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爐
在中國,春節通常是以祭竈開始的。民謠“二十三,香瓜棒”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祀竈。有“官三民四船工五”之說,即臘月二十三官持祭祀竈,二十四官持,二十五官持。
祭竈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壹種習俗。在過去,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神龕。人們稱此本尊為“四明菩薩”或“廚主四明”。據說他就是被玉帝加封的“九天東廚王思明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崇拜為壹家之主。竈神龕多位於廚房的北面或東面,竈神的神像在中間。有些沒有竈王壁龕的人還直接把神像貼在墻上。有的神只畫壹個竈神,有的神有男女兩個。女神被稱為“廚神奶奶”。這大概是對人類情侶形象的模仿。竈神的雕像大多還印有這壹年的日歷,上面寫著“東方廚師掌管生活”、“人間監督之神”、“壹家之主”等字樣,以示竈神的地位。兩邊都有“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祝福全家平安。
竈神從去年大年三十開始就壹直呆在家裏保護和監督家人。臘月二十三,竈神會上天向天上的玉帝報告這壹家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根據竈神的報告,玉皇大帝把新的壹年吉兇禍福的命運托付給了這家人。所以對於壹個家庭來說,竈神的報告真的很有意思。
送竈壹般在黃昏舉行。壹家人先去廚房,擺好桌子,在廚房墻上的神龕裏給竈王爺上香,獻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後把竹竿紮成紙馬,做動物的飼料。用焦糖祭祀竈神,是為了讓他老人家嘴甜。有的地方還在竈王爺的嘴上裹上糖,說“多說好話,不說壞話。”這是用糖堵住竈神的嘴,叫他不要說壞話。在唐代的《舊時代年譜》中,偶有“司明(竈神)用酒糟敷在竈上而醉”的記載。人們用糖塗上竈王爺的嘴後,摘下神像,帶著紙和煙去了天堂。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稈和松枝,然後把供奉了壹年的竈王爺雕像從神社裏拿出來,和紙馬、草料壹起放在火上燒。院子裏燈火通明,此時壹家人圍著火堆磕頭,邊燒邊祈禱:今年二十三了,我要送竈尺去西天。有壯馬,有草料,妳會平安到達。蜜瓜又甜又甜。請對玉皇大帝好言相勸。
送竈神的時候,有的地方還有幾個乞丐,喬裝打扮,唱歌跳舞挨家挨戶送竈神,取名“送竈神”,換取食物。
送竈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很普遍。魯迅先生曾寫下“壹個庚子送竈當事實”的詩句:唯有雞膠是甜的,衣裳是香的。如果家裏什麽都沒有,就只有幾只羚羊。
他在《送廚竈之日》壹文中說:“廚君上天之日,街上還有壹種糖,壹個柑橘那麽大,我們那裏也有,只是扁扁的,像厚厚的煎餅。那就是所謂的‘牙齦牙’。”本意是想請廚君吃了它,粘上牙齒,這樣就不會說玉帝的壞話了。"魯迅詩中"羚羊"的典故出自《後漢書·印石傳》:"宣帝稱帝時,陰子方最孝最慈。第十二天早上做飯,見到竈神,孩子又要拜,又要慶祝;家裏有壹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個之後自然就變得極其有錢了。“我已經認識了第三代,我已經發跡了。所以我經常推薦臘月裏的羚羊拜竈。”尹子芳見了竈神,祭了羚羊。後來,她交了好運。從此,殺羚羊祭竈的習俗流傳下來。
唐宋時期,祭竈的供品相當豐富。宋代詩人範成大對當時的民間祭竈活動寫了壹段非常生動的描述:古代傳說臘月,竈王爺對天說話。雲,車,馬流連,家有杯盤。豬頭是煮熟的,魚是新鮮的,豆沙和甘松魚餌是圓的。男人提出讓女兒回避,就是喝酒燒錢。妳聞不到妳仆人的掙紮,妳的貓狗碰妳也不覺得生氣。送妳到天門醉飽,也不要長勺短勺的重復雲煙,向市場乞討分。
臘月二十三的祭祀爐,與中國的新年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壹周後的除夕夜,竈神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和其他神壹起來到了人間。竈神被認為是指引天上諸神的。其他的神過年後都會再上天,只有竈神會在別人的廚房裏呆很久。迎神的儀式叫“接神”,對竈神叫“接竈”。壹般是除夕夜拾竈,儀式簡單很多。那時候只要換上新的竈燈,在竈龕前燒香就行了。
俗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祀竈”。有些地方,女人不祭竈。據說竈神長得像小白臉,怕女人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神的起源,由來已久。在中國的民間神中,竈神的資格由來已久。早在夏朝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被百姓崇敬的大神了。據古書《禮記·禮記》記載,孔英達說:“顓頊之子日立為祝融,拜為竈神。”《莊子·盛達》記載:“竈有饃。”司馬彪評價說:“饃饃,竈神,壹身紅衣,看起來是個美女。”“抱樸子。《魏徵》也記載:“在壹個漆黑的夜晚,竈神還指責白人有罪。”這些記錄很可能就是竈神的來源。還有,或者竈神是個挖柴生火的“燧人氏”;還是神農的“火官”;或《黃帝烹任》的“蘇李記”;或竈神姓張,名榜,字郭;眾說紛紜。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時候有個姓張的家庭,兄弟倆,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油漆工。我哥哥的專長是烹飪鍋碗瓢盆。他被東街和西廣場邀請,他們都稱贊他的廚藝很高。他成名已久,稱他為“張躁王”遠在千裏之外。奇怪的是王說,無論誰建立了壹個爐子,他喜歡幹涉別人的家,如果有爭議的話。遇到吵吵鬧鬧的媳婦,他會勸,遇到兇婆婆,他會說自己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鄰居有事都會找他,大家都很尊重他。王活了七十歲,他死的時候,正好是臘月二十三的深夜。在王死後,張嘉珂陷入了壹片混亂。原來王是壹家之主,家裏的壹切都由他指揮。現在大哥已經離開了人世,弟弟只能寫詩畫畫。雖然他花了很多時間,但他從來沒有打理過家務。幾個房間的媳婦吵著要分開,畫師被攪得無奈,整天皺著眉頭。壹天,他終於想出了壹個好主意。臘月二十三,王逝世壹周年,深夜,畫師突然打電話叫醒全家,說大哥出現了。他帶著兒子、兒媳和全家人來到廚房,卻看到漆黑的廚房墻壁上,搖曳的燭光顯示出王和亡妻的樣子,全家人都驚呆了。畫家說:“我睡覺的時候夢見大哥大嫂成仙了,玉帝給他起名叫‘九天東廚命廚為宮中之王’。妳總是又懶又懶,嫂子不和,不敬不孝,讓家人不安。”大哥知道妳們要分手,很生氣。他要去告訴玉帝,他會在除夕那天下來懲罰妳。兒女們的侄兒媳婦們壹聽,都嚇壞了,立即跪下連連磕頭,又急忙把王平時最愛吃的甜食拿來給竈臺吃,懇求竈王原諒。從此,經常吵鬧的叔叔、哥哥、兒媳再也不敢鬧了。全家和睦相處,老少和睦。鄰居們知道了這件事,消息傳開了,他們都來到張的家,想知道真相。其實臘月二十三晚上廚房墻上的竈王爺是畫家提前畫好的。他來鎮上嚇唬他孩子的侄子和兒媳,但這種方法真的很管用。於是鄰居來找畫師打聽情況,他只好裝模作樣,把畫好的竈王爺分發給鄰居。於是,沿著農村流傳開來,家家戶戶的廚房都貼上了竈王爺的形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祭竈神,祈求家人平安的習俗。祭祀竈神的習俗流傳開來後,從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其納入祭祀儀式,在全國範圍內制定祭祀竈神的規則,成為固定的儀式。
返回
清掃灰塵
竈臺節結束後,正式開始了過年的準備工作。每年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們民間稱這段時間為“春節”或“除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叫“掃房子”,南方叫“除塵”。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大江南北,處處洋溢著樂於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氣氛。
有意思的是,關於古代掃塵的起源,有壹個比較奇怪的故事。傳說古人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附著壹個三屍神。他像影子壹樣,跟隨著人們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奉承和八卦的家夥。他經常在玉帝面前講故事,把世界描述得很醜陋。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這個世界簡直就是壹個充滿邪惡的骯臟世界。壹次。三屍神秘報告訴我們,世人都在詛咒天帝,要造反天帝。玉帝大怒,下了壹道聖旨,要迅速查明天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任何憎恨神靈並侮辱他們的人都把他們的罪行寫在屋檐下。然後讓蜘蛛用網蓋起來做標記。玉皇大帝在除夕夜下令王靈官下去,所有被標記的家族都被斬首,壹個不剩。眼看這個計劃就要成功,三個屍神趁著空隙,飛下凡間。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在每家每戶的屋檐和墻角做了記號,好讓王陵宮滅絕。正當三屍神作惡時,廚神發現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趕緊找各路廚神商量對策。所以,我想出了壹個好主意。從臘月二十三送竈之日起,到除夕收竈之時,家家戶戶都要收拾屋子。如果哪個住戶不幹凈,竈神就會拒絕進屋。大家按照竈神升天前的指示,打掃灰塵,撣去蜘蛛網,打掃門窗,把自己的屋子徹底打掃幹凈。王靈官除夕夜訪下界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通明,人團圓,其樂融融,世界壹片美好。王靈官找不到表示不良行為的標誌,非常驚訝。他沖回天上,告訴玉帝人間平安幸福,祈求新年快樂。玉帝聽後大為震驚。他降旨扣留三屍神,下令抽他三百個嘴巴,把他永遠關在牢裏。多虧竈神幫忙,這場人間災難才得以幸免。為了感謝竈神幫人消災解難,保佑張祥,民間掃塵總是從廚房送來後開始,壹直忙到大年三十。
“臘月二十四掃屋帶塵”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照民間的說法,由於“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惡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
返回
春聯
春聯作為壹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始於五代十國,尤其是明清時期,發展到今天已有壹千多年。
早在秦漢以前,每逢過年,就有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符濤是兩塊桃木制成的大板,上面寫著傳說中驅鬼鎮邪的神和的名字。這壹習俗延續了1000多年。直到五代以後,人們才開始把對聯放在紅木板上,而不是神的名字。據史書記載,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之主孟昶在臥室門上題寫了對聯,即“除夕在,賈介諾。長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
宋代以後,人們在新年時掛春聯已經變得相當普遍。所以王安石《壹月天》詩中寫道“千戶總換新桃換舊桃”是當時春聯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與符濤的密切關系,古人也稱春聯為“符濤”。
到了明代,明朝開國元勛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建都金陵(今南京)後,他命令大臣、官員和老百姓寫壹副對聯,在除夕前貼在門上。他親自穿著便裝,出門挨家挨戶看熱鬧。當時的文人還把對聯視為高雅的享受,寫春聯成為壹時的社會時尚。
進入清代後,對聯在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盛行,壹如盛唐,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對聯。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傳入了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仍有貼對聯的習俗。
返回
年畫
春節期間,人們不僅貼春聯,剪窗花,還喜歡在客廳和臥室掛年畫。壹幅年畫給家家戶戶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年畫是中國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們反映了人們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春聯是從申屠、雷宇的名字發展到人物的,年畫還是沿著繪畫的方向發展。
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再局限於門神,而是逐漸邀請財神到家中,然後在壹些年畫作坊中,制作出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祈福等豐富多彩的年畫,以滿足人們慶祝和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
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開始流行,中國出現了年畫的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中國最早的年畫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畫,表現了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趙,班戟和綠珠。然而,在中國人民中最受歡迎的圖片是嫁給老鼠的年畫。這幅畫描繪了壹個有趣的場景,壹只老鼠按照人類的習俗娶了壹個新娘。他的畫構圖生動活潑。這幅畫給魯迅先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正如他所說,這部寓教於樂的《嫁給老鼠》不僅引起了成年人的興趣,而且對孩子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民間傳說除夕是老鼠結婚的吉日。人們應該在床下和廚房裏放壹些食物作為禮物送給老鼠的新郎,以祈求來年的豐收。有的奶奶經常在孩子睡覺前逗孩子說:“快把鞋藏起來,別讓老鼠偷了當轎子。”這就是單詞的來源。所以年畫《嫁老鼠》特別能引起孩子的共鳴。
返回
除夕之夜的家庭團圓飯
除夕對中國人來說極其重要。這壹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在古代中國,壹些監獄官員甚至讓囚犯回家與家人團聚過年,可見“團圓飯”對古代中國人是多麽重要。
壹年壹度的團圓飯充分顯示了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和關愛,使家庭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家庭團聚往往在精神上安慰和滿足壹家之主。老人們滿屋見兒孫,全家有親情。過去關心和撫養他們的孩子是多麽幸福的事。年輕壹代也可以借此機會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
孩子們在玩鞭炮的時候,也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最忙的時候。過年的菜前幾天就做好了,年夜飯總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會在30號晚上包好。這個時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來的案板聲,大街小巷傳來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算盤聲,店鋪店鋪傳來的報賬抑揚頓挫聲,到處夾雜著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與歡樂相呼應,交織成除夕夜歡快的樂章。
說起除夕夜的砧聲,鄧雲翔的《燕京地方誌》記載了除夕夜壹個非常淒涼的故事:舊社會,窮人生活艱難,年三十晚上是壹關。有壹戶人家,老公到深夜還沒帶錢回來。“家裏沒有壹瓶小米,也沒有年貨。這位婦女讓她的孩子在家睡覺,什麽也做不了。她聽到隔壁的砧板聲,痛得不得了。不知道她老公能不能帶點錢什麽的回來。明天不知道怎麽過這壹年,又怕家裏沒有砧板讓人笑話。於是她拿著刀砍著砧板,又砸又剁,流下了眼淚...這個故事真的很悲傷。
吃年夜飯是春節裏家家戶戶最熱鬧、最享受的時候。除夕夜,壹桌子豐盛的年菜,壹家人團聚,圍坐在桌前,吃團圓飯。我心中的成就感真是難以形容。人們不僅享受著餐桌上的美食,還享受著歡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涼菜、熱炒、小吃。壹般兩樣東西缺壹不可,壹個是火鍋,壹個是魚。火鍋沸騰,熱氣騰騰,溫熱悶熱,預示著蒸蒸日上;“魚”與“魚”諧音,是“吉祥慶有余”的象征,也比喻“年年有余”。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妳好運;龍蝦,炸魚等油炸食品,祝家興旺,如“用火烹油”。最後我要壹份甜點,祝以後的日子甜甜蜜蜜的。這壹天,即使不能喝酒,我也會喝壹點。在古代,人們在春節喝酒時非常註重酒的質量。有些酒現在已經沒有了,只留下很多感人的酒名,比如“發酵葡萄”、“衛蘭酒”、“宜春酒”、“梅花酒酒”、“桃花酒”、“屠蘇酒”。在這些葡萄酒中,屠蘇葡萄酒是最古老和最受歡迎的。但是屠蘇葡萄酒的名字是怎麽來的呢?它是由什麽制成的?傳說從來都不是壹樣的。
屠蘇是壹種草名,有人說屠蘇是這家釀造的古酒,所以叫屠蘇酒。相傳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所創,其配方是將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附子、附子浸泡於酒中而成。此藥具有益溫陽、祛風散寒、避疫邪的功效。後來被唐代名醫孫思邈傳播開來。每年臘月,孫思邈總要給鄰居送壹包藥,告訴他們用藥泡酒,除夕喝,可以預防瘟疫。孫思邈也把他的房子命名為“屠蘇之家”。從那以後,經過幾代人,喝屠蘇酒成了中國新年的習俗。在古代,屠蘇葡萄酒以壹種獨特的方式飲用。大多數人喝酒,總是從老年人開始;但是喝屠蘇葡萄酒正好相反,從最小的開始。也就是說,當壹家人聚在壹起喝屠蘇葡萄酒時,他們應該從年幼的孩子開始,年長的孩子應該逐個喝壹點。宋代文學家蘇轍在《除日》詩中寫道:“每年歲末飲屠蘇,不覺已年過七十。”這是習俗。有些人不理解這個習慣的意義。董洵解釋說:“年輕的人會變老,所以恭喜妳;這位老人失去了他的年齡,所以他受到了懲罰。“這種習俗在宋代仍然很流行。如蘇軾在《夜宿常州外》詩中說:“惟學君憂,終不吝飲屠蘇。“蘇軾晚年雖然清貧,但精神樂觀。他認為,只要他身體健康,不在乎自己老了,他最終自然不必拒絕喝屠蘇葡萄酒。在古代,這種獨特的飲酒順序往往會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清朝,這壹習俗壹直保持不變。雖然這種習俗在今天已經不再大規模流行,但在節日或平時飲用這些藥酒的習俗仍然存在。
年夜飯的花樣很多,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側重。北方人習慣在春節期間吃餃子,這意味著“年輕時交朋友”。又因白面餃子形似銀錠,桌上壹盆盆象征著“新年發財,元寶滾滾來”的寓意。有的包了餃子,還包了幾個開水消毒過的硬幣,說誰先吃誰多賺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代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看到窮人的耳朵在寒冷的冬天被凍爛了,就制作了壹種“祛寒焦耳湯”,為窮人治療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壹些草藥驅寒溫,用面粉袋做成耳朵狀的“角兒”,放在鍋裏煮,分發給窮人。吃了之後,人們感到渾身發熱,耳朵也熱了。此後,人們紛紛效仿,流傳至今。過年吃餛飩是基於它的本義。傳說世界在被創造之前是混沌狀態,盤古創造了四面長臉的宇宙,也叫長壽面。過年吃面是祝妳長命百歲。
返回
壽穗
在我國,人們有在除夕放哨的習慣。看新年從吃年夜飯開始。這年夜飯要慢慢吃,從點燈籠開始,有的家庭要吃到深夜。根據宗谷對荊楚歲時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有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不僅包含了對似水流年的告別和懷念之情,也表達了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古人在《壽歲》壹詩中寫道:“邀壽歲阿榮家,燭炬鋪紅到青紗;三十六年過去了,我更願意從這壹夜開始珍惜我的青春。“珍惜歲月是人之常情,所以大詩人蘇軾寫了壹句名句:“明年無年,吾憂廢;“今晚盡力而為吧,年輕人還能誇呢!”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把年齡保持在30歲,俗稱“忍年”。為什麽叫“忍年”?民間世代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蠻荒時代,有壹只兇猛的怪獸,人們稱它為“年”。每年除夕,年獸都會爬出海面殘害人畜,破壞鄉村,給辛苦勞作了壹年的人們帶來災難。為了躲避年獸,人們在臘月三十晚上早早關門,不敢睡覺,等到天亮,喝酒消磨時間和勇氣。新年第壹天早上年獸不出來就不敢出門。人們見了,互相鞠躬,道賀,慶幸自己沒有被年獸吃掉。過了許多年,什麽事也沒有發生,人們放松了對年獸的警惕。有壹年的三十號晚上,年獸突然逃到了江南的壹個村子裏。壹個村子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壹對紅簾紅衣的新婚夫婦安然無恙。還有幾個孩子氣的在院子裏點了壹堆竹子,在玩耍。火是紅色的。竹子燃燒後,爆炸了。年獸轉至此處,見火轉身而逃。從此,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噪音。每年年底,家家戶戶都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放鞭炮,讓年獸不敢再來。在《詩經·瀟雅·汀寮》中,有“庭遼之光”的記載。所謂“亭寮”,就是用竹竿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燒後,竹節內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爆裂聲,這就是“鞭炮”的由來。但有些地方村民不知道年獸怕紅,經常被年獸吃掉。這個故事後來傳到了天上的資興。為了救人,他決心消滅年獸。有壹年年獸出來,用火球把它打倒,用粗鏈子鎖在石柱上。從此,每逢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星下來保平安。
“壹夜兩歲,五班兩歲”的晚上,家人聚在壹起,歡聚壹堂。壹家人圍坐在壹起,桌子上擺滿了茶和水果。過年少不了壹大盤蘋果,叫“平安”。在北方,壹些家庭仍然要提供壹鍋米飯,這是在新年之前煮的。叫做“年飯”,意思是每年都有剩飯,壹年到頭都吃不完,今年還吃前壹年的糧食。這種新年的飯碗通常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烹制的。北京俗話說,為了黃白,叫“兩米飯”。這就叫“金米帶金銀,滿地金銀”。在很多地方,守歲時準備的糕點、瓜果都是為了贏取壹個幸運符:吃棗(春天來得早)、柿子(萬事如意)、杏仁(喜人)、長壽果(長生不老)、年糕(壹年比壹年高)。除夕夜,壹家人吃得不亦樂乎,有說有笑。壹些庸俗的家庭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歡聲笑語的喧鬧成了除夕夜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