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化遺址1、錢各莊龍山文化遺址位於錢各莊(現北孟鎮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余米,東西寬100米,內涵不豐富,裸露較少。出土了壹些普通的加沙黑陶碎片。2.石埠溪村商周遺址位於石埠鎮西埠村西50米的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多米,南北寬100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器碎片和動物骨骼,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大部分已經出土。1981年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博鹿山周朝遺址位於馬殷鎮楊珊村北(渭河以西約1000米)。整個遺址位於博鹿山西南坡,長300多米,寬200多米。出土的豆包、壇口、足等外露陶片較多,現藏於西藏圖書館。(二)古城遺址1。古城遺址位於龍池鄉李煜村東南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多米,東西長300多米。古城遺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米,已被李煜村民擴大為耕地。遺址內有許多被鹽堿腐蝕的陶片,裝飾圖案難以分辨。1979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米香古城遺址位於巍子鎮古城村。古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周圍原有城墻的殘跡鏟平,但遺跡依舊。在西墻北端,開挖了1條寬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向溝渠,露出許多瓦片和陶片以及壹口古水井。豎井壁是由陶圈制成的,已經被淤泥堵塞了。遺址出土的文物有:雲紋瓦、“齊”刀幣、青銅戈、青銅鈸等。3.都昌故城遺址位於昌邑壹中、昌邑師範學校、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墻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墻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臨西關,西臨劉家新閣。東西長300多米,南北長400米。昌邑壹中修建時出土了許多漢代陶器,現藏於市圖書館。昌邑師範學院南側挖了壹口陶圈井,早已淤塞。1978文化中心基礎設施,出土了壹批漢代陶片和雲紋瓦。4.楊嬌古城遺址是西漢時期楊嬌的壹個候國,位於塔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多米,東西寬300米,高陽村就坐落在上面。這座城市的遺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它的外觀完全無法辨認。這座城市裏只能找到漢代的磚瓦碎片。(3)古墓1。步頭戰國墓位於石埠鎮步頭村北100米土口頂上,高3.5米,底徑約22米。該墓為土洞,有堆積的石塊,洞長、寬約3米。1977期間,從圍場底部發掘出壹批文物,包括壹個青銅墩、壹件玉器、壹個水晶手指、兩個水晶戒指、壹個瑪瑙戒指、壹個玉環、壹個銅帶鉤和兩件骨制文物。這是戰國時期的卿大夫墓。2.列文候墓位於寶口港南端塔鮑爾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原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封土被鏟平,現在還能分辨出墓門的痕跡。這個墳墓是萊文的等待孫子的墳墓。1979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古王中墓群位於湘南幸福村和雙臺北幸福村以西,雨荷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蓮墓”,各有其名——鬥冢子、勝冢子、博濟冢子、蓋店冢子、半邊墓、高東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墓。現在還很難確定哪壹座是古王墓。“文革”期間挖了4個,留了5個。在發掘的仙姑墓和聖宗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器。陶器主要有琺瑯、耳環、雞形器皿、鳥形器皿等。,均為泥塑灰陶,造型生動;青銅器包括印章、墊圈、鉤子、勺子、錄音機等。,這是非常微妙的。青銅印呈方形,長、寬、高各2.3厘米,上有“劉孝子印”四個篆字,頂上有橋鈕。根據出土文物,確定為東漢墓葬。1979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大埠漢墓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兩塊石浮雕,長1.1 m,寬1.5 m,厚0.18 m,正面刻有人形。這是壹座東漢墓。5.林家埠漢墓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m處,高3m,基徑7m。1975年在墓室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1件重15公斤的銅壺和2件瓷壺,現已不存在。根據出土文物,確定為漢代墓葬。6.皇甫墓位於都昌鎮黃家新閣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以東。這座墳墓是石頭結構的。原圍場高約10米,磚墻環繞,院門朝東,有數級臺階可登。院子裏種著松柏,墓前有兩塊明代楊士奇題寫的墓碑。墓兩側有白禮石石人和石馬,為明代所葬。抗日戰爭時期盜墓,“文革”時拆掉圍墻,砸爛石人石馬。1979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黃元禦墓位於都昌鎮黃家新閣村南300米處,風土高度1.5米,基徑2.5米。墓前有壹塊石碑。1985被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蔣氏宗祠
姜氏宗祠位於昌邑市南角十字街南巷1號,解放路中段以西。有五個大殿,三個東西廂房,壹個南門和兩個東西廂房。西院北面五間,南面五間,壹間有門。它占地約900平方米。祠堂建築均為磚木結構,青瓦覆蓋,飾以接吻動物。正殿前有六根開欄,每根欄自東向西分別刻有“福、應、秋、分、排、壽”字樣。大門十柱落地,門枕雕石鼓。1986年被確立為昌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政府撥款對其進行修繕,文物管理部門。該博物館自1997年成立以來壹直歸其管轄。2007年成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請成為國家級重點。據史書記載,“蔣氏生於,生於比齊桓京更大的營丘,後在沿海諸郡繁衍”。昌邑派於宋末(1127-128)由寧海銅陵(金代寧海銅陵,今山東乳山市徐佳鎮東嶺村)遷來,祖上為西宮,六代後無考。第壹個祖先是文慶公,元朝時從黃縣遷來。經過六百多年的繁衍,現在已經成為昌邑的顯赫家族。蔣家有許多名人,這些名人在遠處的史書中都有記載。這不再是多余的。最近的是第五代的祖先(1436-1449)和第八代的祖先(1522-1566)。六祖生官為南直隸鳳陽府判官。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我們這個宗族就更加突出了。第十壹次,我們被授予公職人員的榮譽。後來入旗籍,改姓李,做了江西、廣東巡撫。我們是清初的兵庫存大臣,政府官員。其子徐公,任蘇州織造三十二年,久兼兩淮鹽池禦史,後升任戶部右侍郎、大理寺大臣。他的侄子,龍公,被提升為徐州周知,另壹個侄子,黃公,是在刑罰部的官員。他曾投資修建渭河大堤,至今受益匪淺。要尊重祖先,必須建祠堂。以前昌邑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祠堂,規模太小,祭奠不了。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昌邑蔣家同意在城裏買壹塊地,建祠堂。曲雲公爵真誠地帶頭捐款,* * *募集了520元。先建五個正殿,三個東西廂,堂西五個新營,南九個,壹個大門和四周城墻。道光八年,克發公授私田數畝,用每年地租所得利息作為修繕管理祠堂和祭祀的費用。民國八年至十壹年(1919-1921),徐桃紅帶領全縣26個村63人,* * *集資壹萬余元(每千元壹元)重修祠堂。蔣伯莊的齊魯公先生捐了5000元,占全部捐款的壹半,至今為人稱道。新中國成立後,祠堂收歸國有,不再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