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發明,關於它的來歷,最流行的壹種說法是,七巧板是由古代的“燕幾圖”演化而來的。
燕幾是宴會上所用的桌子,這種小桌子最初是六只壹套,大小形狀各不同,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拼出各式圖案。平時,這種小桌還可以用來當作擺設,陳列書畫古玩。後來,燕幾從六只變為七只,稱為“七星桌”。但是桌子拼起來畢竟費力,於是人們就用小薄板代替桌面,這就是後來的七巧板了。
?
壹、七巧板的玩法七巧板也稱“七巧圖”“智慧板”,它是我國傳統的拼板遊戲。
七巧板是由七塊具有特定形狀的紙板或木板組成的,雖然只有七塊,但拼組的圖像卻是五花八門,變化無窮。這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動物、建築、日常用品的形象,也可以拼成壹些中、英文字母。
?
二、七巧板的發展七巧板在明清時風靡壹時,市面上出版有專門研究七巧板的書籍,如《七巧新譜》和《七巧八分圖》。
清朝鹹豐年間,書法家嚴笠舫首創了“七巧書法”,巧妙地把書法藝術和七巧板技巧結合在壹起,創出了獨具壹格的“七巧行草字”。
從19世紀起,七巧板逐漸流傳到了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歐美各國把七巧板稱作“唐圖”,意思是中國的拼版遊戲。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壹,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裏還珍藏著壹部《七巧新譜》。
在美國出版的《流行的中國拼版遊戲》壹書中還記載法國皇帝拿破侖是個熱情的七巧板遊戲愛好者,他即使在被流放海島後,還經常玩弄七巧板。七巧板中所含的數學和邏輯知識博大精深,既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而且有益於青少年增長知識、開發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