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藝術造型以刺激、跳躍為特征。這個原本只有15cm高,只有52 cm長,雕刻了各種動物形象的小屏風,恰好表現了上述動態特征。
戰國時期的雕塑大多不脫離實用性,即多附在器物上作為底座,也有用人物作為器物或燈的插座。
如河北易縣燕國夏都遺址中,有壹尊雙手持管的青銅人,高約26厘米,直立。他手前面拿著壹根管子,也是豎著的形式。很明顯,它是為其他器具的插座制作的。
小雕像的燈座雖然是附屬品,但雕刻和鑄造技術非常逼真和細致。從頭部的發型、五官到衣服、腰帶,都有清晰的解釋,身體的肌肉變化,即使裹著長袍,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足以說明我國戰國時期的雕塑藝術對人物的刻畫水平很高。
在這件青銅帽帶和腰帶上,畫著鮮艷的紅色,說明手上的物件是畫上去的。
與這個用作器皿插座的青銅人相似,河南洛陽金村也有壹批戰國時期的青銅人。其中還有壹個銀人或銅人,銀貌不對。他的姿勢是半蹲半跪,腳下有壹個基座。基座面積大,意在穩固插在上部的器具。
從半跪者右手高舉的粗圓柱體能與右膝前同樣大小的圓柱體上下相對來看,顯然是用作長桿物體的插座。只是在服飾上,這個銀跪人穿著壹件鑲有雲紋的短袍,腰間系著壹根雙結的帶子,而燕下渡的青銅人穿著壹件長袍,沒有紋路,帶子是用鉤子扣著的,而不是用細條打結。這種差異可能是因為地域不同,社會習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