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有壹次偶然看到壹幅畫,觸動了他的心,寫下了“馮丹隨水翻鴉,昌松落雪入眠”等壹系列優美的詩句,令人嘆息良久。宋人愛畫,山川是亭林,都是清幽淡雅,空靈婉約。與蘇軾的《雲水情》不同,當代畫家範寬所畫的《雪寒林景》,沒有“春風撼江”的“浮綠”,而是用雄渾的筆展現了北方冬季山川雪後的壯美畫卷,被清代著名書畫收藏家安琪譽為“華遠平生之作”。
根據《聖朝名畫評論》,範寬的山水畫是“初學李成之筆”。雖精致,猶不及,故他作景之意,寫山之真骨而不加雕飾,為壹家。”他在前期學習了郝靜、李成等前輩畫家的創作精髓後,進入了“師事”時期,即以“物”為“師”。正是範寬對山水創作理念的學習和追求,才能將大氣中的壯麗山川凝聚在方寸的畫紙上。他的代表作《雪景寒林圖》是秦嶺和四川在山川面前的壯麗景色。
然而,這樣壹幅國寶級的名畫,卻因為歲月硝煙的迷茫,差點毀於壹旦。
乾隆皇帝雍容華貴,博大精深。《雪景寒林圖》經過幾代藏家之手,最終被乾隆皇帝收藏於故宮,珍藏於皇家園林——圓明園。此後,名畫雖有國寶的長久之地,但災難降臨在他們身上也是必然的。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遊蕩到江湖中。
好在這幅名畫是光緒年間被工部右侍郎張儀追回的,壹直流傳至今。張家太愛這幅畫了,壹般親戚朋友都不敢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古董商多次威逼利誘張儀之子張樹成送名畫給他。張樹成不忘父親的囑托,在日本人的囂張下,努力保存父親留下的各種文物。1981年,張樹成毅然決定捐出這幅畫。他整理了家中的455件文物,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流傳千年的北宋名畫《雪景寒林》,自此安全陳列在天津美術館。無論貧富,所有喜歡它的人都有機會看到它跨越千年的驚艷之美。
多年來,雪景和寒林圖存在真偽難辨等諸多問題,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人們對它的欣賞和喜愛。為什麽這幅畫能如此受人崇拜?宋代的畫美而真實,這幅畫不僅寫實生動,寫意剛健。深谷寒林,古寺冷泉,讓人嘆息流連。這幅長193.5 cm,寬160.3 cm的畫,穿透紙的背面,仿佛林中有微風吹過,山下忽然有冷泉流淌。
這幅有著清晰北宋韻的古畫,從戰火中走來的壹路,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和欣賞祖國永恒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