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藝術經紀人成功的原因,首先,他們對藝術的無限熱愛,他們深入畫家的工作室,那個時候的藝術家很多都在偏遠的城市,要擠買不到座票的綠皮火車,為了將作品帶回通常要把畫布從畫框上拆下卷起來才能托運或當行李夾帶。其次他們敢於買斷作品,和他們同時期的“藝術導遊”到今天幾乎沒有留下身影的,這也是我壹再強調的“沒有買,就沒有利益”的原因。由於交通和異地買賣的不便促使這些經紀人必須買斷作品,同時現金買斷可以用超低的價格獲得作品,而且可以獲得畫家最好的作品,當壹個人準備用現金把作品買下的時候,意味著他對畫家的作品要用慎重的評估並且承擔著賣不掉的風險,所謂有壓力也就有動力。買斷代表著對某類藝術品的判斷,是壹種肯定。從內心中不敢對藝術品進行判斷和肯定的壹定不會是好的藝術品經紀人。所以現在那些靠作品寄賣的畫廊是很難有發展的機會,所謂“人不自信何以人信之”。即使在九十年代早期,這些成功的藝術經紀人也是通過買斷作品來獲得藝術家信賴進而壟斷藝術家資源,比如“後八九”時期的代表作品基本被香港商人文少勵、張頌仁等人壟斷。最後是市場的開拓能力,無論如何,壹個成功的藝術經紀人最關鍵是要把藝術品賣給需要的人,那麽如何尋找這些需要藝術的人成了壹種技能,就像獵人,首先要找到獵物,好槍法才能排上用場,否則縱是神槍手也無用武之地。
回到主線,首先對自己作壹個評估,看看自己的條件合不合適成為壹個藝術品經紀人:精通壹門外語,喜歡結識陌生人,有信賴感,執著和誠信的品德等等,這些都是壹個藝術品經紀人的起碼要求。
對藝術的理解力並不是人類天生就具有的能力,需要通過後天的學習才能掌握,這些學習包括:閱讀國際藝術史,參觀博物館看經典大師作品,去美術館看成熟藝術家的展覽,去著名畫廊看當下藝術家的展覽,去參加藝術家的私人展覽,聽講座、多看拍賣預展等等。現在有微博了,還得多看看微博了解即時信息。
在當代藝術的範疇中,沒有什麽絕對的標準來評定壹個藝術家的成就,但是我們根據什麽來確定壹個藝術家是否有成功的機會呢。現在社會上流行壹種不健康的觀點就是炒作,認為只要花錢做宣傳,就壹定能把壹個人炒作成壹個大師。這種病態的觀點會讓很多投資人陷進無底的深淵而永無出頭之日。比如上海有個畫畫的,常年在地鐵裏,路邊的戶外廣告牌做作品廣告宣傳,也花錢在上海美術館(微博)裏做展覽,他把自己稱為東方畢加索,在上海靠蒙壹些房地產商賣他的裝飾畫。雖然現在社會很浮躁也很膚淺,但是藝術行業沒幾把刷子是很難混的,所以出頭之日遙遙無期。再列舉另壹個也是上海的案例,壹個用油畫畫戲劇臉譜的,常年在五星級賓館展出,還把作品用刺繡做出來,在壹些經濟論壇上當成禮品銷售,也通過操作拍賣會,把價格炒到五六百萬壹幅……但是這壹切都成了大家茶余飯後的笑話。這只能說明,炒作本身沒有對錯,關鍵妳炒的得是菜,否則妳炒垃圾是沒人買賬的,炒了半天最後買單的還是妳自己。
關註西方藝術史或者國際藝術史的朋友會發現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清晰的邏輯和上下文譜系關系,西方的藝術史是壹個藝術運動緊接著另壹個運動而發生,每壹個歷史階段都有顯著的事件或重點人物出現。比如現代藝術史的發展是印象派,之後是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抽象藝術、超現實主義,然後就到了美國的藍色畫派、抽象表現主義,運動壹個接著壹個,所以西方藝術史就是藝術運動史,只有掌握其中的發展邏輯,才能找到進入西方藝術大門的鑰匙。
中國的藝術發展和西方藝術的發展邏輯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中國藝術的發展沒有可以推導的邏輯。我們研究中國藝術史是運用編年史的方法,並且和政治(宮廷)密切掛鉤,中國藝術依附於政治意識形態不單是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在封建社會也是同樣,只是在古代更多的表現在審美和情趣上,因為中國傳統繪畫題材固定,只是花鳥、山水、仕女等有限的分類,和現實生活沒有什麽直接的關系,屬於修身、養性、劈情操的道具。
只有精通藝術史,在妳看到壹幅作品的時候,妳就可以站在這幅作品的歷史背景前分析這幅作品的價值,沒有壹幅作品可以脫離當時的時代而獨立存在,因為藝術首先是時代的產物,進而當然保有時代的烙印。但是回歸到藝術經紀人的話題,我們要經紀的是現在還在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了解歷史並不是要妳用藝術史去套在任何壹個藝術家的頭上來判斷其價值,藝術史的知識可以讓妳的理性判斷更準。但是面對壹幅作品的時候,我們仍然依靠直覺,直覺非常重要,妳可能被四個方面打動:震撼、感動、智慧或某種美。在這裏我回避了技法,雖然很多中國人在看待油畫之類的作品時會過於迷戀其制作的技法,特別是很多寫實的繪畫,其實這個問題很無聊,我甚至不打算討論這些庸俗的寫實繪畫,即使是楊飛雲、陳逸飛、劉溢等所謂的名家,至少在我看來他們和我討論的藝術壹點關系都沒有。我的意思是提醒諸位朋友,不要被這些表面的、沒有思想的工匠作品所迷惑。
經紀人挑選藝術家的確是個很考人的技術活,我只能說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有正確的方向。另外藝術史總是愚弄人類的判斷,許多在活著的時候戴滿光環的藝術家在百年之後通常會銷聲匿跡,有些甚至走到歷史的反面。而曾經窮困潦倒的藝術家也有鹹魚翻身的案例。這些案例告訴藝術經紀人,如何平衡現世的利益和死後的聲譽是壹門學問很深的功課。但是人們總是很短視,特別是目前的經濟環境尤為如此,比如像現在所謂的學院派寫實繪畫,無論是毀譽參半的陳逸飛,還是現在如日中天的陳丹青,其最終的結果都將是被藝術史掃地出門(具體原因我會在另外的文章詳細討論),但是這並不影響有人通過這些畫家賺到了大筆鈔票,這就是現實的利益。因為衡量商人是否成功的唯壹標準就是財富,即使有附加條件也只能是法律,只要合乎法律的壹切經營都不應該遭到譴責,如果有了譴責的必要,那也應該首先譴責不健全的法律。
在今天,成功的藝術家要具備壹些必要的素質,特別是當代藝術家,首先要具備學習能力,當代藝術家不是花瓶,在藝術上的探索任何人都無法取代自身的努力和感悟。雖然當代藝術進入到現階段,在創作系統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工作室雇傭幾十甚至幾百個工人來制作作品等,但是大家要關註這個現象的本質,只有作品創造者的靈魂仍然深具魅力,這壹切才能順理成章,否則壹切都是妄談。
如何和藝術家相。藝術家和經紀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成就,而不是壹方企圖改變另壹方,特別是壹貫強勢當慣老板的人,喜歡將自己的意誌強加到別人身上。請不要指導藝術家做作品,而要去想方設法的去創造更多更好的機會讓藝術家能夠更好地創作作品。所以藝術家就如同經紀人養的老母雞,把老母雞餵好了才能下蛋,如果遇到老母雞只會吃卻盡拉屎不下蛋怎麽辦?聰明的經紀人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回到第壹步,首先對這個藝術家進壹步判斷,當初的選擇是否有錯?很多時候在市場上是否好賣並不是衡量藝術家的唯壹標準。如果妳確定藝術家的選擇上沒有錯,那麽就繼續往前推,但這個時候多數人會犯壹個嚴重的、低級的錯誤,就是開始揣摩市場的意思企圖逼迫藝術家改變方向。我在這裏要提醒諸位,實際上所謂市場喜歡的作品其實就是大芬村的產品和各地花鳥市場畫店裏的行畫,他們完全是為市場而生產的。所以妳如果企圖迎合市場就要盡早離開經紀人這壹職業,因為這和我所說的藝術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回事。
尋找壹個好的藝術家和如今在潘家園撿漏壹樣艱難,正因為好的太少所以就要敞開胸懷才會有中獎的機會。中國有很多藝術家,甚至是太多了,但是更要清楚,這意味著經紀人要面臨巨大的挑戰,要用更多的精力和體力在眾多的平庸中挑選為數不多的幾個傑出藝術家,這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必要的細心,驕傲的心態會讓自己錯失良機。
挑選到心儀的藝術家,經紀人或畫廊就要和藝術家長期的相處了,很多畫廊老板和經紀人動足了小腦筋,費盡心機的策劃和藝術家的簽約合同,就差把合同寫成賣身契才放心。實際上完全沒必要傷這種腦經,記住藝術品經紀是壹個高雅的行業,妳要保持平易優雅的姿態,要慷慨和熱情地對待和妳合作的藝術家,還要有壹顆服務的心,想方設法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服務和幫助。經紀人要成就壹個藝術家,就要百分百的付出為藝術家打理除創作以外的所有事(家庭生活就別摻和了,這壹點特別需要註意),結果妳會發現藝術家其實根本無法擺脫妳,因為壹個藝術家要想在現在的社會獲得成功,作品和創作占整體的工作甚至連20%都不到,展覽、媒體、學術研討、拍賣、出版等等這絕不是壹個藝術家能搞定的。
和藝術家相處要有技巧。很多人誤認為要和藝術家相處很密切才能做經紀人,其實我強調的是職業化,而且要保持必要的距離,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麽要保持距離,因為職業藝術家是要百分百投入的,特別是在創作巔峰時期,可能像個瘋子、狂人,想法驚人……這些超出規矩的事情很多時候對壹個藝術家的成長特別的重要,所以妳既要給藝術家保留這樣的機會,又要避免自己被藝術家影響而逐漸失去商人必須有的特性。這個很微妙,總之藝術家和經紀人的關系不是為了把壹個商人變成藝術家,也不是為了把藝術家變成商人,而是要壹加壹大於二,讓藝術家變成偉大的藝術家,經紀人變成傑出的商人經紀人要善於理解藝術家的創作,鼓勵並給他信心,多給他提供行業資訊和展覽機會,多讓他嘗試新的技術和材料,這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