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鑄造成錠的金元寶和銀元寶,作為中國的古代貨幣,從漢代就開始了,後世也有鑄造,只是流通面不廣。隋唐以前稱為“銀餅”、“銀桶”,宋金時期稱為“銀錠”。然而,銀錠作為支付手段的流通始於晉代。金代的白銀每錠重520兩,價值百元。到公元1197年(成安二年),65438+二月,“銀名改為‘成安保貨’,分五等,每兩次錢分兩次,公私見錢。“至此,白銀成為法定貨幣,與貨幣、紙幣通用,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這壹趨勢影響到了元朝,最終將原來的銅幣本位改為了白銀本位。自元朝以來,白銀被用作價值尺度,導致了中國貨幣制度的重大改革。所以元代的銀錠俗稱“元寶”。此時的“元寶”二字含有“元寶”之意,這是元寶稱號的主要由來,但不是指形狀,而是指金銀元寶為元寶。
銀錠直到明朝才盛行,但不是國家的法定貨幣。直到清朝,銀錠開始成為主要的貨幣流通。因其重量不同,以“兩”為基準,故又稱“銀錠”。清代銀錠形狀變為馬蹄形,故又稱銀豹。鑄錠經熔煉鑄造後,可分為大錠、中錠、小錠,但壹般稱為銀錠或銀錠。此外,碎銀依然存在。因為各地都可以自行熔鑄貴金屬,雖然全國各地的貴金屬種類和名稱基本壹致,但成色和重量並不統壹。各地都使用不同成色名稱的銀幣,它們之間也有壹定的換算比例。鴉片戰爭後,大量外國白銀(銀元)流入,自制銀元流行,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或取代白銀體系的地位。直到1933這兩枚硬幣被廢除,改為元,銀幣才不再作為貨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