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如何寫壹個貧困村的變化的新聞?

如何寫壹個貧困村的變化的新聞?

裏外,裏外。出了大門就是懸崖,打死麻雀打死蛇,姑娘的媳婦都請不到。

-當地民歌

這是青海東部的壹個小山村。那座山是典型的山,綿延幾十裏不停。村子是純小村子,幾十戶人家分散在內外,臺上臺下。

這個小山村就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哈拉直溝鄉外臺村。

因為地處山區,這裏交通不便,信息非常閉塞;

因為地處山區,十年九旱,農民靠天吃飯;

因為地處山區,這裏的人們生活艱苦,經濟窘迫。

這裏被外界稱為“山”,光禿禿的山上羊皮不沾草。這裏的人,叫“山民”,意思是落後。

然而,當歷史的車輪進入嶄新的21世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自2001以來,經過退耕還林春風、澳援項目、扶貧開發項目等壹系列優惠政策,這個曾經貧窮的小山村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退耕還林:靠天吃飯變成靠政府吃飯。

裏外臺村***5個生產合作社,99戶,421人,其中勞動力215人。位於互助縣哈拉直溝鄉西北,與東山鄉接壤,屬於淺山區,耕地全是山地。

這裏十年九旱,百姓過著“靠天吃飯”的生活。

2001這壹年,對內外臺幹旱山村那些靠天吃飯的人來說,是難忘的壹年。今年,出於對西部生態環境的考慮,國家決定去西部。

該部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使山區的當地人可以將壹些多年來壹直很謙虛的山區退下來,植樹種草,以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國家補貼退地,國家把每畝耕地都給農民。

人民生活補助200斤糧食,折合160元。

壹開始這裏的人不理解,“好好的土地,沒有莊稼種什麽?”“政府只關心八年。以後會怎麽樣?”人們議論紛紛,不知所措。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正是這些貧瘠的土地,在養活他們的同時,也深深地將他們拉到了貧困的邊緣。有人算過這樣壹筆賬:如果遇到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現場,每畝耕地可收400斤小麥,按市場價0.70元計算,每畝土地收入現金280元,扣除肥料錢、種子錢、人工勞力等投入,結果所剩無幾。以防幹旱和冰雹

災難,結果特別慘淡。村幹部提供的壹份文件顯示,2001年,全村126戶,在農信社貸款總額達28.6萬元,累計對外賬戶14萬元。這些貸款和

欠款基本上用於化肥和種子等農業投入。由於土地收成不好,形成了貸款逐年增加的惡性循環。當時村裏有27個農民,去了海西等地謀生,荒廢了土地。

868畝。

於是,鄉鎮幹部講政策,比效益,經過壹番苦口婆心的勸說,始終* * *歸還了當年的520畝農田。到了年底,老百姓突然意識到,靠天吃飯是靠不住的,只有靠政府才安全。

到2007年,全村退耕3760畝。對此,村支部書記陳德寶仔細算了壹筆賬:退耕還林3760畝,國家給予每畝160元的生活補助。全村421人平均人口1.428元。據哈拉直溝鄉政府統計,2006年裏外臺村人均收入2590元。

現在是農歷六月,站在裏外臺村的高山上,滿山都是綠色,已經退耕的耕地上有規律地覆蓋著竹子狀、漏鬥狀的集雨坑,杏樹、檸條、沙子。

脊骨、苜蓿和其他作物在裏面快樂地生長。在寂靜的山谷裏,不時傳來壹兩聲野雞歡快的鳴叫。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這裏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

嚴峻的形勢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澳大利亞的援助項目讓扶貧之路走上了快車道。

2004年,幾個“外地人”沿著泥濘的山路來到村子裏。他們壹邊走,壹邊看著山上的雜草,看著地裏的莊稼,看著學校裏的娃娃,看著村裏的小巷,甚至看著地窖裏的窖水。

他們來自

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專家。

他們將在這裏實施壹項讓當地人民受益無窮的工程——旨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治理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國際援助項目。

為確保項目工作順利實施,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真正讓項目區人民受益,哈拉直溝鄉黨委、政府從農業、畜牧業、林業等方面采取措施,

工業、水利等部門抽調業務過硬、能力強的幹部成立示範區領導小組。同時組織群眾進行提案投票,選出了10名熱心群眾工作、有壹定工作能力的人員。

組建項目示範區管理委員會。

因此,在省、縣項目辦和中外專家的直接指導下,澳大利亞援助項目的所有工作都在裏外臺村順利實施:

2004年投資65438+多萬元修建17.36公裏田間道路;

2005年投資29萬元從東山鄉大泉村抽取自來水。

2006年,項目負責人羅蘭先生獲得新西蘭5.6萬元人民幣,用於村小學危房改造。同年,修建了兩座總長60多米的防洪大壩;

2004年至2006年,860多人接受了科技和法律培訓,56名村民接受了焊接、汽車和挖掘機駕駛、烹飪等職業培訓。管委會成員專題培訓19次,組織管委會、鄉鎮項目辦成員150余人次赴北京、內蒙古等地考察。

購置了脫粒機、粉碎機、條播機、翻耕犁、機動噴霧機等農機具,以及磨粉機、榨油機、壓面機,安裝了91太陽能竈。

買二十套桌椅,買跳棋,

象棋、籃球等文化體育器材和文化科技書籍...

從2004年到2007年,項目辦已投入200多萬元治理生態,改善項目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結果,臺灣內外的村莊都變了:

——所有的山路都實現了“社會通”。田間道路條件得到徹底改善,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提高。

——自來水進村入戶。解決了全村82戶375人400多頭牲畜的飲水問題,世世代代挑水吃窖水的事成了千古歷史。

——山民精於天下。40多名年輕農民經過培訓掌握了壹門技能,或在餐館當廚師,或開汽車去運輸,或在建築工地搞水暖。曾經土裏土氣的“山裏娃”變成了能掙錢的高手。

——校園裏書聲嘹亮,荒山荒坡披上綠衣。

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脫貧之路越走越寬

2007年,裏外臺村被列入互助縣整村扶貧開發示範村。

考慮到退耕還林還草後苜蓿等飼草豐富,為有效發展退耕還林後續產業,互助扶貧辦決定為該村96戶每戶出資3500元。

元,用來搭建30平米的1羊圈,放入4只小尾寒羊等品種的羊。還將投入654.38+0.97萬元,修復學校圍墻、教室、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基礎設施。

隨便走進壹戶人家,就會看到壹片忙碌的景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村民們精心搭建了占地30平方米的新羊圈。在他們心中,這些新羊圈就是政府幫助他們走上扶貧之路的“金窩”。

如果說退耕還林工程、澳援工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是政府為裏外臺村脫貧致富提供的三大有效載體,那麽兩免壹補、新農合制度等惠民利民政策則給了這裏的人們足夠的燃料和勇氣。

作為壹個貧困山村,裏外臺村正在奮力脫貧。隨著退耕還林工程、澳援工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程的順利實施,臺內外村容村貌已然發生。

或者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過去的荒山荒坡披上了壹層厚厚的綠色外衣,生態治理成效顯著。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三大工程使泰臺村內外的人們過上了小康生活。據統計,截至2007年7月,全村有5輛李霞等農用汽車出租。

87輛汽車和手扶拖拉機,

摩托車85輛,彩電、洗衣機等普通家電基本普及。值得壹提的是,很多山民使用手機。村裏有100多部手機,30多部無線固定電話,將“山民”與外界緊密聯系在壹起。

2006年,在哈拉直溝鄉綜合考核中,裏外臺村名列第壹。同年,裏外臺村被互助縣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評為“信用村”,86戶農戶被評為“信用農戶”。

  • 上一篇:徐州還有農村大集嗎?
  • 下一篇:怎樣描述西藏家具桌子的形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