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遺址和石刻
1,建寧遺址,位於建寧村西平臺,是晉城市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代為舊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戰國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距今兩千多年。
2.東寺村遺址,位於東寺村北側高地,是高平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4000年。
3.長平之戰的火爐遺址位於西溝村東側的關嶺山。年代在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期間,距今2275年。
4.千佛造像碑,位於建南村智濟寺門外西側,是山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刻於北魏二十年(496),1519年前。
5.祥符元寶古錢幣出土於建寧村1985。祥符鮑彤鑄造於宋真宗北部趙恒祥符時期(1008 ~ 1016),距今約壹千年。
6.鄭和鮑彤古錢幣,1999在建北村出土。鄭和鮑彤鑄造於北宋惠宗鄭和時期(1111 ~ 118),距今約900年。
從以上歷史文化遺跡中,足以探究建寧地區古代人類文明活動的痕跡。
(2)文件記錄
清同治六年(1867)《高平縣誌》記載“高華府,縣東建寧鎮,唐高宗始於此,開元初廢。《省誌》說考,唐高華府,在金州,設軍地,澤州五府,丹川、顧雍、安平、沁水、白澗,而不名高華。今建寧附近,仍屬府下,蓋亦有錯。”據此推算,可以追溯到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高宗李治時期。但縣誌明確澄清以前的史書記載有誤,所以不能采信。
清乾隆三十壹年(1766),《重建建寧李氏文廟碑》記載建寧文廟創建於丙午。當明道先生把它搬到金城時,所有的鄉鎮都建立了學校。在業余時間,我接近於招募我的父母和他們說話,我接近於給孩子讀句子。這張鄉圖也是壹座寺廟。“宋誌平丙午為1066,建寧文廟已建949年。再加上北宋祥符時期建寧村出土的古錢幣,可以推斷建寧村至少有上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可謂是歷史悠久的千年鄉村聚落。
1,宋代(960 ~ 1279)
(1)北宋(960 ~ 1127)
1)1960-1996年,建寧地區屬高平縣、澤州、昭德郡,有張家口、司家坡、程顥等幾個零售姓氏的小村散落在該地區,可謂建寧鄉建寧村(今建南村、建北村)的雛形。
2)997至1127,屬河東路澤州高平縣。1066年,文廟建成,張家口、司家坡、程顥等村的人逐漸聚集在文廟接受啟蒙教育。
(2)南宋(1127 ~ 1279)
這壹時期,南宋的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南,金朝的疆域在河南光州、湖北襄州以北。整個山西省都在金朝管轄之下,建寧地區也在金朝管轄之下。
2.晉朝(1115 ~ 1234)
這期間與南宋、西夏、西遼、大理等割據政權並存。
(1)1128 ~ 1217,建寧地區屬於河東南路澤州高平縣。
(2)1218 ~ 1223,屬於河東南路孟州高平縣。
(3)1224 ~ 1234,隸屬中昌軍高平縣。
3.大蒙古帝國(1206 ~ 1271年)
這壹時期蒙古帝國正在征伐,建寧地區延續了金朝的建制,隸屬於中昌軍高平郡。
4.元朝(1271年~ 1368)
(1)1271年~ 1276年,建寧地區變化不大,仍延續金朝建制,隸屬中昌軍高平郡。
(2)1276 ~ 1304,隸屬中書省平陽路澤州高平縣。這壹時期,建寧地區的張家口、司家坡、程顥等六個小村合並為壹個大村,命名為建安村,後改稱建寧村。
(3)1305 ~ 1368,屬中書省晉寧路澤州高平縣。建寧村逐漸發展成為高平縣東北部的壹個商業小鎮,原名“建寧鎮”。
5.明朝(1368 ~ 1644)
(1)1368 ~ 1375,建寧地區延續元朝建制,隸屬中書省晉寧路澤州高平郡。
(2)1376 ~ 1644,屬山西省晉安路澤州高平縣。建寧鎮人向村外遷移,逐漸形成郭莊、福地、北社、蘇莊、黃窩等小村落。
6.清朝(1644 ~ 1911年)
(1)1644 ~ 1727,建寧地區屬於山西省濟寧路澤州高平縣。
(2)1728 ~ 1874,屬山西省濟寧路澤州高平縣。雍正六年,實行李佳制,高平縣分為161裏。建寧地區包括建寧東裏、建寧西裏、建寧李楠、建寧北裏、建寧中裏、福廈東裏和福廈西裏七個裏甲。
(3)1875 ~ 1911年,屬山西省濟寧路澤州高平縣。光緒元年,高平縣合並李佳,設立30個都城,管轄88個李佳。建寧地區隸屬高平五都、六都,分為三裏甲(府下裏、建寧李倩、建寧侯莉)。郭莊村、東福地村(現福地村)、西福地村(現福地村)、蘇莊村屬政府管轄。建寧李倩轄李家河村、黃窯村(今黃窩村)、王家村、何家村、張家村、東吳家村(今吳佳村)、程家河村、馬嶺村、西圪套村(今西溝村)、茍家村、西吳家村(今程家河村)、西溝村等。65438+.建寧後轄建寧鎮(今建北、建南村)、東神頭村(今東寺村)、曹家村、北社村、小軒村(今小川村)、馮莊村等6個村,共23個村。
這壹時期的建寧鎮、寺莊鎮、馬村鎮、野川鎮、米山鎮、河西鎮、遊子鎮(今三甲鎮遊子村)、周祖安鎮(今馬村鎮大周村)、陳渠鎮並稱為清代高平縣九大名鎮。
7.中華民國(1912 ~ 1949)
(1)1912 ~ 1918、建寧地區屬於山西省濟寧路高平縣第五區(區辦事處設在陳區),轄建寧、程家河、東廟等三個主村和十幾個子村。民國元年,廢除督甲制,實行區村制。高平縣分為五個區,92個主要村莊和520個子村莊。
(2)1919 ~ 1933,屬高平縣第五區,集寧路(在陳區),轄建寧村、程家河村、東廟村。民國八年,實行村建制。高平縣分為五個區,92個村,1740個村和8083個鄰居。
(3)1934 ~ 1937,屬高平縣第五區(在陳區)。
(4)1937 ~ 1940,隸屬第五行政公署高平縣第五區(在陳區)。
(5)1940 ~ 1941年,屬第五行政公署高平縣二區。
(6)1941年~ 1943年,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二區高平縣第三區(位於陳區)。
(7)1943年7月~ 1943年10月,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二區建寧縣(位於建寧村北街)。建寧縣轄三甲鎮、神農鎮、陳曲鎮、建寧鄉,陵川縣沙河村、楊村、何思佳,長子縣色頭,南宋西火,長治縣殷誠、八壹。1943年7月,太嶽二委、華二特委在建寧村北街長茂橫、中壹橫成立建寧縣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6月被勒令撤銷。
(8)1943 11 ~ 1945,屬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八區高玲縣路北辦事處第四區(位於陳區)。
(9)1945 ~ 1947,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高平縣第五區(位於陳區)。
(10)1947 ~ 1948,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四特區高平縣第五區(位於陳區),轄建寧、福地、郭莊、李家河、黃窩、西溝、北社7個行政村。
(11)1948 ~ 1949 8月19,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高平縣第五區(在陳區)。
8.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1)1949 8月19 ~ 1953,建寧地區屬於山西省長治地區高平縣第五區。
(2)1953至1955,屬長治特區高平縣第五區(在陳區),下轄建寧鄉、程家河鄉、北社鄉、郭莊鄉四個鄉,下轄十余個自然村。
(3)1956 ~ 1958 3月,隸屬長治特區高平縣,下轄建寧、福地、蘇莊、郭莊、西溝、東寺、黃窩、程家河、曹家、馮村、茍家、北社等12農業合作社。1956年,高平縣進行鎮村合並,建寧四鎮合並,稱建寧鄉(位於建寧村北街)。
(4)1958 3月10 ~ 1958 6月11、1958 3月10東寺並入建寧,蘇莊並入郭莊,沃沃並入何家;1958年8月建寧鄉更名幸福人民公社(建寧片);1958 10,更名為建寧生產大隊,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地區高平紅旗人民公社;1958 165438+10月3日,更名為建寧管理區(位於建寧村北街),隸屬於晉東南晉城縣高平人民公社,轄建寧、福地、郭莊、西溝、程家河、曹家、馮村、何家、北社等9個生產大隊。
(5)1958 ~ 1961年,隸屬晉東南晉城縣高平人民公社,建寧管理區更名為建寧工區(位於建寧村北街),轄建寧、福地、郭莊、西溝、程家河、曹家、何家、北社八個管理區。
(6)1961年~ 1961年7月9日,隸屬晉東南高平縣,建寧工區更名為建寧人民公社(位於建寧村北街),轄建寧、福地、蘇莊、郭莊、西溝、何家、程家河等地。
(7)1961 7月9日~ 1967,屬晉東南高平縣。1962 65438+10月1建寧生產大隊分為建南生產大隊和建北生產大隊,建寧公社駐建北村,轄建南、建北、東寺、福地、蘇莊、郭莊、西溝、何家、程家河、曹家、馮村、北社。
(8)1967 ~ 1970,隸屬山西省東南部高平縣,下轄南澗、澗北等12生產大隊。
(9)1970年6月至1978年6月隸屬晉東南革命委員會高平縣,管轄12生產大隊,包括南澗、澗北。
(10)65438+6月0978 ~ 1984年5月25日,屬山西省東南部高平縣,轄建北、建南、郭莊、蘇莊、福地、東寺、北社、曹家、馮村、馬嶺、黃窩、張家、王家。
(11)1984年5月25日~ 1985年4月30日,屬山西省東南部高平縣,轄建北、建南、郭莊、蘇莊、福地、東寺、北社、曹家、馮村、馬嶺、黃窩。1984年5月25日,撤銷建寧人民公社,改名建寧鄉,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2)65438+4月30日0985 ~ 65438+5月12、0993,隸屬晉城市高平縣,增設小川村,轄建南、郭莊、蘇莊、福地、東寺、北社、曹家、馮村、馬嶺。
(13)1993自12年5月起,屬高平市,管轄前述20個村委會,21個自然村。除西溝村委會下轄西溝村委會和西圪套村委會兩個自然村外,其余均為獨立村委會,小川村後改為小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