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碗: 翠碗,清,高7.3厘米,口徑17.3厘米。翠色青綠,有大片重綠色。碗敞口,口沿處有唇,圈足。光素無紋。此碗所用翠料顏色不均,局部或青綠,或深綠,但此等作品亦數難得。原藏清宮遂初堂。清代宮廷多以玉制碗,特別是乾隆時期,玉碗制造數量巨大,其中有壹些大碗胎薄,口圓,造型周正,有的作品外壁還刻有禦制詩句。這件翠碗的造型、工藝與乾隆時期的特點相同,可能是當時的作品。
2.翠桃式洗:清,高3.8厘米,口徑24.8厘米。翠呈淺綠色,局部色較重。作品似盤,較淺,桃實形。洗底浮雕桃枝兩杈,壹杈伸於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並桃花,另壹杈延伸至洗口壹側為柄。洗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筆。玉洗可能產生於秦漢之際,從考古發掘可以看到,漢代玉文具開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筆洗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作品。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貴,既可使用又可作為陳設品。
3.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 杯高5厘米,口徑7厘米,盤徑18.5厘米。翠呈青綠色,局部綠色較深,呈絲絮狀,杯和盤上又有暗紅色,其中可能帶有人工染色。杯為圓形,平口沿,口微敞,兩側各有壹龍形杯耳。杯身兩面各飾壹陰線刻龍紋,杯下有圓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紋。杯配托盤,八瓣形,盤底中部陰刻“乾隆年制”篆書雙行款。此種托杯器,宋、明之時已流行,樣式頗多,清代的作品更為精致,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為托杯中之珍品。
4.翠纏枝蓮紋蓋碗: 通高8.3厘米,口徑12.4厘米。翠質淺綠色。碗為薄胎,口外敞,蓋略小,地包天式,環式鈕。蓋面及碗外壁淺浮雕纏枝蓮紋。清代,內地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密切,工藝品制造中出現模仿中亞風格的作品。當時流行的西番蓮圖案即是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與中亞圖案相結合的產物。這件作品中的纏枝蓮紋蓮瓣卷曲,蓮葉多歧,是清代西番蓮圖案中的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