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講,作為日軍二戰時期主要的單兵武器之壹,30刺刀在世界輕武器歷史上是占有壹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設計最成功的刺刀之壹,也是亞洲刺刀品種中的佼佼者,甚至還影響到了歐洲的刺刀設計。
提到該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說說我們熟悉的“三八大蓋”。三八大蓋是抗日戰爭年代我軍對日本30年式6.5mm友阪(Arisaka rifles)步槍的稱呼,原因是在其槍身刻有“三八式”字樣。有阪步槍是東京炮兵工廠廠長友阪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於1890年代後期受命開發,以取代村田步槍等早期型號而研發成功的。1897年(明治30年)該槍正式定型,1905年正式生產。同時為該槍設計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於白刃戰,也稱為友阪刺刀。該刺刀全長525mm,刀體長 400mm,質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槍配備的雙刃刺刀。後來,在1939年(日本皇紀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巖下步槍,並配有99式刺刀。
作為二戰期間單兵主要武器之壹,從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時間裏,30刺刀得到了廣泛使用。其總體結構主要由刀體、刀鞘兩大部分組成。刺刀刀身截面形狀呈尖銳的倒三角形;刀身兩側銑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體後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時減輕刀體質量和加強刀身剛度。
刀身右側靠護手處打有生產廠標記;護手為整體件,上端有槍口套環,下端有兩種形式:壹種是早期型生產的鉤型,俗稱護手鉤;另壹種是護手下端為直形,多為後期生產型;刀柄末端為鳥頭形(birdhead)金屬件,稱為刀把頭,是刺刀的閉鎖機構,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號碼等標記,其上部為壹T形長槽,用以和槍管下方的刺刀座相連接,刀把頭右側是有彈簧控制的活動卡筍,上刺刀時卡筍卡在刺刀座上,起到固定刺刀作用,卸刺刀時,要壓下刀把頭左側的圓形按鈕,使卡筍縮回,將刺刀向前推出;刀柄中段形狀分兩種:初期型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兩側護木用鉚釘或螺釘固定。到目前的研究發現,30年式刺刀從外形上來區分至少有18個不同的品種,但是,總的來說,最常見的有下圖3種款式,分別是初期型(護手有彎鉤)、中期—末期(護手有彎鉤,長方形刀把頭)初期—中期(劍身烤藍,護手無彎鉤):
刺刀上通常標有序列號,但與步槍上的序列號互不相關。刺刀上的標記還有代表著其產地的兵工廠符號,從這些符號可以追溯出這把刺刀產於何處,是由哪家公司或兵工廠制造的。
30刺刀的細節變化較多,這主要是由於生產廠家不同、年代不同和時局發展的影響所造成的,前面說過其外形變化有18種之多,下面以刀鞘為例,看看各個時期有神馬不同變化。刀鞘的上端口部稱為“吞口”或 “鯉口”,口部下面的環用來將其系於身上,用螺釘固定於刀鞘上,鞘尾端設計成突起的球鼻狀“水滴”。各時期生產的刀鞘有所不同:
當然,明治之後,日本陸軍的刺刀並不僅僅只有30年式壹種,還有村田13年式和22年式刺刀(分別於1880-1897年,1889年裝備)、44式騎兵步槍刺刀(1911年-1930年裝備)、配套百式短機槍和99式傘兵卡賓槍的2式刺刀(1942-1954年裝備,是30刺刀的直護手縮短型)等型號。有興趣的可到網上查找資料。
呵呵 再補充壹些東西吧
值得壹提的是,近些年來,國內古玩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假冒30年式刺刀,其主要特征為:刀身刀鞘多有經專門作偽而產生的銹蝕,但多為浮銹,色澤紅褐,且較為疏松、撫之沾手,沒有老包漿(“包漿”俗稱“傳世古”,指金屬表面由於氧化、銹蝕及汗液作用,隨時間推移自然形成的壹層化合物,有黑、古銅等多種色澤,使器物有壹種自然的陳舊感。——編者註)的質感;刀身多數為手工加工,有的刀尖形狀過於尖銳,血槽兩頭處形狀不規則,槽內不平整、有凹凸感,刀身普遍薄於正常厚度;槍口套環形狀不規整,或有明顯變形,護手鉤形狀怪異;手柄護木木質疏松,多用普通木工螺絲釘固定,墊片形狀不規則,有的甚至是四方形,兩個螺釘或鉚釘的連線多不與刀背平行;T形槽與刀身、套環不在同壹軸線上,卡筍簡陋粗糙,形狀亦與正品不同,柄尾與刀體連接處銅焊痕跡明顯;刀鞘焊縫粗糙或有漏焊點,“水滴”不圓滑、多留有銼痕等等。有的假刺刀也打有標記,但多數深淺不壹,或者較為模糊,且圖案多為臆造,有的是三個相互分離的小圓,有的是五角星內有三橫,有的甚至將標記打到刀身左側。但其中有些假冒刺刀仿真度較高,有些則與當時國內特別是抗日根據地兵工廠手工仿制的30年式刺刀較為相似,識別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上各種特征,並特別加以註意。
30年式刺刀的生產廠家及標記
30年式刺刀的生產從1897年開始壹直持續到1945年,前後近半個世紀,並且是由分布在日本、朝鮮和中國的不同兵工廠生產的。起初,日軍使用的包括30 年式刺刀在內的各種自產兵器都是由國營各大兵工廠生產的,但隨著對外擴張規模不斷加大,民間企業也逐步加入到軍需品生產行列。特別是“九·壹八”事變以後,受日本政府戰時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大部分工業企業都直接或間接地轉向了軍需生產。從1937年10月起,日本連續實行了兩次“中國事變”軍需動員計劃。1938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國民總動員法》,稱:“今逢戰爭時期,為達國防之目的,冀發揮國家全體之力,擬對人力、物力資源等,加以統制運用……” 此後,政府根據需要不斷安排民間企業轉向軍工生產,絕大多數日本企業都自覺或不自覺地被綁到了戰爭的車輪上。像30年式刺刀這樣的冷兵器,也同樣被安排到了許多不同的民間企業進行生產。為了相互區分,刀身上多打有相應的廠徽或其他標記,這些標記是鑒別30年式刺刀出處或品評其價值的最直接的依據。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這些民間企業往往都歸屬數個國營大兵工廠領導和監管,大兵工廠在民間企業內設有監督班,負責監管軍需品的生產,其產品上除帶有本企業的標記外,在經監督班驗收合格後,再打上對應的大兵工廠的廠徽,所以這壹時期的許多30年式刺刀上都打有對應制造廠和監制廠的兩個標記。
除此之外,現存實物中還有大量的無標記30年式刺刀,其中壹些加工精細,另壹些則較為粗糙。這裏面多數是國內各兵工廠所仿制的刺刀,可能也有壹些是日本原產的。值得壹提的是,抗戰期間各抗日根據地兵工廠制造了大量刺刀,僅1942年晉察冀軍區就生產了4.7萬余把,原材料多是鋼軌及炮彈彈體,但其中仿30年式刺刀並不多,除極少數是為仿造的部分日式6.5mm步槍配套制造外,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彌補戰鬥中的損耗。抗戰結束後至1950年前後各解放區仍在仿制30年式刺刀,不過數量依然不多。總的說來,國內仿制的30年式刺刀大多較為粗糙:壹是刀身鋼材中雜質多、易銹蝕,有的還有“夾灰”現象;二是鋼火差,易彎折、易斷裂;三是刀身較薄較窄,護手、卡筍部分單薄;四是血槽部分多數為手工制造,有的系用鋼棒在燒紅的刀坯上砸成,有的是用鏨子在刀身上直接鑿出,邊緣較不規整,槽內也不平滑。
總體來說日本原產的30刺刀,大多鋼質非常好,壹般都不會銹蝕的太嚴重。國產或者仿制的就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