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昆明池的詩句 1.關於“昆明滇池”的詩句有哪些
《昆明池水戰詞》
《昆明池織女石》
1、《昆明池水戰詞》
朝代:唐代
作者:溫庭筠
原文:
汪汪積水光連空,重疊細紋晴漾紅。赤帝龍孫鱗甲怒,
臨流壹盼生陰風。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旌獸艦淩波起。
雷吼濤驚白石山,石鯨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幟白旌相次來。箭羽槍纓三百萬,踏翻西海生塵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遊魚近煙島。渺莽殘陽釣艇歸,
綠頭江鴨眠沙草。
2、《昆明池織女石》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壹片昆明石,千秋織女名。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
苔作輕衣色,波為促杼聲。岸雲連鬢濕,沙月對眉生。
有臉蓮同笑,無心鳥不驚。還如朝鏡裏,形影兩分明。
參考資料
搜狗.搜狗[引用時間2018-1-17]
2.描寫滇池的詩句
1、《昆明池水戰詞》——朝代:唐代 作者:溫庭筠
汪汪積水光連空,重疊細紋晴漾紅。赤帝龍孫鱗甲怒,
臨流壹盼生陰風。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旌獸艦淩波起。
雷吼濤驚白石山,石鯨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幟白旌相次來。箭羽槍纓三百萬,踏翻西海生塵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遊魚近煙島。渺莽殘陽釣艇歸,
綠頭江鴨眠沙草。
2、《昆明池織女石》——朝代:唐代作者:童翰卿
壹片昆明石,千秋織女名。見人虛脈脈,臨水更盈盈。
苔作輕衣色,波為促杼聲。岸雲連鬢濕,沙月對眉生。
有臉蓮同笑,無心鳥不驚。還如朝鏡裏,形影兩分明。
3、《同諸公送李雲南伐蠻》——作者:儲光羲 朝代:唐
昆明濱滇池,蠢爾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統元戎,太守齒軍行。囊括千萬裏,矢謨在廟堂。
耀耀金虎符,壹息到炎荒。蒐兵自交趾,茇舍出瀘陽。
群山高嶄巖,淩越如鳥翔。封豕驟跧伏,巨象遙披攘。
回溪深天淵,揭厲逾舟梁。玄武掃孤蜮,蛟龍除方良。
雷霆隨神兵,硼磕動穹蒼。斬伐若草木,系縲同犬羊。
餘醜隱弭河,啁啾亂行藏。君子惡薄險,王師恥重傷。
廣車設罝梁,太白收光芒。邊吏靜縣道,新書行紀綱。
劍關掉鞅歸,武弁朝建章。龍樓加命服,獬豸擁秋霜。
邦人頌靈旗,側聽何洋洋。京觀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4、《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作者:韓愈 朝代:唐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滇王掃宮避使者,
跪進再拜語嗢咿。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經百國皆莫識,君臣聚觀逐旌麾。***傳滇神出水獻,
赤龍拔須血淋漓。又雲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極睡所遺。
幾重包裹自題署,不以珍怪誇荒夷。歸來捧贈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南宮清深禁闈密,唱和有類吹塤篪。妍辭麗句不可繼,
見寄聊且慰分司。
5、《滇中詞三首》——年代: 明 作者: 範汭
秀海海邊葭菼秋,滇池池上雲悠悠。
人心恰似此中水,壹道南流壹北流。
3.形容昆明的詩句有哪些
1.《昆明行記 》波光瀲灩三千頃,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壹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觀樓長聯 》萬樹梅花壹布衣,如櫞巨筆五更雞; 樓前自有長聯後,更見人天物我齊。
3.《春城賦別 》暮春三月別昆明,大好山河記憶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雞金馬系離情。 4.《鳴鳳山金殿行宮 》壹半青山壹半雲,嵯峨金殿叩天門; 沖冠壹怒紅顏老,滿地山茶映夕曛。
5.《大觀樓長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註到心頭。把酒淩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 6.《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壹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7.“城南雙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湧波。”
8.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沈西日紅奫淪。
往年因旱池枯竭,龜尾曳塗魚喣沫。9.詔開八水註恩波,千介萬鱗同日活。
今來凈綠水照天,遊魚鱍鱍蓮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鴛鴦鋪翅眠。
、10.動植飛沈皆遂性,皇澤如春無不被。漁者仍豐網罟資,貧人久獲菇蒲利。
詔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11.菇蒲無租魚無稅,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獨何人,吾聞率土皆王民,遠民何疏近何親。願推此惠及天下,《大觀樓長聯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區西部,距市中心約6千米。
始建於康熙年間,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園後可遊覽湧月亭,凝碧堂,攬勝閣,觀稼堂等樓臺亭榭。
園中最縣觀賞價值的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其中題匾楹聯佳作頗多。由清代名士孫翁所作180字的長聯,垂掛於大觀樓臨水壹面的門柱兩側,號稱“古今第壹長聯”。
上聯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
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莫孤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下聯是:數千年往事,註到心頭,把酒淩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偉烈豐功, 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
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
——孫髯題昆明大觀樓 註釋和賞析 註釋(1)五百裏:《雲南通誌·地理誌》:“滇池為南中巨浸,周廣五百余裏。” (2)幘:古時的壹種頭巾。
(3)神駿:指昆明東面的金馬山。(4)翥:飛舉。
(5)靈儀:指昆明西面的雞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縞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鶴山。(8)蟹嶼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島或小沙洲 (9)風鬟霧鬢:比喻搖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綠色的鳥雀。(11)丹霞:丹紅色的雲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蓮花。
(14)漢習樓船:據《史記·平淮書》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樓船……”以操習水軍,打通從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徑。(15)唐標鐵柱:《新唐書·吐蕃列傳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九征毀絙夷城,建鐵柱於滇池以勒功”。
(16)宋揮玉斧:玉斧為文房古玩,作鎮紙用。《續資治通鑒·宋紀》: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勢取雲南,以圖獻。
帝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憲宗本紀》,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過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斷碣殘碑:歷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隨時間而斷裂殘破。
(19)孫髯,字髯翁,號頤庵,自號“咒蛟老人”、“萬樹梅花壹布衣”。生於清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享年80余歲。
孫髯壹生勤奮,著述甚豐,有《金沙詩草》、《永言堂詩文集》;纂輯過《國朝詩文》、《滇詩》等,惜佚失。僅有《孫髯翁詩殘抄本》、《滇南詩略》傳流於世。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題昆明大觀樓長聯,素有“天下第壹長聯”之稱。(20)大觀樓: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濱,在今昆明大觀樓公園內。
園林初辟於明代。大觀樓初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樓前懸掛孫髯長聯為昆明名士陸樹堂用行書書寫刊刻,至清鹹豐七年(1857)毀於兵燹。
現存三層樓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長聯是光緒十四年(1888)由雲南劍川人趙藩重書。作者簡介孫髯,字髯翁,號頤庵,昆明人。
自幼聰穎,才氣超群,自號“萬樹梅花壹布衣”。在文禁森嚴的雍乾之際,把感慨融鑄於壹百八十字大觀樓長聯中,壹時轟動詩壇,是我國楹聯文庫中的壹顆明珠。
1983年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上聯描寫滇池風光,下聯寫出雲南歷史,寓情於景,情景交隔,渾然壹體,堪稱千古佳作。
鑒賞。
4.形容昆明的詩句
1、《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唐代:宋之問
原文:
春豫靈池會,滄波帳殿開。
舟淩石鯨度,槎拂鬥牛回。
譯文:春天在昆明池聚會,蒼茫的水波前帳門開。船好像壹頭巨大的鯨魚,在轉息之間就來回了。
2、《冬日臨昆明池》唐代:李世民
原文:
石鯨分玉溜,劫燼隱平沙。
柳影冰無葉,梅心凍有花。
譯文:石雕的鯨魚被冰凍像玉壹樣,歷經劫難隱藏在俗世中。只有柳樹的影子卻看不見葉,冰凍的梅樹上還能看見花朵。
3、《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唐代:任希古
原文: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
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譯文:秋風開始吹拂,秋天的水碧波蕩漾。眺望水中的小塊陸地,只看見水波蕩漾。
4、《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唐代:沈佺期
原文:
法駕乘春轉,神池象漢回。
雙星移舊石,孤月隱殘灰。
譯文:天子車駕跟隨春天的步伐,池邊的石象在漢代就有了。在鬥轉星移間舊石崩落,孤單的月色隱去了殘灰。
5、《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沈西日紅奫淪。
譯文:昆明的春天啊,昆明的春天啊,池上岸邊春色盎然。南山的浸影在水中蕩漾,落日在深水中沒有了蹤影。
5.關於保護滇池的詩句
《滇中詞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範汭
秀海海邊葭菼秋,滇池池上雲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壹道南流壹北流。
《宿旅舍題壁》
年代: 明 作者: 馮翁
夜夢何奇特,龍飛天漢津。朝橫滄海曲,夕過滇池濱。光雯皆五色,蜿蜒無損鱗。淵田變化間,張主藉高旻。壹個忠臣九族殃,全身遠害亦天常。夷齊死後君臣薄,力為君王固首陽。
《嶽陽》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楚水滇池萬裏遊,使車重喜過巴丘。千家樹色浮山郭,七月濤聲入郡樓。寺裏池亭多舊主,城中冠蓋半同遊。明朝又下章華路,江月湖煙綰別愁。
6.昆明池的詞語典故
《西南夷傳》中記載說,天子遣使到身毒國去求市竹,受阻於昆明而未能到達,於是天子想征伐昆明。昆明國有滇池,方圓三百裏,因此比照著開鑿壹池,以練習水戰,稱為昆明池。
《食貨誌》中說越意圖與漢用戰船進行水戰,於是修建了昆明池。
《三輔舊事》中記載著昆明池,說它有三百三十二頃,池中有戈船數十艘,樓船壹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三輔舊圖》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圍四十裏。又說,昆明池中有豫章臺,還有石刻的石鯨。石鯨的長度為三丈,壹遇雷雨,石鯨常吼叫,鬐(qi)尾皆動。漢代祭這個石鯨以求雨,往往靈驗。另有壹說,甘泉宮南面有昆明池,池中建有波殿,以桂為殿柱,風壹吹來,自己就放香氣。又說池中有龍首船,常使宮女在池中泛舟,張鳳蓋,建華旗,作棹歌,雜以鼓吹奏樂,皇帝親臨豫定觀看泛舟,聽音樂。
《廟記》中記載著昆明池中建豫章大船,可載萬人,又於池旁建宮室。池中養魚,供祭祀諸陵之用,剩下的給長安人食用。
《關輔古語》壹書中說,昆明池中有兩個石人,為牛郎織女立於池的東西兩邊,以為天河的象征。
《西京賦》說,漢武帝開池的時候得到了黑土,問東方朔,東方朔答復說西域的胡人知道這是什麽,於是詢問胡人,胡人回答說這個黑土是劫燒後的余灰。
《三秦記》記載說,昆明池中有靈沼,名為神池,堯帝治水時曾於此停泊船只。池與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釣魚,魚拉斷釣線連鉤壹同帶著逃走了。漢武帝夜裏夢見有條魚求他把鉤摘下去,第二天在池上遊玩時看見壹條大魚嘴上掛著鉤連著線,就摘去鉤和線,把大魚放走了。過了三天,漢武帝又在池上遊玩,在池邊上得到了壹對明珠,武帝說這是那條魚報恩來了吧。鎬池在昆明池的北面,該地為周朝的故都。《廟記》中記載著,長安城西有鎬池,位於昆明池之北,周圍二十二裏,灌溉土地三十三頃。
漢武帝挖掘昆明池,挖到根深的地方,全是灰墨,不再有泥土。整個朝廷的人都不能解釋這種現象,漢武帝就把它拿來詢問東方朔。東方朔說:“我笨得很,憑我的見識還不能夠知道它是怎麽回事。皇上可以去問問西域來的人。”漢武帝因為東方朔都不知道,所以很難再拿它來問別人了。到東漢明帝的時候,西域的僧人來到洛陽。當時有人回想趙東方朔的話,就嘗試用漢武帝時出現灰墨的事來問他。那僧人說:“佛經上說:‘天地在大劫將要結束的時候,就會有毀滅世界的大火燃燒。’這灰墨是那大火燒下來的餘燼。”人們才知道東方朔的話是有壹定意圖的。
原文:
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雲:“經雲:‘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搜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