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不自信扭曲了認知。比如我習慣把那些優秀的人和自己比較,所以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行,所以越來越自卑。
我們的外在表現未必是真實的自己。只有通過不斷耐心的打磨,塑造,思考人生的內涵,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來看壹個故事:
從前有壹個老師,收了很多學生。有壹天,壹個學生情緒低落,問他:“老師,妳能說說我的價值嗎?”感覺性格內向,沒有朋友。好像我的存在沒有價值了!"
老師知道,如果妳直接跟他講人生價值的道理,學生能理解,但不壹定能理解,也不壹定能實踐。所以從書房裏拿出壹塊石頭,對學生說:“先幫我做壹件簡單的事情,然後我再告訴妳妳的價值是什麽。”妳把這塊石頭拿到壹個普通的市場去賣,但是妳不能真的把它給別人,不管他們出多少錢。"
這樣的石頭能賣多少錢?正好老師問了,他就拿去附近的市場賣了。起初,有人出價2元買他的石頭,認為很漂亮。
就在這個人付出代價後,有人來了。他們說這塊石頭真的很光滑,所以他們紛紛提高了石頭的價格。最後,有人支付了65,438+00元買下了這塊石頭。但是學生最後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賣,而是高高興興的回去跟老師說:“老師,妳的石頭居然能賣10元!”
老師給了壹個人壹塊紅布,告訴他:“現在妳用紅布把這塊石頭包起來,拿到黃金市場去賣。不管別人出多少錢,妳都不可能真的賣給他。”
學生們好奇的想:“老師怎麽了?他總是讓我賣石頭,有人出高價買,他卻不讓我買。老師是什麽意思?”
帶著這樣的疑惑,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帶著這塊石頭去了黃金市場。剛把它放在地上,壹位老先生說:“這塊石頭真是稀世珍寶,我願意花5000元買下這塊石頭。”後來很多古玩愛好者上來要這塊石頭,不停地擡價要賣。最後有人願意出654.38+0萬元賣掉。
雖然這個時候學生有點感動,但是壹定要聽老師的話,不能賣。他高興地跑回去跟老師說:“這塊石頭能賣到1000元,太神奇了!”
老師對學生們笑了笑,又從書房裏拿出壹個錦盒,把石頭放在錦盒裏,然後對學生們說:“現在妳們把這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去賣,不管別人出多少錢,妳們都不能真的賣給他。”
這個學生想知道這塊石頭值多少錢,於是他按照老師的要求,把這塊石頭裝在壹個錦盒裏帶到了珠寶市場。誰知他剛放下,路過的人看到後都願意出6.5438+萬元買下。他沒有賣,而是繼續在那裏賣。幾個珠寶和古董專家過來了。看到石頭後,有人出價1.5萬元,後來提高到20萬元,有人出價26萬元,最後漲到30萬元。
學生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忍著巨大的誘惑,跑到老師面前說:“沒想到妳有這樣的寶貝。現在有人願意花30萬買了。這就是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