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如何鑒別青花瓷是不是古董?

如何鑒別青花瓷是不是古董?

1.康熙青花早期,胎體較厚,釉色飽滿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坯體釉色與底不壹致。有的器物口部常塗壹層醬釉,底足不是很精致,呈燧石紅色,露胎處可見壹圈細密的旋轉環。

2.康熙窯器普遍存在釉收縮、粘砂、不光滑現象。器底足內釉薄而白,輻刀跳痕常見。有的足壁在同壹平面上呈錐形,圈足直徑較大。許多瓶、瓶、罐都有臺階的形狀,其邊角極直,俗稱“二層臺”或“階底”。雙圈腳在這壹時期也很流行,尤其是在龍葵和銀赫。內圈比外圈短,兩圈之間的裸胎無釉,圈足大方。

3.康熙中期,由於燒制溫度的進壹步提高,青花胎體潔白堅硬,斷面呈“糯米糕”狀。雜質少,胎體厚度適中,註意補胎。釉分兩種:硬度高的粉白釉,稍有疏松的漿白釉,以及鮮艷的藍釉。中期青花瓷器的圈足沒有早期那麽大,有的足端打磨光滑呈泥鰍狀,但沒有晚期青花瓷器那麽圓,燧石紅少見,胎釉結合緊密,器內外壁和底足釉色基本壹致。當時有細淘洗漿制成的瓷胎,俗稱“漿胎”。產品有水壺、印泥盒等。,屍體很輕。

4.晚期青花釉為青白色,多為亮藍色釉,也有粉白色釉。釉面光澤深沈含蓄,胎體比中期重,硬度高。平切壹般用於深腳,切工整齊。

5.早期青花瓷器以浙江料或江西、廣東藍料繪成,呈灰藍色,發色較差,重灰、藍黑色,與順治青花瓷極為相似。

6.中期青花用的是雲南的“珍珠顏料”。這種青花顏料精致純凈。由於將水沈澱法改進為煆燒法,顏色為鮮艷的藍綠色,無漂浮感,明亮鮮艷,清而不濁,艷麗而不俗。有的是寶石藍,鮮藍而不怒,與清代其他青花有很大區別,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並形成了新的藝術面貌。人們常把康熙青花稱為“翠藍”、“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變色分五級,所用綠色材料分為“頭強、正強、次強、正弱、影弱”。古人對康熙青花的評價很高,說“青花同色,壹瓶七色九色,精致細膩。”器物的畫面暗沈,光強分明,不同層次的渲染,完全是由於工匠對著色技法的巧妙運用,即分水法,有意識地營造出各種層次不同的濃淡,甚至在壹筆之內,就能分辨出不同的筆觸,如青花山水人物、花鳥等。無論多遠的山近水,山和山疊在壹起,都充滿了節奏感、立體感和光暈。

  • 上一篇:徐雪對徐霞客旅遊路線的研究
  • 下一篇:我為國家修文物有好處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