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紮馬樁造型多樣,風格獨特。其整體可分為樁頂、樁頸、樁身和樁根四部分。樁頂為圓形雕塑,造型風格十分豐富多彩。壹般有猴、獅、人騎獸、多人組合五種。既有壽星、和尚、仙童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也有群雕形式的戲曲、文學形象,還有多角度反映農村人生活方式的作品,其中人物類型尤為突出。在角色建模中,有很多種動物騎手。其人物形象生動逼真,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和諧慈善,有的冷酷兇狠,有的從容舒適。他們的姿勢多種多樣,栩栩如生,如身體前傾、轉頭仰視、駝背翹耳、坐姿自然、身體倚靠、或踩球掛鈴等。騎行者多為中青年,也有老人小孩。騎手多為獅子、馬、獨角獸、大象等。騎手們肩上扛著許多鷹、馱著山、爬著猴子、蟾蜍等動物,常常表現人與動物的親密關系。騎士的頭有不同的樣式,如戴頭盔或螺旋式尖帽、防護尖帽、圓頂帽、圓桶“喇嘛帽”,包手帕留長辮子。身上的服飾是鎧甲、皮袍、單衫或寬袖長衫;拿著鞭子,拿著瓶子,徒手拿著煙鬥或抓著獅子的耳朵,單手拿著帽子帽檐等。坐在石鼓或蓮花上的孩子是最常見的不騎動物的人物,其次是戴氈帽、手持樂器的樂師。多人組合的樁頂雕像,也有現存的婦女、老人、小孩,都有壹定的故事情節。樁頸是頂部和耳朵之間的連接處,通常被視為雙層。上層為鼓、四柱亭或花瓣等形狀。,來支撐主雕像;下層常在方筒坯上描繪浮雕,包括鹿、羊、馬、花鳥、雲、水、絲帶等圖案。大部分樁為四邊形,表面平整,樁身幹凈。有的正面、左右兩側都有縱向浮雕圖案,最常見的有糾結花、卷草、雲水紋等。樁的根部為尾根,呈楔形,常埋於地下70至100 cm。
整個紮馬樁從上到下用相同厚度的方坯石鑿成,樁頭到樁根連成壹體。樁頂的造型也很註重體積的緊湊,往往在獅子和猴子的前肢或人類的手臂和手腕之間鑿壹個通孔以穿韁繩。於是,整個紮馬樁就非凡了,挺拔,硬戳,紮根,特別紮實有力。
澄城縣位於陜西省渭北高原東部,以數量多、品位高、造型奇特著稱。據統計,全縣僅各種紮馬樁就有2000多根,分布在各個自然村的農戶中,數量居全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