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誰知道當時豐臣秀吉的歷史?

誰知道當時豐臣秀吉的歷史?

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的壹個梟雄。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結束了日本長期割據的戰國時期,統壹了整個日本。明朝萬歷十三年(1585),日本天皇任命豐臣秀吉為“關白”(攝政王)。像歷史上所有完成統壹大業的英雄壹樣,豐臣秀吉也有壹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雄心勃勃地向亞洲擴張。《劍橋歷史》為豐臣秀吉的侵略動機辯護,認為日軍當時只是為了占領朝鮮,並沒有侵略中國的意圖。然而,根據日本的歷史資料,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豐臣秀吉的目標是中國。例如,豐臣秀吉制定了入侵中國的戰略計劃。日本侵朝前壹年,也就是萬歷十九年(1591)六月,日本特使宗義之通知朝鮮國王李詠:“我打算明年春天在妳的路上攻明,請妳原諒我,幫助我!”

日本在幾年內儲備了大量的軍糧、軍艦和火器,矛頭直指鄰國朝鮮,試圖將朝鮮的三千裏富山大川變成日本的壹個省,使之成為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的橋頭堡。這也是日本歷史上第壹次試圖在亞洲推行其大陸政策。

奔流而下

萬歷十九年(1591),戰船已造千余艘,名古屋積足數年糧草,三十萬大軍動員後整裝待發。在豐臣秀吉看來,壹切都迫在眉睫,積攢了幾年的力量終於到了該爆發的時刻。

萬歷二十年(1592),豐臣秀吉正式下達命令,以9軍* * 15000兵力(根據不同史料給出的兵力數量不同,根據日本戰史,用於作戰* *的陸軍兵力為90000余人)和各種大小艦船700余艘赴朝鮮。先頭部隊是小西行長率領的第壹軍,有* * * 1.8萬人,共用戰船350艘。4月12日,渡過馬海峽後,於次日淩晨登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釜山的朝鮮守軍,迅速攻占釜山。四天之內,朝鮮重要的海防城市釜山、東萊、梁山相繼失守。其余沿海守軍潰逃,朝鮮海防線迅速崩潰。4月18日,加藤清正率領第二軍2.2萬人,黑田率領第三軍1.1.00萬人,也在南部沿海登陸。前三軍登陸後,日軍後續主力(8萬人)和其余艦隊相繼入朝。日本傾其全部軍事力量於國內,目的是速戰速決,用強大的力量在短時間內控制朝鮮。

日軍分三路向北快速推進。驚慌失措的朝鮮王庭急忙組織8000名精銳朝鮮人在武陵天險避難。朝鮮軍隊在武陵關的部署還沒有開始,但很快就被小西行長突破了。朝鮮大將沈玉奉命倉促集結65438+萬余人,在忠州北江與3萬日軍激戰,全軍覆沒。

當朝鮮舉國上下在陸上逃亡的時候,壹位將軍和他的軍隊在海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這個人就是朝鮮明星李舜臣。在整個戰爭期間,李舜臣艦隊給日本海軍帶來了壹個又壹個噩夢。當日軍在攻占王靜後向北推進時,李舜臣率領他的海軍於5月7日偷襲了在玉浦港的日本第二運輸艦隊主力。這場戰鬥燒毀了26艘日本船只,擊沈了5艘。第二天再戰,十三艘日本戰艦被擊沈,李舜臣艦隊無壹被擊沈!5月上旬至8月,在玉浦、合浦、四川、仙山島、釜山等地的多次海戰中,* * *擊毀擊沈日軍艦船300余艘,死傷無數。這是壹場驚人的勝利。

李舜臣在海戰中的王牌武器是“龜甲船”。龜殼船船體的護板由硬木制成,形似龜殼,故稱龜殼船。船體長34米,寬4米多。甲板上有壹個用厚木板做成的外殼,用有鱗的鐵葉包裹,可以抵禦敵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頂蓋和甲板旁有許多鋒利的鐵錐和尖刀,敵人很難攀爬。船頭呈龍頭形狀,內有兩到四個炮眼,頭尾裝有大鐵錐,可用來打擊敵艦。這艘龜甲船被今天的韓國人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戰艦,在世界古代海軍史上占有壹席之地。日軍的主戰艦艇是安宅艦,分為箭艦和炮艦兩種。炮艇壹般配備四十門大炮管(日式炮),並可配備壹定數量的火繩槍。日本的主力戰艦安寨艦,火力弱於神賀艦,沒有防護裝甲,所以在海戰中壹直落後。

收復失地的正式要求

日本大舉入侵朝鮮,極大地震動了明朝。兩個多月來,明廷上下壹直在爭論是否出兵援助朝鮮。幾乎所有的人都討厭日本,因為日本在沿海入侵了壹百年。當年敵人兇猛頑強,明朝也是心知肚明。現在幾萬侵華日軍都是正規軍,戰力遠非倭寇可比。況且,在庚子之變後的幾十年裏,明朝從未面臨過大規模的戰爭。侵華日軍能不能打敗,明朝真的拿不準。

這時,豐臣秀吉要求琉球和菲律賓進貢的消息激怒了明朝。明朝已經真切感受到了這個東方強人的野心。在明朝,君主和他的臣民習慣於他們在中國的地位。古語有雲,在榻邊,別人怎能睡得香?在明神宗看來,豐臣秀吉的野心是不可容忍的。當時的兵部侍郎宋應昌在書中說:“關白畫的朝鮮,其實就是指中國。我拯救了朝鮮,不僅僅是為了我的國家。若朝鮮固,則東保遼東,定都泰山共。”,“而我們的士兵拯救朝鮮就是保護中國”。這個觀點在當時很有代表性。明朝廷上下,基本上達到了“遇敵於外,不犯入內”的* *識。

不了解敵情,明初只派了壹個偏師去朝鮮。萬歷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派遼東遊擊領兵二千,副司令祖(祖大壽之父,明朝死時的連長)領兵三千。史茹進入了平壤附近。因為路不熟,誤中埋伏,又恰逢大雨,火器發揮不了作用。此後,全軍覆沒,史茹戰死。祖成勛率領3000騎兵出其不意地進攻平壤後,立即陷入巷戰,遭到700名日軍火柴繩槍手的伏擊。騎兵和霍童的力量無法發揮。結果,他們大部分被殺,只有祖等少數人逃了回來。

消息傳來,明婷興奮得像煎鍋壹樣。此時鷹派與和平派都要求明朝出兵朝鮮。明神宗命令宋營長負責抗日事務;陜西省的連長李(李寧老人李之子)被調到遼國,擔任東征提督,掌管軍事。

明朝從全國動員了4萬精英。這支軍隊的主要構成如下:遼東齊靜10000;傅玄和大通各選8000名精騎;集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五千人;江浙步兵3000。四川副將軍劉戈率領川軍5000人,作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遼東、傅玄和大同* * * 2萬多輕騎兵主要用於突擊,裝備輕甲、馬刀和長矛,以及火力控制。冀雲、保定的步兵來自明軍姬神營,以火控、霰彈槍、火炮為主要武器。江浙兵抗日經驗豐富,熟悉戚繼光傳世的鴛鴦陣。劉戈的川軍與西南彜族作戰多年,有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宋應昌和李率領的四萬大軍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萬歷二十壹年(1593)壹月五日,大軍抵達平壤城下。平壤易守難攻。東有大同、長慶門,南有流門、氈門,西有普通、七星門,北有米臺門,牡丹峰高聳,地勢險要。當時日本駐軍是小西行長第壹軍,有* * * 1.5萬人,配備火繩槍等火器。李的部署是這樣的:甄姬鎮遊擊隊吳偉忠率領步兵先行,遼東副將查德率領騎兵殿後,攻打北方要塞牡丹峰;中軍楊遠、右軍張領兵攻城西七星門;、李之子、李芳春領兵攻城西普通門。祖成勛率領明軍偽裝成朝鮮軍隊,麻痹日軍,攻打南麓門;總教練李指揮了這場戰鬥。與此同時,李部署了明軍的王牌武器――虎蹲炮、將軍炮和佛朗機槍。據說威力最大的將軍炮超過100炮,然後會全力轟擊日軍陣地。

1月8日上午,平壤戰役打響。隨著總司令李的壹聲令下,戰鼓齊鳴,喊殺聲四起,明軍開始攻城了。明軍的弩發射了,巨炮發射了。當時,火焰籠罩了空氣,震動了大地。日軍火繩槍雖然略勝明朝軍制,但日軍並沒有明軍的強大火炮。明軍火炮發射的鉛彈不斷落入敵陣,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日軍戰鬥力很頑強,拼命自衛。手持火繩槍的消防隊員向近距離圍攻這座城市的明軍雨點般落下。明軍稍被阻擋,隨後攻擊力量繼續攻城。當時的情況非常悲慘。姬神陣營的參與者羅尚誌冒險進城,被滾石擊中腹部。他仍然立場堅定。年近六旬的老兵吳偉忠胸口中槍,猶自喊戰。李的坐騎被敵人火繩槍手打死,李的頭盔被射傷,兄弟倆都置之不理,越打越勇。主都這麽勇敢,何況士卒?

祖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流明。日軍壹直認為盧蒙的方向是戰力較弱的韓軍,所以沒有重點部署兵力。在近距離,日軍發現這是偽裝成朝鮮軍隊的阿明軍隊。此時明軍手中的火系已經開火,日軍應聲倒下,開始撤退。盧蒙被明軍攻破。隨後寒潭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也被明軍攻占。小西行長見大勢已去,領著殘兵退到城北壹角的浪漫樓裏。夜間,日軍從東南突圍,渡過大通河,退守王靜。壹路上,李部署的李寧、查達等遭到伏擊,擊斃日軍數百人。

十天後,明軍重整旗鼓,乘勝追擊,隨後收復了舊都開城和幾個城市。朝鮮三都十八路收復了平壤、開城和黃海、平安、京畿道、江源和景賢。軍隊繼續向南推進,直逼首爾。

正月二十四日,明軍先鋒查達率三千人馬在漢城近郊與日軍加藤廣泰激戰,日軍失利。此後,日軍指揮官小早川隆景率領2萬人的軍隊包圍了碧頭亭的阿明軍隊查達。碧提關之戰,明軍3000騎兵與數倍於自己的日軍作戰。壹個是靠明軍拼死壹戰,壹個是明軍的騎兵裝備了法朗機的火炮戰車。同時,明軍憑借火炮優勢,以戰車為工事,向敵陣連續射出火藥助推的箭,使日軍無法靠近。在李之後,率領1000精銳騎兵也加入戰團,戰鬥異常激烈。《明史·李傳》載,當時有壹位武藝高強的金將軍,對李阿諛奉承,李疲憊不堪。將軍李友生上前護主,被下馬。日本武士沖上去把它切成幾段。千鈞壹發之際,金將李的弟弟李如梅射在馬上。後來明朝大將楊遠率領1萬明軍連夜趕來救援。日本軍隊認為大部分明朝軍隊已經到達,並帶領軍隊返回王靜。碧頭亭之戰持續了壹天壹夜,明軍死傷過半,日軍也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

關於比提關之戰,中日韓三國的歷史記載差異較大。據日軍史料記載,大多稱4萬日軍包圍了2萬明軍,給了明軍毀滅性的打擊。而日本史料引用明朝的記述作為佐證。根據《中日關系史》的介紹,實際上明朝描述這場運動的文獻大多是以彈劾李為依據的,誇大了失敗。我們知道,彈劾似乎是他們唯壹的使命,誇大事實是他們的強項,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根據《刑與刑》等朝鮮史料,真正被日軍圍剿的是查大守部、李率領的偵察清奇,有4000多人,這種說法比較可信。當時的朝明軍只有4萬人。先頭部隊大多是騎兵,有炮兵營。如果有2萬人,4萬日軍也完成不了合圍。所以最真實的情況應該是,明軍幾千騎兵被兩萬日軍包圍,苦戰壹天壹夜。日軍與明軍大部隊遭遇後,雙方各自撤退。

碧頭亭之戰後,李不敢輕裝前進。另外,當時日軍在首爾及周邊地區聚集了5萬多人,日軍在兵力上占絕對優勢。於是,明軍返回開城整修。

後來,明軍得到假情報,加藤清正率領的第二支日軍將從鹹鏡道進攻平壤。李率領明軍離開開城,於2月16日返回平壤。李撤出是壹個錯誤的決定,導致新收復的樂州被朝鮮聯軍收復。李得知邢國失守的消息後,深感後悔自己退兵太急。而日本人的說法是,李被日軍打敗,退守平壤。事實上,李在碧頭亭之戰後退守開城,還可以繼續修壹段時間。後來,朝鮮駐京使節和明朝官員批評李主動退出,這成了日後彈劾李的罪名之壹。由此可見,明軍並沒有被日軍“擊退”,而是積極撤退,但明軍主力並沒有因為碧頭亭的戰敗而遭受很大損失。據日本史料記載,李因兵力懸殊而無法南下。事實上,李不能南下的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此時明軍只有3萬多人,要拿下被5萬多日軍占領的首爾幾乎是不可能的。

後來發現日軍的大部分物資都存放在龍山倉庫,李的密令查達和李如梅帶領敢死隊半夜突襲龍山倉庫。龍山倉庫,原本是朝鮮的國家倉庫,儲存了朝鮮幾十年的糧食。首爾被日軍占領後,龍山倉庫成為數萬日軍在首爾的軍用糧庫,日軍運來的糧食後來都存放在這裏。明軍敢死隊到達龍山後,向糧倉、十三個大倉庫、數十萬石糧食發射火箭彈,壹夜之間燒得幹幹凈凈。李夜襲龍山,堪比官渡之戰曹操奇襲吳巢。隨著軍需物資的丟失,朝鮮半島日軍陷入被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和平鬧劇

至此,中朝軍隊與日軍進入相持階段。據日本戰史介紹,日軍初入朝鮮時人數為9.6萬人。各隊在首爾重新組合時,不到5.3萬人,工作人員為4.3萬人,占總數的45%。關於人員減少的原因,日本史料說大多是因為水土不服而病死的。韓日同處東亞,氣候環境相似。說他們不水土不服是不可思議的,沒有鼠疫流行的記錄。總之,我相信大部分戰死的日本士兵應該是在戰爭中死去的。

日軍減員非常嚴重,加上糧倉被燒,軍隊士氣越來越不穩定。但明軍在碧頭亭之戰後受挫,兵力不及日軍,不具備再次決戰的條件。既然雙方都不想打,就有和談的可能。

明朝的和談代表是沈為敬,浙江人。沈衛京是個很奇怪的角色。他既不是明朝官員,也不是外交談判代表。只是因為他長期從事對日貿易,說壹口流利的日語,受到兵部尚書石興的賞識,被臨時任命為姬神營遊擊將軍,負責和談。正史在介紹沈為敬的時候,經常用野史的筆法,稱他為不法商人,無賴。比如《明史——朱國卓傳》中提到,朱國卓曾向當時的兵部尚書石興談及沈為敬:“此乃我家鄉流氓,事業*李二,公獨不辱國?”

早在萬歷二十年秋,即平壤之戰之前,作為兵部全權代表的沈為敬就與小西行長進行了和平談判。小西行長也是壹名商人。兩個商人壹見面,自然就步入了正軌。談論軍事事件就像談生意壹樣。當時沒有記載談判的內容,大致是以大同江為界,江東屬於日本,江西屬於朝鮮,明朝向日本進貢等等。這項協議沒有傳達給高層。當時,朝鮮交戰各派占了上風,於是李率領大軍壹路殺到朝鮮。沈為敬被壹心主戰的李扣留在軍中。

據說此時明軍與日軍陷入僵局後,以石興為首的主和派卷土重來,沈為敬再次受到重用。萬歷二十壹年(1593)三月十五日,宋應昌派沈為敬到漢城,與達成四點協議:1,明派使節到名古屋迎接。2.明軍撤出朝鮮。3.日本軍隊撤出了漢城。4.把兩個王子和他們抓到的官員還回來。為了監督日軍南撤,宋營長派參謀和遊擊隊員許與沈為敬組成王朝使團,隨日軍南撤。日方有此使命,自然不再擔心明軍和韓軍的追擊。

4月18日,日軍全部撤出首爾。19日,李率領明、韓軍隊進入漢城,並於5月15日渡過漢江到達慶州。李在慶州對明軍、朝鮮軍和朝鮮民兵作了安排,然後回京。至此,除被日軍占領的全羅、慶尚二路外,沿海地區全部收復。

5月8日,豐臣秀吉在名古屋會見了明代表團並抵達日本。由於語言障礙,雙方的會談仍在沈衛京和小西行長之間舉行。豐臣秀吉提出了七條“大明與日本和平條件”:1,歡迎明帝公主為日本天皇後;2.發展勘探貿易;3.明天,兩國武官將永遠宣誓就職;4.都城和四路歸還朝鮮,另外四路割讓給日本;5.朝鮮派王子去日本當人質;6.歸還被俘的朝鮮王子和其他朝鮮官員;7.朝鮮部長永遠不會背叛日本。沈為敬同意了七條辱國建議,卻向同行的、許等人謊稱已同意歸順明朝,請求朝貢,退出侵華日軍。另壹方面,小西行長向豐臣秀吉報告說,明朝的特使已經同意了豐臣秀吉的七項建議,只需要派日本特使和明朝特使到北京,請求明成祖最後批準。

就這樣,經過兩位商人的斡旋,雙方幾乎達成了外交史上最荒唐的協議。於是日本派了壹個談判代表,小西如安,隨明朝代表團去了北京。蕭溪如安已經和小西行長達成了攻守同盟。小西如安到北京後,與石興談判,同意石興提出的三項條件:1,日軍迅速撤出朝鮮,被封後與馬來西亞對峙;2、只冊封不納貢;3.與朝鮮修好不得侵權。當時兵部還和欺騙不懂日語的明人蕭希儒安進行了詳細的談話。這時,沈偉靖也提交了壹塊偽造的日本手表。明朝的君主和大臣們非常滿意。明神宗立即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並根據小溪提供的名單冊封日本大臣。

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九月三日,豐臣秀吉穿著明朝使臣送來的冊封衣服,出殿接受冊封。沈為敬等人呈上明成祖的詔書和金印,豐臣秀吉欣然接受,並設宴款待明成祖使節。後來,豐臣秀吉召見懂中文的僧侶,用日文宣讀明朝的詔書。聖旨內容如下:“皇上說,聖上廣運百姓,凡天道蓋世,必尊皇上之命。浦江和海壹角的日出就不給了。在過去,我的祖先出生在許多方面。龜、新龍、章,給遠扶桑之域;鎮民大篆是榮市鎮的山。後嗣由海波養育,偶爾風分。在這種情況下,授予榮譽勛章是合適的,這有助於妳成為壹個海洋國家,並知道如何尊重中國。絺疵謙卑的特使渴望與他同行。敲北萬裏之關,願求眷屬。親情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而善良是建立在柔軟的基礎上。我特此立妳為日本之王,並授予妳帝國的授權。劇中龍滿詔,冠於海面,花衣風行,諸侯護衛在華,是時候修官位了。但是跟著主梁走,對皇帝的感恩心存感激。真誠是無可替代的,只要妳對妳的話深信不疑,妳就會永遠尊重妳的聲音。秦仔!“這份聖旨,現在在大阪博物館,是用通常的禦體寫成的,就像壹個中央大國的天皇寵幸壹個小國的語氣。

豐臣秀吉聽到“中興立他為日王”這句話大怒,把聖旨扔到地上說:“明帝不是求著立我為大明皇帝嗎?日本,我要稱王,我就稱王。我為什麽要被明路封侯?”然後豐臣秀吉將懲罰小西行長,並立即驅逐中國和朝鮮使團。就這樣,長達兩年的談判和鬧劇徹底破裂。

回家的路上,沈衛京壹直留在朝鮮,不敢回北京。他偽造了壹份豐臣秀吉的感謝表,由另壹名特使提交給法庭。這張假報恩表被明廷識破,日本再次備戰的消息從朝鮮方面傳來。明神宗知道自己被騙了,非常生氣。他立即下令將兵部尚書石興下獄審問,並下令駐明部隊將沈為敬捉拿歸案,就地處決。沈為敬作為壹個小小的使節,在兩國之間開了這麽大的國際玩笑,殺身之禍完全是咎由自取。

明朝和日本都開始備戰。朝鮮半島的戰火又要燃起來了。而且,這場戰爭會比第壹場更加暴力。

  • 上一篇:請談談日本刀的知識。
  • 下一篇:超好的簡潔小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