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徐溥史籍記載的介紹

徐溥史籍記載的介紹

徐溥,字時用,宜興人。祖鑒,瓊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進士及第。授編修。憲宗初,擢左庶子,再遷太常卿兼學士。成化十五年拜禮部右侍郎,尋轉左,久之改吏部。孝宗嗣位,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旋進禮部尚書。 弘治五年,劉吉罷,溥為首輔,屢加少傅、太子太傅。溥承劉吉恣睢之後,鎮以安靜,務守成法。與同列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協心輔治,事有不可,輒***爭之。欽天監革職監正李華為昌國公張巒擇葬地,中旨復官。溥等言:“即位以來,未嘗有內降。幸門壹開,未流安底。臣等不敢奉詔。”八年,太皇太後召崇王來朝,溥等與尚書倪嶽諫,帝為請乃已。占城奏安南侵擾,帝欲遣大臣往解。溥等言:“外國相侵,有司檄諭之足矣,無勞遣使。萬壹抗令,則虧損國體,問罪興師,後患滋大。”於是罷不遣。 是年十二月,詔撰三清樂章。溥等言:“天至尊無對。漢祀五帝,儒者猶非之,況三清乃道家妄說耳。壹天之上,安得有三大帝?且以周柱下史李耳當其壹,以人鬼列天神,矯誣甚矣。郊祀樂章皆太祖所親制,今使制為時俗詞曲以享神明,褻瀆尤甚。臣等誦讀儒書,邪說俚曲素所不習,不敢以非道事陛下。國家設文淵閣,命學士居之,誠欲其謨謀政事,講論經史,培養本原,匡弼闕失,非欲其阿諛順旨,惟言莫違也。今經筵早休,日講久曠,異端乘間而入。此皆臣等無狀,不足以啟聖心,保初政。憂愧之至,無以自容。數月以來,奉中旨處分未當者封還,執奏至再至三。願陛下曲賜聽從,俾臣等竭駑鈍,少有裨益,非但樂章壹事而已。”奏入,帝嘉納之。 帝自八年後,視朝漸晏,溥等屢以為言。中官李廣以燒煉齋醮寵。十年二月,溥等上疏極論曰:“舊制,內殿日再進奏,事重者不時上聞,又常面召儒臣,咨訪政事。今奏事日止壹次,朝參之外,不得壹望天顏。章奏批答不時斷決,或稽留數月,或竟不施行。事多壅滯,有妨政體。經筵進講,每歲不過數日,正士疏遠,邪說得行。近聞有以齋醮修煉之說進者。宋徽宗崇道教,科儀符箓最盛,卒至乘輿播遷。金石之藥,性多酷烈。唐憲宗信柳泌以殞身,其禍可鑒。今龍虎山上清宮、神樂觀、祖師殿及內府番經廠皆焚毀無余,彼如有靈,何不自保?天厭其穢,亦已明甚。陛下若親近儒臣,明正道,行仁政,福祥善慶,不召自至,何假妖妄之說哉!自古奸人蠱惑君心者,必以太平無事為言。唐臣李絳有雲:‘憂先於事,可以無憂。事至而憂,無益於事。’今承平日久,溺於晏安。目前視之,雖若無事,然工役繁興,科斂百出,士馬罷敝,閭閻困窮,愁嘆之聲上幹和氣,致熒惑失度,太陽無光,天鳴地震,草木興妖,四方奏報殆無虛月,將來之患灼然可憂。陛下高居九重,言官皆畏罪緘默。臣等若復不言,誰肯為陛下言者。”帝感其言。 三月甲子,禦文華殿,召見溥及劉健、李東陽、謝遷,授以諸司題奏曰:“與先生輩議。”溥等擬旨上,帝應手改定。事端多者,健請出外詳閱。帝曰:“盍就此面議。”既畢,賜茶而退。自成化間,憲宗召對彭時、商輅後,至此始再見,舉朝詡為盛事。然終溥在位,亦止此壹召而已。 尋以災異求言,廷臣所上封事,經月不報,而言官論救何鼎忤旨待罪者久,溥等皆以為言。於是悉下諸章,而罷諸言官弗問。溥時年七十,引年求退,不許。詔風雨寒暑免朝參。 十壹年,皇太子出閣,加少師兼太子太師,進華蓋殿大學士。以目疾乞歸。帝眷留,久之乃許,恩賚有加。逾年卒,贈太師,謚文靖。 溥性凝重有度,在內閣十二年,從容輔導。人有過誤,輒為掩覆,曰:“天生才甚難,不忍以微瑕棄也。”屢遇大獄及逮系言官,委曲調劑。孝宗仁厚,多納溥等所言,天下陰受其福。嘗曰:“祖宗法度所以惠元元者備矣,患不能守耳。”卒無所更置。性至孝,嘗再廬墓。自奉甚薄,好施予。置義田八百畝贍宗族,請籍記於官,以垂永久,帝為復其徭役。 徐閣老墓誌銘 徐閣老的墓誌銘不知道什麽時候被挖出來了,李東陽寫的,傳現藏宜興文管辦,不知道將來有沒有機會在博物館看到,人的壹生成就再大,也就換來壹塊墓誌銘,何況蕓蕓眾生,什麽都留不下,但是徐閣老的義莊義田義渡,被澤後人五百年,到民國報人徐鑄成,都能拿到獎勵,實屬不易!錄之:  大明故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贈特進左柱國、太師、謚文靖徐公墓誌銘  資政大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知制誥、經筵國史官,長沙李東陽撰  通議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長沙吳寬題蓋  奉直大夫、禮部員外郎兼司經局正字,萊陽周文通書  少師徐公之卒,其子元楷、元相具書請予銘.予從公後,既辱知厚,慟其亡,久未忍作也!逾年,以葬期告,乃為銘。  公姓徐氏,諱溥,字時用,學者稱為謙齋先生。世居常(州)之宜興。曾祖諱福,當元季有陰德於鄉,祖諱金監(左金字旁右監字),國朝永樂間累官瓊州府知府。父諱琳。皆賜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公為縣學生,景泰庚午舉南畿鄉貢,甲戌、庭試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天順丁醜,英廟復辟,命兼司(經)禮局校書,侍東宮講讀,憲廟每目屬焉!甲申以登極恩超擢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講,充經筵講官、預修英廟實錄,成化丁亥,稽武職誥黃,己醜歸省,辛卯丁父憂,特遣官致祭,甲午擢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講學士,乙未典吏部會試,校閱精當所得省殿二魁,皆至(於)大用。丁酉丁母何夫人憂,賜白金楮幣,及葬祭。庚子擢太常寺卿兼學士。數年間。歷掌翰林院、詹事、春坊、司經局事。蓋前此所未有者。辛醜再典會試,尋擢禮部左侍郎、仍兼學士。進退奏對皆稱意旨,援據引議,有聞於時。甲辰知會試貢舉事。以陜西旱,代祀中鎮、西海、河瀆諸神,雨輒應!丙午改吏部。佐理銓選,清慎有加。久之,資望並積,而為當道所尼。 憲廟有意擢(用)之,未果也。丁未,今上即阼,易置內閣臣,公首膺簡任,入參機務。尋擢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更化之際,如止貢獻、停工作、黜左道、屏斥邪佞、登用老成,固出宸斷、而公之佐翊有力焉!弘治戊申,修憲廟實錄,充總裁、同知經筵事。庚戌復出典會試。三試禮闈者,前此亦未有也!辛亥加太子太傅兼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賜白金文綺襲衣廄馬,又賜罪人家屬。 上察公篤厚可大任,旋置元僚,禮遇隆重,特賜無虛月。 公益勤輔導,制敕誥命,務崇簡雅。啟沃謀議(謨謀),必據正義、守成法。見人 有才行可用,極力引拔,寸長片善,亦加甄錄,至忘其過(瑕垢)。大臣有罪廢媒進者,公操(持)其議竟不得行。藩府有大獄,群議洶洶,公力贊其決,事始定。留都獄連引貴近,或為觀望,亦贊成之。其他事多秘密,公又謹重不泄,外人無知者。 甲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階選)進階光祿大夫、柱國,賜三代誥命。蓋自筮仕歷四十余年,凡五賜命,至是而極。 乙卯,公家置義田,以贍群族,請命於朝。上優詔獎答,仍復其徭役為世勸。 丁巳,修大明會典,充總裁。會年七十,以疾在告,上疏辭,不許。命醫診視,遣中使賜羊酒楮幣。仍令風雨大寒暑免朝。戊午,皇太子出閣進學,加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尚書如故,領東宮講讀事。未幾,公得目眚,命醫遣使如前。三上疏乞歸,上以公累朝耆德,方切依毗,屢詔慰留,最後辭益懇,乃許之。賜敕給驛,遣官護送還鄉,令有司月給米五石,歲給輿隸八人,仍賜襲衣金楮,特官其孫文煥為中書舍人。公卿而下,賦贈祖餞,皆嘆羨不能置。越明年,己未九月十壹日,卒於正寢。 上聞訃震悼,輟視朝壹日,賜棺槨米布諸物,遣行人諭祭者九,贈特進左柱國、太師,謚文靖。恩數之厚,殆世所僅見雲。

  • 上一篇:常見的建築石材中英文?
  • 下一篇:如何在靈魂上精準的找到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