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難改,桑深。汪曾祺壹生有著濃厚的故鄉情結,正如他晚年所說:“人壹生中最深的感情是故鄉、父母和童年。離家很遠,但家鄉的聲音還在耳邊。而水給妳帶來了壹種家的感覺,劃妳的船三百裏,無論妳走到哪裏,妳的家鄉都不會被忘記。“他家鄉的人民像他愛家鄉壹樣愛他。
到了汪曾祺紀念館,雖然離紀念館開館還有壹個多小時,但館內已經坐滿了人。除了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更多的人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市民、文學愛好者和“王迷”朋友。他們靜靜地站著,耐心地等待著開場。
“咦,咦?”9點50分左右,汪曾祺紀念館正式開館,現場頓時熱鬧起來。拍照聲和掌聲此起彼伏。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紀念汪曾祺,記錄這壹刻。“汪曾祺紀念館開放!”“來汪曾祺紀念館,品味王老的‘詩與故鄉’。”
“來這裏和王老進行壹次跨越時空的‘會面’。”?現場,大家紛紛拍照錄像。壹時間,汪曾祺紀念館開館的視頻刷爆了微信朋友圈、Tik Tok等網絡平臺,大家紛紛在汪曾祺紀念館“打卡”。“汪曾祺紀念館的建立,讓王老以另壹種方式回到了他最愛的家鄉。來到這裏,就覺得王老就在身邊,不曾離去。”采訪中,不少市民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走進球場,仿佛穿越了流年,置身於“王老的世界”。會場裏,王老的聲音,手寫的草稿,用過的眼鏡,茶壺,還有很多文學作品隨處可見。在這裏,他生活的氣息無處不在,展現著他的文學魅力,讓遊客駐足嘆息,細細品味。現場,正在帶領學生參觀城北小學汪曾祺兒童文學院的指導老師韓增勤說:“王老筆下的高郵永遠充滿活力,王老永遠閃耀在家鄉人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