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原名“窩洞”,位於昆明東南郊、滇池湖北岸、寶象河下遊。“窩洞”這個怪異的地名,其實折射了蠻荒的遠古時代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先者們與自然搏鬥的生存狀態。那時在此居住的先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蕩舟滇池、耕湖牧漁,安居樂業。然而,孳孳不倦的牧漁生活依然讓他們食不果腹、枵腸轆轆。因無它食酌盈劑虛,人們便開始尋覓它物以解饔飧不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鷹覷鶻望的“窩洞”先人選中了滇池湖裏柔嫩味美的螺螄作為填補食物。久而久之,吃剩的螺螄殼堆積如山,蔚為壯觀,成了後人駐足觀看的名為“螺峰疊翠”的'壹道景觀。因之受長期食用螺螄的影響,在這裏生活的先者連棲息地也用螺螄的外形冠名,名播四方的“窩洞”成了新石器時代貝丘文化的發祥地之壹。到了宋代,“窩洞”設渡口,過往的官船都在此停靠入昆明城,因此“窩洞”便順應時勢地改名為“官渡”,“官渡”至此逐漸演變成為滇東北壹大集鎮和交通要沖。
需要贅述的是,“窩洞”改為“官渡”後,這壹方土地兀然間赫赫揚揚,喧囂塵世,土木大興。達官貴人如蟻附膻修建行宮,名流賢達趨之若鶩建造別墅;與其銜尾相隨、接踵而起的是佛、道、儒等不同流派的文化浪潮和風格迥異的大小建築。至此,這個不到兩平方公裏的彈丸之地,蜂擁而至地聳立起了耀人眼目的亭臺樓閣、塔寺廟宇。從唐朝開始至清末時期為止,修建的五山(螺峰山、雲臺山、觀音山、許家山、莊家山)、六寺(妙湛寺、法定寺、觀音寺、五谷寺、燃燈寺、飛梁寺)、七閣(文明閣、淩雲閣、魁星閣、鬥姆閣、玉皇閣、鎖水閣、毗盧閣)、八廟(土主廟、嶽王廟、文廟、娘娘廟、太乙廟、土地廟、火神廟、武廟)等景觀,成為了官渡乃至昆明地區聞名遐邇的標誌性建築。這些標誌性建築不但記錄著官渡不同時期的歷史滄桑和悲歡,也記錄著昆明從唐代興建拓東城到晚清衰敗這段歷史的文化盛衰與枯榮。
就宗教建築而言,官渡建造最早的寺廟是始建於唐朝的供奉摩訶迦羅的土主廟。土主廟前廊後廈,穿鬥式七檀梁架結構,宏偉壯觀;特別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翹如意鬥拱,頗具特色。土主廟從誕生起就與官渡壹道穿越風雨滄桑,塑造著不同時期的滇地文化。在官渡古鎮宗教建築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妙湛寺前的金剛塔。因為當時沒有水泥,建造金剛塔破費周折。官渡匠人用螺螄殼拌黑膠泥夯實做地基,再打下數百根沙松樁固定,然後用糯米飯和糯米湯拌紅土作墊層,壹塊壹塊地砌上塔石。官渡的千家萬戶為了修建金剛塔,傾囊相助,用盡了家中的糯米。官渡的匠人和百姓用自己的智慧和天賦,為後人建造了壹座獨樹壹幟的驚世景觀。金剛塔也成了我國建造時間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壹座塔。塔與妙湛寺的兩座密檐磚塔交相輝映,不僅體現了“有容乃大”、“顯密並舉”的佛門精神,而且錯落有致的建築以及耐人尋味的品字型布局,無不浸透著宗教文化的靈光和建築藝術的魅力,構成了官渡古建築群的核心地位。
探魅古風盎然的官渡小鎮,其實就是探魅滇地的古老文化。毋庸置疑,現在的官渡與古時的官渡已經迥然有別。隨著波光雲影的滇池湖水的消瘦和湖岸線的漸行漸去,古時熙熙攘攘的官渡埠頭如今已經變成了古樸典雅、寂靜幽深的街巷。現在我只能從“古渡漁燈”、“螺峰疊翠”、“雲臺月照”、“杏圃牧羊”、“淩雲煙繚”、“滇南草坪”、“金剛夜語”、“筆寫蒼穹”等官渡八景中去想象官渡埠頭昔日的輝煌;從古香古色、迂回曲折的舊街老巷中去揣摩當時滇人生活的壹鱗半甲。縱然知道演變的歷史無法復原,張開翅膀的想象總會失真,然而,我卻在想象和揣摩的氛圍裏充分享受到了再創造的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