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簡單介紹壹下我自己。90後美國海歸碩士,沒有任何金融背景,誤入金融這個被過度神化的行業,現在就職於壹家融資租賃公司。通過壹年的工作,我對金融領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著既然進了金融圈就要向主流業務靠攏的指導原則,我開始探索券商的求職之路。首先,第壹步是數據收集。以下是我來自某知名經紀公司資深員工的工作分享。歡迎討論交流。
之所以要整理這篇工作分享,是因為他解決了自己的壹個困惑:非證券行業轉證券行業該如何準備?
我的回答如下:
證件準備:除了證券行業從業資格證是基本門檻外,註冊會計師、律師資格證等證件準備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部門有計劃的準備。
具體措施:相關行業實習,相關培訓課程報名,其他金融行業經驗,自我投資經驗等。,可以幫妳梳理壹下職業轉換動機的經歷。
由於這是第壹次組織工作分享,邏輯上可能會有些混亂。歡迎交流:
課前問題解答:
65438號+0投行,固定收益,債券承銷差,職業路徑?
在過去的12,固定收益業務是證券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在收入和專業度上與國際銀行接軌。
NO.2券商營業部和總部有什麽區別?
在證券公司,有兩種工作最有價值,壹種是離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更近的,壹種是離項目(企業)更近的。營業部的財富管理功能,讓人有機會接觸到高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總部聽起來不錯,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例行公事,演習不如總部。
NO.3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的主要崗位有哪些?需要做哪些準備?
前臺:和客戶打交道、承接項目的時間比較多。與其他部門相比,前臺的工作相對簡單。
中臺:記錄合同審查和合同合規性。
後臺:估價和工商註冊的工作。
NO.4跳槽?
證券公司的研究所、投行部壹般不招應屆畢業生。90%以上是從其他行業轉來的。投行喜歡有會計和律師背景的候選人,研究所喜歡有行業背景的候選人。
主動找工作,利用身邊壹切可能的資源。
講座的主要內容:
壹、金融業概況:
金融行業的內容非常廣泛,投行和證券只是其中比較小的壹部分。
證券行業變化快,監管規則和金融產品變化快。e.g.2014元年新三板和ABS這幾年爆發式增長。
收入:交易規模傭金和投資超額收益。
招聘要求:資格要求(主要是投行):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保薦代表人考試,等等。
中國金融體系:三種類型的金融機構
保險機構+銀行系統(城商行+信托公司)+
證券金融機構
二。證券機構簡介(關註其收入、利潤、規模等排名):
在我國,證券機構分為券商(國外稱投行,國內投行是指隸屬於券商的壹種業務,幫助企業以並購的形式發行債券並獲得融資)和基金公司(公開發行基金& amp;私募基金)兩大類。
1.經紀分類:
大型券商:國內約10,中信、CICC、中信建投(BJ)、申萬、海通、國泰君安(SH)、招商、國鑫、廣發證券(GD)、華泰證券(江蘇省國資委下屬券商,投行業務較強)。
中型券商:國內40-50家,如興業證券。東興證券。在某個細分領域或區域有自己的優勢,但收入規模和利潤規模差距較大。
功能性小券商:上海華興證券、德邦證券。股東都是大的名企或者央企,為了拿著他們的照片,通過證券公司做壹些另類的業務。
三、證券公司部門設置
通常行業內部流動性大,很多人會在中小券商工作2-3年再跳槽到大券商,這樣可以接觸更多的項目,快速提升能力。
以申萬業務線(6條主要業務線)為例:
投資銀行:通過股權& amp;債權方式幫助企業進行融資,如IPO、並購、發債、資產證券化等。
投行部分為前臺(項目承包)+中臺(項目風控及內核、標準文檔制作)+後臺(財務、人事、行政等支持部門&;工商註冊)。
資產管理業務:以財富管理為導向的委托資產管理業務。資本機構和高凈值人群希望通過投資實現資產增值。資產管理業務需要尋找更好的底層資產,通過發行資產管理計劃將資產打包成產品,按照收益和風險對產品進行分類,以滿足投資者相應的投資業務。
與投行業務類似:前臺沒有投行業務大,主要負責對接機構和簡單的業務拓展,而中臺比投行業務多,工作量大,有資產管理產品的合同起草和修改,還有相應的估值和托管業務。
機構業務:研究所是最重要的部門,通過對證券產品進行研究,為機構客戶提供相關研究成果,機構客戶進行證券交易,通過席位租賃獲得分倉收入。
證券經紀業務:每筆股票交易,證券公司會抽取8-65,438+00的傭金作為收入。它與股票市場密切相關。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營業部,提供開戶、相關研究報告、內部市場信息等服務。
信貸業務:在這項業務中,證券公司沒有風險,只是放貸。如融資融券交易(股票交易賬戶在壹段時間內超過50w即可開立融資融券賬戶,為杠桿設置,可做多可做空)、股票質押、協議回購等場外質押式回購業務。大券商會有很強的資金優勢(成本在3%以內)。
投資業務:證券公司直接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自營部門(證券投資)&等;新合資小投資公司(債權、打包不良資產交易等小眾另類投資產品)。
四、職業發展路徑
總的來說,保險和銀行未來不會跳出這個領域,而券商作為金融領域的賣方,向買方提供基金等項目,開展銷售工作,壹部分人會轉到房子(保險、銀行等。)以後做投資相關的工作。例如:證券經紀人協會的人在保險或基金公司投資證券。投行部的人去找買方做股權投資(PE & amp;上市公司壹級半市場投資)。
證券公司或公募基金的整個團隊跳槽成立私募基金。如量化投資、跨境收購私募基金等。10-20成員,其中4-5人來自證券公司高層,投資有特色,專註於某壹領域。
中國股市招聘:
保守的券商招聘:壹般要求碩士學歷,985大學,或者相關領域的頂尖大學。
每年9月:校招開始,6月左右校招結束,社會招聘開始。很多工作1-2年的會計都會通過社會招聘進入公司。
對於經紀人來說,推薦是更有效的找工作方式。
寫在最後:
以下是我的零碎感受。如有不妥,歡迎討論~
債券是理解真正投行業務的切入點,也是經濟發展的底層本質。IPO的火爆只是表面的想象,債券業務才是投行的核心業務,因為債券的規模可以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根據企業目前的情況和需求),而企業IPO的融資總額限制在2-5億左右。從金額上看,債券完勝。
另外,對於想轉行做資產管理的人來說,證券行業從業資格證書是門檻。同時,CFA可以作為壹個證書來增強背景,但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對於投資銀行部門,註冊會計師& amp;律師考試更重要。投行業務的特點是業務門檻高,但壹旦進入,在同類型券商的同壹個部門跳槽並不困難,業務基本相似。
國外券商的優勢是好的培訓體系,國內券商的優勢是資源廣,業務量大。薪酬方面,壹般員工差不多,但是國內券商VP以上的薪酬更有優勢。
在國內從事財務工作,考慮入職的時候要看公司的證照,這是妳能做的業務範圍的標誌。
會計基礎是很重要的素質,需要做好準備。
國內證券公司員工2/8收入分化非常嚴重。如果沒有成功的項目,年終獎很少,基本工資也不高。需要3-5年才能安定下來。轉行的人不要聽信道聽途說,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