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啟
劉啟(公元前188 65438+公元前17年10月-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漢景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中國皇帝的長子。16年,謚號孝靖帝葬於楊陵。
劉啟在位期間,實行“削藩”政策,割據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政治國,繼續奉行“息民”政策,發展生產,減少賦稅。
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了父親漢文帝的事業,和父親壹起開創了“文景之治”。並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轉變。
2.劉備
劉備(161-6月10,223),即漢昭烈皇帝(221-223在位),東漢末年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西漢中山王劉勝之後。歷史學家通常稱之為已故大師。
劉備少年時拜魯直為師,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懲治董卓等活動。由於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中屢遭失敗,於是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
但由於他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海內外名人的尊敬,甚至陶謙、劉表都放棄了讓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拱手讓給劉備。
經過不懈的努力,赤壁之戰後,劉備先後拿下荊州和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後來,由於關羽被迫害,劉備不聽大臣們的建議,執意要與吳國作戰。結果被夷陵打敗,最終於彰武三年(223年)死於白帝城。63歲時,謚號昭烈葬於惠玲。
3.楊光
楊迪楊光(569-618),本名楊穎,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至618年在位),隋文帝,隋文帝,文學皇後獨孤嘉洛次子。
美人姿儀,少智,先封雁門郡。開元年(581),被封為晉王,率軍滅陳,密謀奪權。漢武帝在位二十年(600年),被立為皇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建洛陽為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縣。改度量衡為古風;
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濫用人民權力,驕奢淫逸,引發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和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
大業十四年(618四月11),江都兵變後,被宇文化及叛軍所殺。隋煬帝楊侗,追帝,廟號世祖;追謚為帝楊,追謚竇建德為帝閔。
4.劉莊
劉莊(15,28—75年9月5日),漢武帝,本名劉陽,南陽縣(今湖北棗陽市)蔡陽縣人。東漢第二位皇帝(57年至75年在位),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其母為光烈皇後尹麗華。
當初封東海公,後來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43年),被冊封為皇太子。中原二年(57年),正式即位。
即位後,壹切都遵循光武帝既定的制度。對內崇尚儒家思想,註重刑名語法,批判政治,壟斷權力,不借權力。嚴禁後宮封官,防止貴族和英雄的影響。
對外努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命竇固領兵遠征,使班超出使西域各國,設西域都護府,並把佛教傳入中國。
他在位期間,招募流民,扶助貧農,興修水利,使吏治清明,疆域安定,百姓安居,戶口扶植。漢武帝劉莊父子劉維統治時期,史稱“明之治”。
永平十八年(75年),卒於洛陽東宮前殿,享年48歲,在位十八年。寺號憲宗,謚號孝明,葬於憲傑陵。
5.李勇
李詠(761年1月8-806年2月11日),即長子(805年在位)屬牛,唐朝第十位皇帝(武則天和帝除外)。
李詠壹開始被封為宣城郡王,後來被封為王玄,並於779年成為太子。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詠為唐順宗繼位。
同年八月,禪位讓與太子春歷,自稱太上皇。次年,李詠死,大安孝帝,謚號大聖,葬於鳳嶺。
百度百科-牛年
百度百科-楊光
百度百科-劉莊
百度百科-劉備
百度百科-劉淇
百度百科-李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