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抓周詳細資料大全

抓周詳細資料大全

抓周,中國傳統風俗,現是東亞國家壹種小孩周歲時的預蔔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

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壹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現在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也有些會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抓周 外文名 :One-Year-Old Catch 習俗範圍 :中國、朝鮮等國家 適用年齡 :周歲兒童 主要物件 :印章、書、算盤、錢幣、玩具等 習俗由來 :相傳三國東吳“試兒”發展而來 簡介,來源探尋,歷史現狀,各族習俗,朝鮮族,回族,巴朱恩族,儀禮過程,使用物件,使用說明,註意事項,代表意義,產生影響, 簡介 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英文為Draw lots。這種習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周歲時舉行的壹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是第壹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禮、百日禮等壹樣,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舐犢情深,具有家庭遊戲性質,是壹種具有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也在客觀上檢驗了母親是如何帶領的,如何進行啟蒙教育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抓周這種習俗,越來越多的被許多家庭所重視,許多地方也在有組織地集體舉行抓周活動,以此來慶祝寶寶的生日。 “抓周兒”的儀式壹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面”之前進行。講究壹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壹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用壹銅茶盤,內放私塾啟蒙課本《三字經》或《千字文》壹本,毛筆壹枝、算盤壹個、燒餅油果壹套。女孩加擺:鏟子、剪子、尺子各壹把。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蔔其誌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則謂長大以後,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謂長大以後好學,必有壹筆錦繡文章,終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盤,則謂,將來長大善於理財,必成陶朱事業。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謂長大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也要被說成“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道福兒,善於‘及時行樂’”。總之,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壹周歲之際,對小孩祝願壹番而已。 通過小孩抓周兒,在客觀上檢驗了生母、看媽、奶媽對小孩是如何帶領的,是如何進行啟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長並不迷信,但仍主張讓小孩抓周兒,也是這壹風俗得以持久在民間流傳的原因之壹。 來源探尋 壹種習俗從發生形成到蔚為風氣,應有壹個時間過程。抓周在南朝已普遍流行江南,其發生時間當更早壹些。故又有人根據民間流傳的《三國外傳》,將抓周的起源時間推前至三國時代。 相傳,三國時吳主孫權稱帝未久,太子孫登得病而亡,孫權只能在其他兒子中選太子。有個叫景養的西湖布衣求見孫權,進言立嗣傳位乃千秋萬代的大業,不僅要看皇子是否賢德,而且要看皇孫的天賦,並稱他有試別皇孫賢愚的辦法,孫權遂命景養擇壹吉日。是日諸皇子各自將兒子抱進宮來,只見景養端出壹個滿置珠貝、象牙、犀角等物的盤子,讓小皇孫們任意抓取。眾小兒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孫和之子孫皓,壹手抓過簡冊,壹手抓過綬帶。孫權大喜,遂冊立孫和為太子。然而,其他皇子不服,各自交結大臣,明爭暗鬥,迫使孫權廢黜孫和,另立孫亮為嗣。孫權死後,孫亮僅在位七年,便被政變推翻,改由孫休為帝。孫休死後,大臣們均希望推戴壹位年紀稍長的皇子為帝,恰好選中年過二十的孫皓,這時壹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養采用的選嗣方式,不由嘖嘖稱奇。其後,許多人也用類似的方法來考校兒孫的未來,由此形成了流被(pi)江南的“試兒”習俗。 還有人認為,“試兒”習俗的源頭可以溯及先秦,其實是楚人崇神信巫文化的產物。《左傳》·昭公十三年記,楚***王無嫡子,想在五個受寵愛的庶子中選嗣,乃遍祭名山大川,祈曰:“請神擇於五人者,使主社稷。”又以壹塊玉璧遍示名山大川,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然後將此璧秘密埋在祖廟的庭院裏,讓五庶子依長幼次第進廟拜跪祖先,誰正好壓在埋玉璧的位置上,他就是神靈所確立的王嗣。年齡最小的楚平王被抱進祖廟後,兩次下拜,均壓在了玉璧的璧紐上。但楚***王最終把下跪時兩足各跨玉璧壹邊的長子(即楚康王)立為太子。大臣韋龜甚有感慨,以為此舉違背了天命,故囑托其子於平王,其後平王果然在楚國內爭中坐上了王位。這段載於史傳的故事,與孫權選嗣的傳說何其相似,亦可看作是“試兒”之俗的濫觴。像這種用抓鬮式迷信以預測判定小兒終身的巫術,理所當然地為崇尚質樸、重視教育的中原儒家文化所不取,這也正是“試兒”術長時期只能在南方地區傳承而不能流向北方的重要原因。顏之推以批評口吻敘及此俗,亦是這個緣故。 究竟是什麽觀念導致產生了抓周試兒的風俗,學者的見解亦有不同。有人認為這壹風俗源於原始的征兆觀念,即以為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人世間的吉兇禍福,在其發生之前都是有征兆的。它本是原始人因無法解釋和把握強大的自然力量與人類自身命運而產生的壹種心理觀念。故以抓周來預測前程,不惟愚昧荒謬,也表現為思維方式上的倒退。也有人認為,抓周其實是人的第壹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禮、百日禮等壹樣,同屬於傳統的誕生禮儀,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吉。還有人指出,抓周是壹種在家庭內進行的俗信活動,並非社會性的風俗,但它的信仰根源確是物人相觸互感的巫術觀念,其儀式及期日正是創造這壹神秘氛圍的選擇。作為蔔戲類民俗事象,它以兒時的偶然接觸來對未來作出必然的判斷,自然是荒謬而非理性的。不過它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舔犢深情,同時又有壹定的家庭遊戲性質,因此也不同於迷信活動,只是壹種頗具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 歷史現狀 文獻上有關抓周的記載,對民間這壹“抓周”習俗,可上溯到 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就明確記載:“江南風俗,兒生壹期(即滿壹周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拭兒。”不少著述在論及抓周習俗的歷史時,都稱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普遍流行於江南地區,至隋唐時逐漸普及全國。 抓周 到了唐宋時期,這壹風俗已從江南傳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國各地逐漸盛行開來,謂之“試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記載說:民間生子後,“至來歲生日,羅列盤盞於地,盛大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套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征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元代和明代,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之為“期揚”,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就詳細記載了壹則抓周趣事:“這年正是妳的周歲,我去給妳父母道喜。那日妳家父母在炕上擺了許多的針線刀尺、脂粉釵環、筆墨書籍、戥子算盤,以至金銀錢物之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壹同看妳抓周兒。” 清末民初,北京民間仍然盛行這種小兒“抓周兒”禮。雖然,小兒周歲並不搭棚辦酒席,也不下帖請客,但凡近親們都不約而同地循例往賀,聚會壹番。壹般不送大禮(如賀幛、金銀首飾)僅是給小孩買些糕點食物或玩具。另外,在習慣上,凡與小孩初見的長輩們,都用壹掛白線,拴上錢幣,給小兒套在脖子上,謂之“掛線”(此禮平時也適用)。 如今,不少地方當孩子滿周歲時,仍有“抓周”習俗,但已沒有了迷信內容,純粹是壹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周歲歡樂之興。而這,也可說是我國古老民俗文化的壹種“遺風”。 各族習俗 朝鮮族 在育兒方面的習俗,有為“產神”致誠、度“三七”、“百日”宴賀、“抓周”等禮儀,其中以“抓周”最隆重。 抓周物品 嬰兒過周歲生日,意味著在人生道路上安然地度過了第壹個春夏秋冬,為此要設宴慶賀壹,壹則祝賀孩子的健康成長,二來寄托大人們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慶賀周歲生日,主要包括給“三神”(亦稱“產神”)致誠,給嬰兒穿生日新裝、抓周、分食生日糕等習俗。 在孩子周歲生日的前壹天,首先要給“三神”致誠。壹張小桌上各放壹碗大米、海帶湯和“凈水”(早晨先打的井水或泉水),謂之“三神桌”。桌旁還放壹碗大米面蒸糕,由孩子的母親或祖母,對著三神桌壹邊念叨著祈願的話,壹邊虔誠地叩頭致謝。 周歲生日這壹天,要給小兒換上艷麗的生日新裝。男孩的服裝壹般是粉紅褲、彩袖襖、蘭坎肩,腳穿鄉花布襪。女孩的服裝則是彩袖襖、紅色長裙,腳穿鄉花布襪。不論男孩女孩,都要腰系象征長壽的“晬囊”,身佩鄉有牡丹、菊花和“壽”、“福”字樣的“晬囊”。在“晬囊”的口袋繩上,還要栓系銀妝刀、銀斧、銀銷贓等各種佩物。 抓周是慶賀周歲生日的主要禮儀。先在壹張炕桌上擺放刀、剪、弓、筆、書、線、錢、算盤之類的東西和幾種糕餅、水果,謂之擺晬桌。在晬桌上擺放的糕餅主要有白雪糕(大米面蒸糕)、紅高梁面餅、打糕、大米面餃子之類。白雪糕意味著心地潔白,紅高梁面餅意味著驅鬼避邪,打糕象征意誌堅韌,餃子(沒有餡)象征經綸滿腹和胸襟豁達,彩虹象征前程燦爛。擺好晬桌後,在桌前放壹尺棉面或疊放壹條毛毯,而後由小孩的父親或祖母把小孩抱到上面,讓其隨便抓取桌上的東西,並圍繞桌子掃地動著地方抓取幾次,以最先抓取的東西來判斷其將來的誌趣。首先抓取的如果是刀、弓,預兆將來能有武功;如果是書筆,預兆將來會有文才;如果是糕餅之類,則預兆將來不會有大出息。 鎦金抓周盤 “抓周”結束後,把糕分贈給親朋鄰裏。凡是得到晬糕的人家,都要回贈壹些禮物作為答謝。 朝鮮族人給小孩過壹周歲生日,只有“抓周”壹項內容。小孩抓取晬桌的東西時,在壹旁圍觀的親戚們,壹邊用各自不同的話語誇獎小孩,壹邊行為表現桌上放置壹些錢幣,藉以表示祝賀。 回族 抓周禮也叫歲禮,回族俗稱抓歲。這是回族當中較為普遍的壹種禮儀,尤其有的回族生的第壹胎,或有些沒有生育能力領別人孩子的,則更重視這種儀禮。 回族小孩的抓歲,儀式比較簡單。當小孩壹周歲時,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等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周歲的頭天晚上或當天早晨忙忙碌碌、說說笑笑地準備歲糕。回族對歲糕很講究,選用優粉、紅棗、香豆子粉、胡麻油等原料。歲糕必須做成圓的,厚約三、四寸,直徑壹尺左右,用蒸籠蒸。講究厚道大方。花樣要新穎美觀,壹般由六至八個三角形組成。每個三角形上的圖案必須是用面制作的牡丹、梅花、荷花等花草,忌諱用貓、狗、兔、羊等動物壹類的圖案。每朵花的中心放壹個大紅棗。歲糕做得既白又軟,吃起來又香又甜。切糕人要選請長輩或年老的人。有條件的回族還要宰雞、羊,做涼粉,燴五香萊。由於回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做歲糕的習俗也不完全壹樣。有的地方的回族在抓歲那天,只須吃歲糕,不吃米飯、面條等其它主食。 在抓歲這天,還要邀請親戚朋友和左鄰右舍的人到家吃歲糕。來賓壹般要給孩子帶上玩具等小禮品,表示慶賀。舉行抓歲禮時,主人要放壹個大紅桌子,桌子上喜歡擺上鋼筆、毛筆、筆記本和用紙制作的小飛機、小輪船、刀、劍及女它玩具等,爾後,由母親或父親把小孩抱到桌子前,讓小孩任意抓。來賓和全家老小圍著孩子壹起觀看,希望孩子能抓到壹個比較理想的東西。 據回族習俗,如果孩子抓到了筆和本子,就意味著將來是壹個能寫會畫、才華出眾的文人、學者;若拿起劍刀,說這孩子將來壹定是個耍刀舞劍,好武尚勇的武士;如果既抓了筆又拿了劍,就認為這孩子會成為壹個文武雙全的大將,要抓到不起眼的小玩具等,則認為是個吃喝玩樂、貪圖安逸、成不了才的“榆木疙瘩”;如果孩子什麽也不抓,便說他(她)是個昏昏噩噩、壹事無成的白癡、庸人等等。當孩子抓到鋼筆、本子壹類的東西時,孩子的父母歡天喜地,心曠神怡,高高舉起孩子慶賀逗笑,圍觀者拍手叫好! 抓歲儀式結束後,主人便端出歲糕、滾燙的燴菜,和來賓壹起會餐壹頓,祝賀孩子年復壹年,吉慶平安,健康成長。有條件的回族家庭,以後每年在孩子的生日,都蒸壹個歲糕,在自己家庭範圍內慶賀、紀念,不請客人。這種習俗直到女孩長到9歲,男孩長到12歲為止。 巴朱恩族 東非的巴朱恩族流行壹種類似中國“抓周”的起名方法,即將事先選好的許多姓名寫在樹葉上,讓出生後7天的嬰兒自己抓取,抓到哪個名字就用哪個;中非裂谷地帶的民族因為地處“非洲十字路口”,自古以來戰禍頻仍,給孩子起名常常帶有憂傷色彩,如盧格巴拉族常給孩子起名“懶惰”、“討人嫌”、“小氣鬼”、“沒牛漢”,這往往是孩子父母的缺點或家庭窘境,帶有自嘲意味;巴尼歐羅族則常給孩子起名“可憐蟲”、“無家可歸”等,這則是部族爭端、疾病瘟疫等不幸事件的生動紀錄。 儀禮過程 使用物件 從歷史文獻記載看,《顏氏家訓·風操》中記述道:“江南風俗,兒生壹期(即壹周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致宴享焉。” 抓周 唐宋時期,這種習俗更為盛行。如武則天曾將皇孫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們嬉戲,“取西國所貢玉環釧杯盤,列於前後,縱令爭取,以觀其誌。”宋代吳自牧《夢粱錄·育子》記述:“(小兒)至來歲得周,名曰‘周’,其家羅列錦席於堂,燒香炳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鬥、彩緞花朵,女工針線,套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其日諸親饋送,開筵以待親朋。”由此可以想像當時那種賓朋滿座的熱鬧場面。 到了清代,才有“抓周”之稱。清朝皇宮抓周禮儀非同壹般,所陳設物品與民間大不壹樣。如《國朝宮史續編》記載:“(皇家)抓周例用玉陳,玉扇墜二枚,金匙壹件,銀盒壹圓,犀鐘壹棒,文房壹件,果筵壹席,內宮殿監奏交內務府預備。” 從記載來看,抓周的物件主要包括文房四寶、秤尺算盤、錢物飾品、吃食玩具、鳴鐘古玩等等。 使用說明 在寶寶周歲的那壹天,給寶寶梳洗幹凈,換上新衣服,開始祭拜祖先,告訴祖先寶寶滿壹歲的訊息,祈求寶寶能健康成長。然後選壹間比較寬敞的房子,中間並列放兩張方桌,上面鋪上布或席子,將準備好的抓周物品,呈半弧形擺在桌的壹端,抱來寶寶放在桌的另壹端讓寶寶抓桌上的抓周樂,根據所抓物品來預測寶寶的興趣、愛好以及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把寶寶抓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整個過程,用相機或錄影機記錄下來。 抓周 註意事項 1、所選抓周樂要大小壹致(不幹擾,方便抓取)。 抓周物品 2、所選抓周樂要顏色壹致(不要造成視覺上的幹擾)。 3、所選抓周樂必須是寶寶第壹次接觸。 4、抓周的過程中親友不要幹預。 5、抓兩次即可。6、要在吃中午飯之前舉行抓周活動。 代表意義 1、書:會讀書,適合做學者、專家 2、筆墨:會成為作家、畫家 錢鐘書抓周抓出自己名字 3、印章:有權勢,會做大官 4、算盤/計算器:會當商人、會計師,適合從商 5、錢幣:將來會很富有 6、雞腿:有福氣,表示壹生將不愁吃穿 7、尺:將來可成為設計師、建築師 8、蔥:代表聰明 9、蒜:代表善於計算 抓周 10、芹菜:代表勤勞 11、稻草:適合農事工作 12、刀劍:能當軍官、警察 13、聽筒:適合醫護工作 產生影響 抓周習俗不僅與原始信仰有淵源關系,更重要的是人們世俗等級觀念、官本位心態的左右和推動。古往今來,不同時代的人們總把某些階層、行業(職業)視為顯貴,將另壹些視為卑賤,期望自己有朝壹日富貴雙收,飛黃騰達。如果自己已是命運不濟無法實現理想時,則轉而希望後代能顯貴尊榮、光宗耀祖,便利用抓周來表達這種願望和祈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人們已不再相信抓周預測未來之說,而今抓周活動更多的是作為壹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周歲歡樂之興,對小孩誌趣愛好和未來職業的關註,則是通過科學方法進行務實細致的教育培養。

  • 上一篇:尚藝古玩運營
  • 下一篇:找到最大的古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