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流行的長袍,壹般都是緊身窄身,有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動。這類衣服多采用左袖口窄袖,袍身比較合適。歷史上,漢族人民曾多次采用這種緊身長袍馬褂,趙浩棋武陵推廣的胡服騎射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胡夫在唐朝也很受歡迎。胡夫與胡莊、胡琦、樂虎壹起,是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外來文化大面積流行的典範,是長安的舶來品。在遼、金、元、清時期,合身的長袍和衣服曾在服飾中占主導地位,盡管它們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心胸寬廣的過程或趨勢。因為在清代延續時間最長,相對穩定,所以長袍可以算是典型的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領兵入關,定都北京。
然後統壹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定,服役制度的改革開始實施,掀起了壹股巨大的換裝浪潮。法紀之嚴,對人生至關重要,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說法。至此,傳統的戴冠服幾乎完全被禁止穿了,而且據說幾千年來襯衫上下的服飾造型只保留在家裏漢族婦女的衣服裏。男女在慶典場合都要穿長袍,長袍有很多種,包括宮廷長袍、龍袍、繡袍和常服長袍。從字義上看,旗袍壹般是指旗人(男女均可)所穿的長袍,但只有八旗女子所穿的長袍與後世的旗袍有關,而作為禮服使用的長袍,如長袍、繡袍等,習慣上並不歸入旗袍。清朝統治者強調滿族騎射,試圖保持他們固有的習俗和穿著方式。他們壹方面試圖用滿族服飾同化漢族,同時又禁止滿族和蒙古族婦女模仿漢族服飾。從支釘和嘉慶年間發布的多次禁令來看,很明顯滿族婦女被禁止模仿漢族婦女的服飾。到清末,也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服飾。滿漢女裝風格的悄然交融,讓雙方服飾的差異越來越小,成為旗袍風靡全國的前奏。
晚清時,旗內女子所穿長袍寬大挺拔堅韌,衣長及踝。鑄錠用途廣泛。領高蓋住臉頰,觸及耳朵。袍身繡有各種圖案,領、袖、翻領、數據有多處寬滾邊。鹹豐、同治年間,嵌軋達到頂峰,有的甚至?整件衣服都是用蕾絲卷起來的,以至於幾乎很難辨認出是什麽料子。旗女袍的裝飾復雜到幾乎登峰造極。此時的清朝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外交艱難,國力衰退。帝國主義的槍炮沖破了清朝封閉的大門。為了救亡圖存,清朝洋務派提出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出大量留學生留學,軍隊也改為新軍。西式的學生制服和帽子,以及西式的軍裝和帽子,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學生和士兵中。服飾的輸入為評判美提供了另壹個參照系,直接影響著社會服飾觀念的變化。以後旗袍演變成壹種融合中西風格的新樣式,其受西方影響的變化可以說是開端。
1911辛亥革命的突然爆發,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封建王朝,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掃清了政治障礙,同時也拋開了傳統苛刻的禮教觀念和風化觀念,解除了服飾制度上等級森嚴的各種橘子。服裝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轉型已經水到渠成,旗袍也因此卸下了傳統的沈重包袱。由於滿清統治政權的滅亡,此時很少穿旗袍。西式漢服熙熙攘攘,紛繁復雜。舊式的旗袍被拋棄,新旗袍在亂世開始成型。
此時時尚中心早已從蘇州、揚州轉移到上海。上海華陽,是壹個開放的商埠,是壹個五方居住的奢華繁華之地。上海也是女性尋求解放的重鎮。傳教士、商人、革命家競相創辦女子學校,掀起了女權運動的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風氣掃除了服飾和化妝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壹掃清代的裝腔作勢,趨於樸素,色彩淡雅,強調體現女性的自然美。旗袍最初是以背心的形式出現的,長到腳背,加在短外套上。後來長馬甲改成了無袖款式,成了新旗袍的雛形。都說時尚第壹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當時,女學生作為知識女性的代表,成為社會的理想形象。她們是文明的象征和時尚的先鋒,甚至名人、妓女和其他時尚人物都裝扮成女學生。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時期,基本廓形已經達到成熟。辛亥革命後產生並在北伐戰爭中逐漸流行的新式旗袍,與旗女袍不同。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末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收了西式的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體,這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旗袍雖脫胎於清朝的女子長袍,但又不同於舊制,成為中國現代女性的標準著裝。
旗女和漢族婦女的服飾
旗袍作為壹種女性服飾,與旗女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旗女,是指旗手家族的女性成員;旗手是清朝編入八旗的人的名字。清代八旗的構成以滿族為主,夾雜著漢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八旗包括八旗的滿蒙漢軍,此外還有清朝的宗室愛新覺羅、覺羅。八旗漢軍和八旗蒙古分別由漢人和蒙古人組成。清初八旗有漢軍26萬,是八旗中滿蒙總和的3倍。所以旗手不僅僅是滿族,還有蒙古族或者漢族。這樣,把旗袍定義為滿族人穿的服裝是不準確的。滿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擅長漁獵,到處遊牧。他們穿的長袍四面敞開,有搭扣和腰帶,方便脫下保暖,非常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後來加入其中的漢族、蒙古族也采用了這種服裝。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漸確立,旗袍也有所變化和發展,與滿洲初期有所不同。它的前身成為民國時期的現代旗袍,被稱為新旗袍或新旗袍。清初旗人婦女的長袍與漢族婦女的兩種服飾有明顯的區別。
旗袍的起源作為袍族的壹員,棗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手袍和旗袍並不是壹種固定的形式,而是有壹個變化發展的過程。雖然把旗袍看做旗手的袍子或旗女的袍子似乎沒有什麽大錯,但難免有文過飾非之嫌。
民國初年的旗袍史——悄然而過的旗袍。
20世紀初,中國政局跌宕起伏。辛亥革命廢除了帝制,建立了民國,剪辮發,變易穿色,破壞了它,把屬於封建王朝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些都為新旗袍的延伸創造了條件。
20世紀20年代-倒袖和新款式。
在10年代和20世紀20年代初,在城市婦女中有壹個文明新裝的時期。
20世紀30年代——黃金時代(壹)
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國近代女裝最輝煌的時期,30年代是這壹時期的輝煌巔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旗袍在女裝舞臺上確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成為了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20世紀40年代——黃金時代(二)
可以說,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在30年代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的延續。
50年代-有壹個輝煌的時刻。
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服裝流行,時尚的主角就轉向了平民。
60年代和70年代——20年的忽視
1966到1976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年代和90年代——輝煌來之不易。
旗袍的全盛時期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在80年代開放後的土地上似乎有些落伍,其實旗手穿的衣服正確的叫旗裙,但經過改良後更適合貼合整個人體曲線的中式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