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廠村位於尤溪縣新陽鎮的西北部,東鄰管前鎮的南華村,南與新陽鎮南芹村和大田縣廣平鎮、奇韜鎮毗鄰,西接管前鎮的後壟村,北與管前鎮的建設村、鴨墓村接壤。全村面積4.6平方千米,東邊是全村的主峰——獅龍盂,巍峨峻峭,海拔1235米。由南而北是壹條狹長的谷地,由山頭窯、中洋、楊厝寨三個自然村組成,有137戶478人。壹條源於大田縣奇韜鎮洋地村的小溪,貫穿山頭窯,於中洋與源出獅龍盂經楊厝寨的另壹條小溪匯合,經管前鎮建設村、西溪口村,註入柳塘水庫,匯入青印溪。
壹都洋陶瓷制作過程比較復雜,經瓷土礦開采、粉碎、淘洗、吸幹、攪拌、塑型、晾幹、上釉、燒成等工藝。柴爐以火薪為燃料,烤成時間為48小時,瓷器陳放在內爐室中,可容碗類2000余個。其產品“聲如磬、白如玉、明如鏡”,因而聲名遠播,鼎盛時期,比肩省內外各大制瓷窯口。
壹都洋陶瓷制作技藝主要有三大特點:壹是潔白度高。壹都洋陶瓷選用本地產的高質量瓷土,含鋰量高,燒出來的瓷器以俗稱“豬油白”或“象牙白”的乳白釉而著稱,比其它產地瓷器更白。二是瓷器質硬。壹都洋陶瓷柴爐以火薪為燃料,爐溫達1380度,比其它產地爐溫要高30度以上,燒出來的瓷器質地更硬,磕碰更不易破碎。三是收縮率低。經壹都洋陶瓷工匠制作的瓷器,收縮率比其它產地更低,壹般瓷器燒制收縮率在18—19%,而壹都洋陶瓷燒制收縮率在16%以內,瓷器燒制過程中更不易變型。
據《瓷廠誌》記載:清代未年,全村***有五房山、新窯仔、彎仔頭三處窯場。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全村***有五房山、新窯仔、彎仔頭、壟仔頭、溪仔邊五處窯場。1953~1955年,全村分四個互助組,分燒壟仔頭、彎仔頭、新窯仔、新窯仔腳四條窯。1956~1958年,村成立副業隊,燒彎仔頭、溪仔窯、新窯仔三條窯。1958年冬,由公社接辦,成立公社直屬企業——新橋瓷器廠,燒溪仔邊、新窯仔二條窯。瓷廠村曾經是壹個工廠——新橋瓷器廠,村民全是制瓷工人,憑著祖傳的瓷藝領工資過日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橋瓷器廠達到巔峰,林詩書發明了“釉下青花貼花紙”新工藝。制作的瓷器由於畫色清晰、花面完整、線條清楚、色彩穩定,產品遠銷各地,曾壹度銷往黎巴嫩、伊朗、伊拉克、埃及、捷克斯洛伐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荷蘭、葡萄牙、日本等國家。當時,瓷廠村不僅出口瓷器,還輸出技術,先後有30多名技術人員到附近鄉鎮和建寧、將樂、大田、沙縣等地傳授技術。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新陽瓷器廠進行改制,終因經營不善而停廠,大多村民不再從事瓷器制作,外出融入城市打工,但制瓷技藝保留了下來。1995年,村民樂文貴創辦鳳凰瓷廠,繼續傳承祖輩遺留下來的加工工藝。2019年,肖自炎與樂文貴合作,將鳳凰瓷廠更名為壹都洋陶瓷坊,傳承古老技藝,開展陶瓷研發、陶藝培訓,並生產賦予時代氣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陶瓷制品。
如今,為了傳承古老技藝,重樹歷史豐碑,尤溪縣新陽鎮壹都洋陶瓷坊匯聚名師、工匠,開展研發、陶藝培訓、並制作賦予時代氣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陶瓷制品,成為尤溪縣文化產業又壹新亮點,對傳統陶瓷制作技藝的保護和開發起到重要作用。壹都洋陶瓷坊的保留,成為瓷廠村陶瓷業傳承和復興的支撐,也成為瓷廠村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另外,目前生產的湯面碗,俗稱“清湯面碗”,因質地堅硬,深受小吃業界的喜愛,壹年銷量在10萬件以上,有力推動了小吃業的發展。
壹都洋陶瓷坊還到文公中學、文公小學、尤溪七中、特殊學校、蒙臺梭利早期教育中心等學校和濱江印、九瓏臺等產地產企業講授陶瓷工藝課,讓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工藝,喜歡陶瓷工藝。作為工藝主要傳承人樂文貴、肖自炎,是陶瓷制作技藝的“守攤人”,憑借歷史積澱,努力傳承與創新制作技藝,培養新人,研發符合時代的作品,使制作技藝得到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