、桂北、左江、右江、桂中、桂南等7個地區21個縣6500余人舉行起義。為紀念這次歷史性的會議,弘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橫縣人民政府出資在橫縣橫州公園1987修建了“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2007年,橫縣人民政府投資654.38+0.8萬元,在原址上重建了壹座面積為654.38+0.800平方米的新館。目前展廳的圖片、資料、文物保存完好,紀念館通常由兩名工作人員管理。2005年6月,165438+10月,廣西省關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被定為橫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定為南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