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誰知道風俗的俗語?

誰知道風俗的俗語?

安徽石臺民俗風情

壹、生活習俗

服裝:清末農民嘗試手工縫制便服,多以粗布(土布)為衣料。單外套:男士穿偏或雙排扣的短外套,大腰寬襠褲,衣服顏色以白色和藍色為主。女的穿的開衫比男的略長,褲子的款式和男的壹樣。棉衣:大部分人穿棉襖和棉褲。男女棉衣的款式都是壹樣的,以藍色和黑色為主。成年男子冬天通常系壹條大布帶(五尺長)束腰。穿長衫、長袍者,可將右翻領提起,放在左腰的大腰帶裏,方便行走和工作。男女都有用帶子紮褲腿的習慣(俗稱紮腿),小孩子也常穿家紡、家染、家紡的條紋、格子衣服。

教師、醫生、商人等。冬天穿長衣長袍,不必系大布帶束腰。大多數士紳和富家都用綢緞做衣服。男人春秋穿長袍馬褂馬褂,冬天穿長袍馬褂,不需要大腰帶束腰。

孩子們穿開襠褲,更多的是繡有花朵和動物的紅布。可愛的孩子經常會穿兩條腿顏色不同的褲子(俗稱鴛鴦褲)。冬天小孩穿貓蹄棉褲(腿略長,棉襪底穿在腿上)。嬰兒穿土褲(用布做成緊襠短褲,穿上後用布帶綁住腿部,並填充適量沙子)。

民國時期,人們的衣著變化不大。城鎮裏穿中山裝和西裝的人不在少數。少數學校學生穿校服,中學生穿校服,小學生穿男生校服。

建國初期,土地改革後,農民生活得到改善,穿細布(俗稱洋布)的人越來越多。中老年人仍然穿著老式的便服,政府官員、工人、醫生、教師、學生和青少年流行制服,如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學生裝和工作服。服裝顏色以藍、白、灰、黑為主。穿長袍長袍的人越來越少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青少年中掀起了壹股綠色服裝的熱潮。1978以後,人們的服裝款式、材料、顏色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城鄉差別不大。人們穿制服,如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學生裝、工作服、西裝、運動裝、拉鏈衫、夾克等。年輕人流行西裝革履,年輕女性夏天流行褲裙(農村不多),冬天穿長短呢大衣,羽絨服皮夾克越來越多,農村還有少數老人穿老式休閑服。服裝材料多為化纖布、混紡布,其次是呢子,很少穿棉服。服裝顏色越來越多樣化,有紅、黃、藍、白、黑、灰、綠以及各種條紋、方格、印花布等等。

時至今日,嬰兒穿地球褲已經變得過時了。小孩子還是有穿紅布肚兜,鴛鴦褲,貓蹄棉褲的習慣。

帽子清朝和民國時期,農民男子壹般戴線編猴頭帽(也叫虎頭帽)、氈帽墊、草帽(用麥橙或蘆葦制成)和天熱時戴的帽子。冬天,婦女們經常戴著用土紡、土染、土織而成的麻花頭巾,老年婦女戴著兩塊瓦片。清代儒生家庭男子中盛行瓦頂有紅疙瘩的六瓜皮帽(也叫帽席),民國時戴氈帽。

建國後,制服帽開始在男性中流行,戴氈墊和猴頭帽的越來越少。冬天,他們戴著海軍絲絨帽(俗稱機車帽)。女人經常用方巾和圍巾裹頭,顏色根據年齡不同而不同。1978後,鴨舌帽開始在男性中流行,冬季羊毛針織帽逐漸在中老年女性中興起。

發型清朝以前,男人都是全發。清軍入關後,改為剃光頭周圍,頭頂留長發,腦後垂下壹條辮子。辛亥革命後,留頭發紮辮子的男人越來越少,大部分剃光頭,少數富家子弟留短發(俗稱洋頭)。民國時期及以前,女子都是披頭散發,未婚女子戴壹條辮子垂在背後,已婚女子在腦後紮壹個發髻(俗稱編發)。民國時期女學生剪頭發(俗稱半毛,長到脖子)。

建國後,男性流行短發,只有老年人才剃光頭。理發在女性中很受歡迎,少數年輕女性留長發,梳雙股辮。大多數老年婦女仍然把頭發挽成發髻。1978之後,很多年輕男女都註重頭發的美觀,壹直燙發。

舊鞋社會,女性多纏足,穿尖頭布鞋,以藍黑為主。富家少婦穿繡花鞋,老婦穿套鞋(穿壹雙軟底小鞋,再穿壹雙鞋)。男士穿圓形鞋,以藍色和黑色為主。農民壹般買不起膠鞋,下雨天穿油鞋。冬天,人們穿棉鞋,或者用蘆纓和麻做的“羊毛窩”,男人穿木底高的羊毛窩,既防雨雪又保暖,但比較重。

建國後,男女鞋的款式和顏色有了很大的變化,從手工制作的鞋到逐漸普及的機制鞋,運動鞋、膠底鞋、絨面鞋、擦皮鞋、塑底鞋、塑料涼鞋、塑料鞋、皮涼鞋、旅遊鞋、皮棉鞋、雨鞋等。,款式新穎,顏色多樣。1978之後,中青年男性流行中跟鞋,年輕女性流行高跟鞋。直到現在,很多人冬天還穿著高木底的羊毛窩。

民國初年及以前,人們多穿手工縫制的布襪,男性多為白色,女性多為藍黑色。然後,逐漸穿上了棉襪(俗稱洋襪)。襪子鞋底磨破後,換上布底繼續穿。70年代末,棉襪少了,化纖襪多了。

這個縣的飯菜主要是面食。建國前農民收割小麥時吃的是小麥粉,收割秋糧時吃的是高粱、大豆、小米、玉米等雜糧粉,混有紅芋頭和麩皮類蔬菜。除了節假日接待訪客,平時很少吃小麥粉,也很少有有錢人常年吃小麥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開始致富。基本上他們壹年四季都吃小麥粉,很少有人吃雜糧。

飯菜種類很多,有饅頭、花卷、小籠包、鍋貼、厚包子(也叫炕包子)、水煮包、糖包、菜包、油餅等等。這個縣的人習慣吃用面團做的饅頭,尤其是煮饅頭。包子的制作方法是將拌好的面(死面)卷成厚紙般薄的圓包子(直徑壹尺多),然後放在熱錘上煮熟。過去,芝麻經常被混合到面條裏做成煮包子,然後在炕上燒,給孩子們當零食。有粥、鹹湯、面條、餃子、米飯等。通常以粥、面、鹹湯為主。當地人習慣吃白面,也就是沒有油鹽蔬菜的面。

菜肴中的肉類主要是豬肉、羊、牛、雞、鴨、鵝、魚等。回族人忌吃豬肉。雞蛋包括雞、鴨、鵝蛋等。雞蛋多用於炒菜煮湯,鴨蛋鵝蛋多為鹹蛋。建國前,農民平時很少吃肉和雞蛋,過年過節有的也不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年均食肉蛋量逐漸增加。1978後,農民逐漸富裕起來,肉蛋需求進壹步增加,市場供應充足,購銷兩旺。蔬菜有春季的大白菜、菠菜、蒜苗,夏季的黃瓜、茄子、韭菜、芹菜、青椒、番茄、豆角。秋天有蘿蔔、冬瓜、南瓜、竹筍、土豆、菜花、蓮藕等。冬天,有卷心菜和蘿蔔。四季常吃的蔬菜有蔥、蒜、辣椒、豆芽、豆腐等。1978後,縣裏開始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人們壹年四季都能吃到芹菜、辣椒、黃瓜、白菜、菠菜等新鮮蔬菜。自古以來,這個縣的家庭就有腌制蘿蔔幹、大頭菜、腌菜、豆瓣醬、西瓜醬、豆腐等的傳統。

本縣人壹日三餐,壹般早餐是粥(冬天多為地瓜粥)、饅頭、鹹菜;午餐是饅頭、炒(烤)菜、湯;晚飯是面條,或者稀飯,饅頭,或者鹹湯,饅頭,配炒菜或者鹹菜。晚餐就是俗稱的湯。這食物嘗起來有點鹹和辣。

自古居住,本縣人喜歡取壹間朝南的廳堂(也叫北宅)作為主房,多為三室,壹明兩暗,中間壹間客房,東西壹間臥室,供長輩居住。東、西、南三間房子被分配給年輕壹代居住,或用作谷倉、廚房和牲畜房。建國前,勞動人民蓋不起房子,大多幾代人住在同壹棟房子裏。

以前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是土墻草頂,只有少數富人家住磚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住房結構也逐漸發生變化。60年代壹般都是土墻瓦頂。1978以後,大部分是磚墻瓦頂帶走廊,部分農民建樓房,很少有草房。過去,人們的房子後面沒有窗戶。到現在,只有少數家庭的屋後留有窗戶,大部分都有小睡窗。

過去,人們步行去市場和走親訪友,少數人用驢、馬和騾子代替步行。用木制獨輪車或畜力四輪和平車接送客人和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交通工具不斷變化。最初使用的是膠輪平板車。20世紀70年代後,自行車在城鄉普及。1980後,縣城到各鄉鎮都有了公交車,很多年輕人買了摩托車,群眾外出或運輸更加方便。

二、生活習俗

分娩分娩:孕婦分娩前幾天,娘家人準備好紅糖和雞蛋,送到婆家,稱為“分娩”。之後孕婦壹般不回父母家,怕寶寶在父母家出生,犯忌諱。

喜訊:第壹個寶寶出生三天後,他爸準備了紅雞蛋(煮雞蛋染成紅色)去他爸家報喜,通知他送粥送飯的時間。

送粥飯:第壹胎寶寶出生後,女孩9天,男孩12天。我奶奶準備紅糖,雞蛋,小麥(或者小米),嬰兒服,首飾,玩具慶祝。當天,其他親戚朋友也準備了禮物祝賀寶寶,寶寶的父母設宴招待,叫做送粥送飯。客人歸來,會送上紅雞蛋和饅頭,以示感謝。奶奶通常會陪孫子幾天。如果她很著急,她應該留下壹件衣服。

接收滿月:寶寶滿月時,奶奶會接收孫子好幾天。寶寶去的時候在臉上抹點黑墨水,來的時候抹點白粉。俗話說“壞臉走了,白臉來了,寶寶越長越有錢。”奶奶又送來壹只雞,在它脖子上套了壹塊紅布。這只雞只能養不能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男女結婚都是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也叫“求婚”。媒人權衡了男女雙方的人品、性格、家庭、社會地位,認為兩家合適,有結婚的可能,即去兩家介紹。兩家人認識了,也沒什麽意見,媒人就告訴他們,父母願意百年好合。

夫妻倆同意結婚後,男方父母會用紅紙寫下“不要固執,隨心所欲,六禮不備,寸寸紅先,家願喜結良緣。”冰人×××。日期為×××的信函

大柬:小柬之後,男方準備首飾、衣服、紅棗、栗子等。,媒人在吉日將它們送給女方。女方被錄用後,會把紅紙寫的柬貼(俗稱生日貼)送給媒人。這個男人向算命先生求婚。如果生日和他的妻子不同意,他們將訂婚。

結婚後,男方選擇吉日,準備轎子、嗩吶、三眼槍,到女方家結婚。壹個男人用他的轎子把壹只公雞擡到他妻子家,但她沒有留下來,他還送了壹只母雞作為禮物給兩家,以求好運。新娘盛裝打扮,頭上戴紅領巾,穿轎子紅(即紅色衣服),腳上穿紅色繡花鞋。轎子出寨,她放三槍,轎子前吹嗩吶,嫁了轎子後,沿途每遇寨、橋、廟,就放壹炮,放壹曲。在縣城的東部,兩個未婚兄弟帶著茶壺和茶杯去了那個男人的村子,並立即返回。在縣城西邊,未婚姐妹會送轎子到男方家照顧新娘,新郎新娘看望完新娘再回來。

轎子落在那人門前。在嗩吶聲和槍炮聲中,男方和女方將壹個用紅布包裹的酒壺送給新娘(稱為彩禮貝壺)。另外兩個和新娘屬相不同的姑娘,扶著新娘下了轎子,慢慢走到轎子前面鋪的蘆葦席前。當她踏上第二張蘆葦席時,她把第壹張蘆葦席灑在新娘的頭上,以此類推,直到在院子裏擺上桌子。在此期間,新娘兩邊各壹人在新娘頭上撒上紅棗、花生、桂花園、栗子、老公皮等物。這叫散戰,預示著貴子早生,富貴榮華。桌上點著香燭,還有壹個裝滿高粱的桶。桶裏放壹面鏡子,插壹根桿子,表示新娘走上神壇,和新郎壹起拜天地(叫拜堂)。之後,新郎拿起桌上的水桶,把新娘領進洞房,把水桶放在床上,用桿子挑開新娘頭上的腮紅,夫妻* * *交心暢飲。此時,人們在新房子裏制造麻煩,強迫新娘和新郎接吻,咬蘋果等。稍事休息後,新娘更衣禮服,隨新郎在庭院中的神壇前走親訪友(俗稱大小配)。先去拜訪公婆,然後根據親戚的遠近,依次拜訪,問頭的人要磕頭禮。晚上,新郎新娘進洞房,需要有人聽洞房。如果沒人聽,婆婆或嫂子就在新房窗戶前放壹把掃帚,以示好運。洞房的燈不會整夜關著。這叫“長命燈”。

在他們結婚的第三天,新娘和新郎祭拜他們的祖墳。壹般婚後第六天,新娘被家人接走,當天歸還。第九天再接,待六天再送回來,俗稱“接九留六,壹輩子不苦(苦)”。18那天,娘家要來接,住18天。新娘會在娘家做家裏的鞋子和鍋蓋,帶回婆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頒布婚姻法,廢除包辦婚姻制度,實行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農村青年男女自由結婚的情況並不多見。大部分是介紹人介紹的。男女先見面,然後經過壹段時間了解情況,雙方都沒有意見,就去政府機關辦理結婚登記,領結婚證。然後選擇婚期,準備飯菜,招待親朋好友,舉辦婚禮。過去過年過日子、坐轎子、戴紅頭套、送鍋錢殼、拜天地之神等舊習俗,現在都廢除了。20世紀70年代末,男女結婚時,有禮金供女方見面和彩禮,數額與日俱增,成為社會公害,引起政府和有關單位的重視。經過宣傳教育,這種趨勢得到了遏制。

過去,只有少數富裕家庭慶祝生日。每到生日,親朋好友都準備禮物慶祝,主人大擺宴席。由於經濟條件有限,很少有人過生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過生日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們通過點蠟燭和吃蛋糕來慶祝他們的生日,朋友和親戚會送玩具和衣服來祝賀他們。大多數老年人慶祝他們的66歲、73歲和77歲生日。66歲生日,結婚的孩子和親戚準備66個饅頭,66個零食,6斤6塊肉慶祝生日。俗話說“六六,有塊肉”;七十三歲,生日禮物裏壹定要有鯉魚。俗話說“七十三,吃個鯉魚跑了”;77歲生日,生日禮物裏少不了壹只雞。俗話說“七十七,吃個雞”。

年輕女子婚後第壹個生日,父母準備禮物,邀請親戚去女兒家祝賀。這叫“出世”。

過去,這個縣的葬禮儀式復雜而迷信。老人去世前,大多是把床搬到正殿前,穿上壽衣。臨終燒紙錢,遺體入棺時稱為“倒燒紙”,稱為“成壹”。棺前壹般放壹盞油燈,稱為“魂燈”;壹個土盆,叫“老盆”,用於親友悼念時燒紙錢;壹個小陶罐,罐口蓋著面包,壹雙筷子插在餅中間,叫“陰陽罐”。此外,還有幾根用白紙尖刺包裹的柳枝,長2尺,被稱為“喪棒”,供兒孫祭奠死者和親人。在殯儀館前搭壹個喪棚,中間放壹個祭壇,上面放供品,喪棚兩邊放用紙綁好的少男少女。門上貼壹張白紙,門旁插壹條白紙橫幅,給鄰居看。

死者的兒子、兒媳、女兒、孫子都叫“孝子”,兒子叫“孝子”,頭戴白帽,身穿長衫,頭系麻繩,腳穿白鞋。媳婦和女兒戴著白圍巾,穿著白長衫,紮著褲腿的白布,頭上穿著白鞋。氏族中的其他人男性穿白色的帽子和鞋子,女性穿白色的圍巾和鞋子。孝子日夜侍候在靈柩兩側,男左女右,稱為“守靈”。親友悼念時,孝子跪拜,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陪哭。受害者家屬給男嘉賓送白帽子,給女嘉賓送白毛巾,給女婿、孫女婿、侄子送白布腰帶。這叫“破孝”。

死後第三天,他“發了盤纏”,“坐了口”。晚上,家屬們準備好香燭和紙錢,按照死者的年齡包壹個扁食,煮好湯放在桶裏,到村外的十字路口祭奠。這叫“送盤纏”。送的時候,嗩吶在前,兩個人提著裝滿扁食的桶在後,壹路上用勺子壹個接壹個地潑扁食和湯,孝子等人跟在後面。在十字路口點上香燭和紙錢,說再見,選擇另壹條路返回。稍事休息後,落座(用釘子封住棺蓋)。親朋好友前來告別遺體。如果死者是女性,她母親的家人必須邀請她,並得到他們的同意,才能給她讓座。否則,她母親的家人往往會浪費受害者的錢,甚至阻撓葬禮。

老年人去世後,哀悼期較長,壹般不少於7天。有些人把葬禮推遲到壹個多月後。如果死者的配偶已經去世,在葬禮的前壹天,家人會準備紙錢到墓前看望死者,俗稱“問靈”。葬禮當天,親戚朋友準備禮物祭奠。女兒、孫女、侄子、侄女和其他親戚通常會在供品之外準備壹張蘆葦席和壹份抵押禮物。祭奠儀式按親屬關系順序進行,依次由孝子持喪棒跪拜,用炮聲迎接,俗稱“取供”。祭祀結束後,主人招待了客人。盛宴過後,人們會安心哀悼。首先將靈柩擡到大門口停下來,然後親戚朋友鄰居祭奠。這叫“魯典”。祭祀結束後,棺材被擡到墓地。棺材剛擡上來,孝子就把舊盆砸了,這叫“拋舊盆”,象征繼承權。嗩吶隊在前面演奏,老大的孩子拿著白紙橫幅跟在孝子後面。大家擡著棺材,跟著孝子。女孝子走在靈柩後面,當靈柩到達墓地時,親友再次祭奠。然後將棺木放入墓穴,俗稱“棺木入土”。陰陽師調整好自己的位置,把陰陽罐和喪棒放在棺前,蓋上棺墊,封土築墳,插上白紙條幅。

葬禮後第三天,直系親屬準備紙錢祭奠墳墓,重修墳墓,稱為“園墳”。之後按期掃墓祭奠,7天為壹期(從出殯之日算起),壹直燒到第五期,俗稱“燒五期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喪葬程序和封建迷信禮儀逐漸減少,紙牛、馬、少男少女等祭祀物品基本廢除,喪服逐漸被黑紗取代。幹部職工之間獻花,追悼會越來越多。1977年5月,碭山火葬場落成,火葬之風漸起。

不管死者是否結婚,只要長輩還健在,喪期不耽誤。壹般只有三天,也有死後當天下葬的。葬禮儀式也很簡單。

第三,節日和習俗

傳統節日春節:農歷正月初壹是春節,是壹年中最大的節日,俗稱“過年”。人們壹進入臘月(臘月)就要為過年做準備。俗話說“吃完臘八(臘月初八)的飯,就要過年了”,準備好錢、食物、衣服。臘月二十過後,我忙著買雞、魚、肉、蛋、煙、糖、香、蠟燭、鞭炮、春聯、廚畫、門畫。臘月二十五過後,開始蒸饅頭,炸丸子,炸花生,炸瓜子,堆糖,收拾。春節前壹天,貼春聯,廚畫,門畫。建國前,窮人貼春聯比富人早,貼了也不準進門討債。

正月初壹,人們天壹亮就起床,家家點蠟燭,放鞭炮,敬神,迎接新年。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給長輩磕頭拜年。通常,我們早餐吃清淡的食物。做飯的時候留幾口剩菜,象征著新的壹年有剩余。早飯後,鄰居們互相拜年,各家各戶準備煙、酒、糖、花生、瓜子等熱情款待。不管平時有沒有矛盾,只要是長輩,都要給他們拜年。否則會被大家詬病,鄰居也經常通過拜年、和好來彌合隔閡。從正月初二開始,親戚們互相拜年。壹般來說,第二天祭奠舅舅,第四天祭奠嶽父,第五天第六天祭奠舅媽,然後祭奠其他親友。大部分要到正月十天左右才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燒香拜神、貼竈畫、磕頭等舊習俗已被廢除,大多利用春節慰問軍人烈士家屬,開展文體活動。

送瘟神:農歷正月初五,村裏上了年紀的婦女聚在井邊燒香燒紙錢祭祀瘟神,然後排隊送瘟神到村東十字路口。回來的路上千萬不要回頭,否則,瘟疫也會隨之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壹習俗已被廢除。

送火神:農歷正月初七,人們手持火把,燃放鞭炮,將火神送至村莊西南路口,焚香祈福神避火。回家的路上不要回頭,免得火神跟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壹習俗已被廢除。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壹天要吃元宵。晚上,各家點壹盞面粉蒸的油燈。有人用面粉蒸龍燈,點在糧庫上。有的用彩紙把小麥、棉花、玉米、瓜果蔬菜等各種花樹紮起來,插在糞堆上,俗稱“搖錢樹”。孩子們提著龍、魚、兔、馬、荷花等各種形狀的燈籠,聚在壹起爭搶燈籠。過去,元宵節期間,黨城四關會舉行傳統娛樂活動,如北關的竹馬舞、西關的龍燈戲、南關的旱船和東莞的舞獅。吸引了城市周圍十幾裏的人,非常熱鬧。建國後,縣文化部門每年都舉辦燈會。

這個縣的人們經常用燈的形狀、大小和數量來預測那壹年各種作物的收成。

2月2日:農歷二月初二是端午節。在這壹天,人們用面粉蒸形似龍的大饅頭,用草木灰在院子裏、大門外和打谷場上墻儲存糧食,並在中間埋壹把五谷雜糧,祝願壹年風調雨順,豐收。俗話說“二月二,不幹活,抱著孩子吃大包子”“二月二,龍擡頭,大囤尖,小囤流”。

日本家庭吃“蠍爪”,是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油炸而成,目的是為了消毒消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人們在二月份就開始生產春種了。建國後的春節過後,人們忙著準備春耕春種。

清明節:清明節前幾天,各家各戶掃墓,加墳土,給祖先燒紙錢。建國後,政府官員、學校師生等。,清明為革命烈士掃墓、敬獻花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以煮雞蛋、在門兩邊和屋檐下插柳條慶祝,紀念介子推。據當地傳說,春秋時期,晉文公被流放國外,回國後被封為諸侯,但沒有得到介子推,於是自推隨母隱居綿山。後來晉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就燒山把他推出去,但是介子推不願意出去,被燒死了。晉文公把面上作為關閉農田的壹個子手段。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吃瓜子糖餅,在屋檐下放艾條的是日本家庭。孩子們戴著香囊,用彩色羊毛繩系住手腕。奶奶給小孫子繡了“五毒(蠍子、蜈蚣、蛇、壁虎、蟾蜍)紅色肚兜”。傳說吃瓜子、糖餅、貼艾條是為了紀念屈原。孩子們用彩色的毛線系住手腕,在農歷七月初剪下來,丟在房子上,喜鵲就帶著它們去給牛郎織女搭鵲橋。小孩戴“五毒”肚兜,可以消災避難。香囊中裝有艾葉、白芷和香草,以防止害蟲對身體的傷害。

六月初壹、十五,老黃河以北、縣城以東的人們把農歷六月初壹作為“小年”(春節是大年),家家蒸小籠包,包餃子,買桃、李、杏、花紅等鮮果祭祀神靈。老黃河以南、縣城以西的人們以農歷六月十五為“小年”。所以當地有“初壹和六月十五都壹樣”的說法。七月七日:相傳農歷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這壹天在這個縣也被稱為乞巧節。這是壹天的傍晚。未婚女子月下買果,向織女討巧(學習針線技藝)。

7月15日:我縣老黃河以北、黨城東唐寨壹帶稱為“鬼節”,家家戶戶在墳前燒紙錢祭祖。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在節日的前幾天,各家各戶向親戚朋友贈送月餅、酒、肉和水果。在那壹天,其他地方的人們通常回家團聚,晚上吃月餅,喝團圓酒賞月。

十月初壹:相傳農歷十月初壹是閻王的“收鬼”日。在這壹天或以後,家家戶戶都去祖先的墳前燒紙錢。

臘八:在臘月初八,人們吃由小米(或大米)、紅棗、紅豆、糖等制成的粥。,俗稱“臘八粥”,有豐收的意思。人們經常在棗樹上放臘八粥,據說來年會結更多的棗。

祭竈: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是祭竈的日子。人們向廚君燒香磕頭,祈禱“神講好話,下世平安”。並把竈神的畫摘下來燒掉,這叫送竈神上天。這種習俗現在已經過時了。

除夕:農歷年的最後壹天叫除夕,當地叫臘月三十。除夕早上貼春聯,貼門畫。晚上在大門前放壹根橫棍,叫門塞,意思是阻止財富外流。晚上在院子裏,在大門附近和室內神像前燒香、磕頭、拜神。大人們給孩子們壓歲錢,全家人吃團圓飯,喝葡萄酒慶祝新年。大部分人都是半夜才睡覺,有的人壹夜不睡。這叫“守歲”。除夕夜燒香、磕頭、放門栓棍的習俗已被廢除。

新增節日新增節日多為建國後國家統壹規定的全國性節日,均以陽歷時間為準。1月1是元旦,放假1天。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放假1天。65438+10月1是國慶節,放假2天。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女員工放假半天。五月四日是青年節。6月1是國際兒童節,小學和幼兒園放假1天。7月1日是中國* * *產黨誕生紀念日。81是建軍節。屆時,各種機關和組織將舉行慶祝活動,越來越多的城市和農村人民將舉行婚禮和慶祝新的節日。

第四,禮儀

清朝前後,這個縣的人大多都是跪拜,鞠躬還手。民國時期,跪拜的人逐漸減少,而跪拜的人卻增加了。新中國成立後,大部分人都是握手,現在很少有人彎腰、鞠躬、鞠躬了。客人來到主人家門口,不只是進去。他們敲門或叫喊,主人要麽進來,要麽出去迎接他們。主人請客人入座,雙手奉茶遞煙,客人紛紛致謝。客人離開時,主人把他們送到大門口,主人和客人互相敬禮道別。村民和鄰居見面通常會互相問候:“早上好?”“餵?”“最近忙嗎?”。飯前飯後見面,經常會問“妳吃飯了嗎?”晚飯前後,我經常會問:“妳喝(湯)了嗎?”。

問路,先下車(或上馬),分清年齡特征,稱呼對方為老人、阿姨、大哥、大嫂、弟弟、先生、同誌等。,然後提問。問完後,說“謝謝”“謝謝”。對方大多回答:“不客氣”“沒什麽”。如果有人有過錯,壹般會以“怪我”、“對不起”、“請原諒”等方式向對方道歉。

* *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在機關、工廠、學校、商店開展“五講四美”活動(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每年評選“文明單位”。城鄉繼續開展“五好家庭”、“好媳婦”、“好丈夫”、“好婆婆”、“好嫂子”等評選活動。

參考資料:

/d/200811100136 . htm

  • 上一篇:客戶待妳吉日來電咨詢。
  • 下一篇:米羅的個人作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