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都市報
4月21科爾沁都市報官方賬號
有人說內蒙古太大了。
從額濟納旗到滿洲裏坐火車要57個小時。
而且從北京到拉薩坐火車只要41小時。
有人說內蒙古的時間跨度真的太長了。
最東端是東經126度。
最西端是東經97度。
時差116分鐘。
很多來內蒙古旅遊的朋友
會認為內蒙古的地名
很有地方民族特色。
內蒙古各縣(旗)、市、區
村莊和城鎮(嘎查)
命名來源非常廣泛。
但是大部分都是從蒙古語音譯過來的。
陌生的朋友
僅通過字面意思理解
經常鬧出大笑話。
我帶妳去了解壹下吧。
內蒙古地名的含義
↓↓↓
內蒙古地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與俄羅斯、蒙古國北部的邊境線長達4221km,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前沿。
內蒙古自治區現在有9個地級市: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盟;此外,還有兩個計劃單列市(縣級市):滿洲裏和二連浩特。52個旗(含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莫力達瓦達斡爾族),17個縣,11個盟(市)市,23個市轄區。
“蘇木”是指縣與村之間的行政區劃單位。縣下有鄉、鎮、民族鄉、蘇木、民族蘇木。政府下發文件,壹般是“各蘇木、鄉、民族鄉、鎮”,前面是“蘇木”,後面是鄉。在內蒙古,壹般來說,鎮是工業區,鄉是農業區,蘇木是牧業區,行政性質相似,生產方式不同。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蒙古族是壹座藍色的城市。其中,“胡和”是青色的意思,“豪特”是城市和城市的意思。因中心城在大青山以北,故名。
包頭市
包頭——蒙古語“包克圖”的諧音,意為有鹿的地方。因此也被稱為鹿城。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交通樞紐。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在包頭地區設九原縣。
呼倫貝爾市
曾用名:呼倫貝爾盟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因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呼倫”是蒙古語“哈柳”的音過渡,意為“水獺”;“貝爾”的意思是“雄性水獺”。因為這兩個大湖在古代盛產水獺,所以生活在湖邊的蒙古牧民以他們古老的以動物命名湖泊的習慣來給它們命名。
興安盟
興安盟——興安是滿語,意為山丘(hill)。興安盟因地處大興安嶺中部而得名,“興安”意為丘陵。
通遼市
原名:哲裏木盟
哲裏木盟是通遼市的舊稱——“哲裏木”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馬鞍吊索。因清代紮紮克十旗在哲裏木山結盟而得名。
通遼縣名的由來
通遼——為什麽叫通遼?壹看這個諧音地名——通遼,人們就知道它的興起與鐵路密切相關。的確,內蒙古通遼,曾經是壹個默默無聞的小鎮。據說第壹條鐵路是1921建成的,“火車過(遼)”。所以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通遼。也有人說,因為這裏的鐵路四通八達,幅員遼闊,所以叫通遼。作為壹個地名,“通遼”這個詞用的時間並不長,也就壹百多年。
哲裏木——“哲裏木”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鞍腹帶”。成吉思汗時期,這裏專門生產供應,因此得名。通遼盟主撤營前的名稱。
科爾沁——蒙古語,意為弓箭。科爾沁有四旗分布在興安盟和通遼市。
西拉木倫河——中文譯為“黃河”。位於通遼市。
霍林郭勒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由通遼市管理,位於大興安嶺南麓,科爾沁草原腹地。是壹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2014年,霍林郭勒入選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80位,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45位。“霍林郭勒”是蒙古語的音譯。霍林語意為糧食、茶米、休養生息,Gol意為河流,霍林郭勒意為食糧之河,意為富饒美麗的土地。
科左後旗——科爾沁是蒙古族部落名稱,意為帶弓箭的侍衛;蒙古語說東是左。旗幟是在清朝初期樹立的。清朝初期,蒙古在行軍方向上分為左右翼兵。1650建旗後,在科爾沁被稱為左翼後旗。
甘旗卡——19年底,甘旗卡周邊地廣人稀,地勢開闊,水草豐美。當時,這裏是賓圖王琦和博望旗的交界處,壹片空曠。在此期間,野生動物出沒於天然狩獵場。兩旗的獵人經常在這裏打獵,他們什麽也沒打到。他們以鞍鞘中的獵物(綁在馬鞍上的皮繩,蒙古語稱為甘珠嘎)而聞名,這也是甘其卡名字的由來。
科爾沁中旗左側——是孝莊文皇後、民族英雄伽達默爾、國際馬頭琴大師齊寶利高的故鄉。
最早踏上科左中旗這片土地的科爾沁蒙古人是芒古斯及其追隨者。
明朝萬歷二十壹年(公元1593年),芒古斯、明安隨同翁達岱參加了攻打努爾哈赤的古樂山戰。翁岱、芒古斯戰敗被俘,努爾哈赤以德報償,賜錦壹匹。後金九年(1624),科爾沁部領導對努爾哈赤感激之情深,向努爾哈赤請求結盟。努爾哈赤派巴克、西府、庫爾禪到科爾沁,在伊克塘的卡裏坡(今唐珂左中旗花土古拉地區)與兩大刑部白馬烏牛盟誓。聯盟使科爾沁部得以向努爾哈赤尋求庇護,從而明目張膽地擺脫了察哈爾的殘暴統治。努爾哈赤實現了分裂瓦解蒙古的步驟。
後金王室與科爾沁蒙古王公聯姻,以血緣關系為紐帶,達到囚禁蒙古的目的。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部的49位皇太極齊聚盛京(今沈陽),與滿清貴族壹起向皇太極獻上了“博克達契欽可汗”的稱號。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封號為蒙古人。宰桑的長子吳克善被封為卓力克圖王子。同年,清廷在蒙古實行旗制,派官員到蒙古劃定旗界,編造牛籍,制作丁書。確定此旗為科爾沁左翼中旗。
庫倫旗幟-意味著家園或占領區。庫倫旗位於通遼市。
奈曼旗——據說在蒙古語中是第八的意思,奈曼旗是哲盟第八旗的意思。在通遼市。奈曼旗起源於奈曼部,最早叫奈曼。奈曼的意思是八。最初由巴托克或和碩組建。秦漢時期就有奈曼旗的居民,到了元代,形成了部落。據《清史稿》記載,“奈曼部有壹面旗幟:紮薩克駐紮在喜峰口東北700裏的張五臺。西南方距離首都1100英裏。古代,鮮卑。隋,契丹地。
開魯縣——據說有兩個起源。壹是開發哲盟“三Lus”(阿魯科爾沁旗、紮魯特左旗、右旗)土地;第二,開魯北面有壹個大土丘,叫“海陸土昭”。海陸圖昭是蒙古人,就是有旱獺的地方。開魯是蒙古語“海魯”的諧音。開魯縣位於通遼市。
紮魯特旗是蒙古族部落的名稱。這片土地位於內蒙古通遼市西北,從商周到秦漢屬於東胡人的牧場。從漢代到金代,是烏桓和鮮卑人的居住地。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這裏是契丹的居住地。遼朝時是北大王馬拉的牧場,契丹人就住在那裏。晉朝時,金街火的南邊是北京路,是女真居住的地方。元朝屬上都道,北元、明朝為五糧海三味所占。三十九年(1560),三衛之壹的宮寧衛在內喀爾喀旗第五部被攻克,隸屬察哈爾部。烏帕甚至繼承了他的父親和爾碩奇·哈薩爾·諾揚,自稱是鄭偉·諾揚,住在泰寧東部。其所轄的部叫紮魯特。從此“紮魯特部”這壹名稱被載入史書。
赤峰市
原名:昭烏達盟
赤峰——蒙古語為烏蘭哈達,意為洪峰。這裏應該是紅山文化的發源地。紅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金英河畔。
錫林郭勒盟
原名:察哈爾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錫林郭勒盟”的蒙古語翻譯是“高原上的葉萍”,“Gol”的意思是河流。錫林郭勒意為“高原上的河流”。
烏蘭察布市
曾用名:烏蘭察布盟
烏蘭察布市——“烏蘭”在蒙古語中是“紅色”的意思;“察布”在這裏被稱為“崖口”,烏蘭察布的意思是“赤壁口”。
鄂爾多斯市
曾用名:艾克·趙萌
鄂爾多斯——蒙古語,意為“眾多宮殿”。它以成吉思汗陵而聞名。
巴彥淖爾市
曾用名:巴彥淖爾盟
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是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它因著名的淡水湖烏梁素海和許多湖泊而得名。
烏海市
曾用名:宇田、海勃灣。
烏海——不是蒙古語,是漢語縮寫。烏海由烏達、海勃灣、海南組成,由首字母組成。因為烏海盛產煤炭,所以又被稱為“烏金之海”。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阿拉善”是賀蘭山的音過渡。賀蘭山之名來源於匈奴賀蘭部曾在此居住,阿拉善因賀蘭山而得名。
盤點內蒙古那些有趣的地名。
宇宙非常黑暗。
宇宙鎮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國人民和克什克騰旗所轄的壹個鄉級行政單位。宇宙鎮位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東北部,黃岡梁南麓,木石峽河中下遊,東接林西縣,西接繆欣鄉,南接新井鄉,北接同興鎮。地勢北高南低。這是壹個典型的巖石山區。
“很黑”是蒙古語名字,意思是高山上的低窪平地。蒙古語名字叫肯克,不知怎麽就叫“很黑”!
齊昊鎮第七村
如果妳在省際大路上行駛時遇到了7號收費站,不用擔心,妳沒有錯過6號收費站,因為沒有6號、5號等其他收費站!
敲黑板!雖然鎮上也有熱情大方的老板娘!但是齊昊鎮不是七俠之鎮,所以開始動腦思考的同學要註意了!
這個神奇的地方在哪裏?齊昊鎮隸屬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位於該縣的最東部。距化德縣城60公裏。北部和東部毗鄰錫盟黃旗和正鑲白旗,南部毗鄰河北省。所以從河北開車來的遊客很容易經過這裏。
大板(鎮)
大阪,名字很容易和日本大阪混淆。外國遊客聽當地人念叨大板,總以為有很多中國人生活在國外。事實上,這裏是赤峰市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
1650年,清朝順治皇帝的妹妹居倫舒慧公主嫁給第壹代巴林右旗親王時,從延吉帶來了300多名工匠,在王宓附近修建了許多磚瓦房。當地人把它叫做“伊和”,意思是大房子。“白星”和“半聲”的含義使大板鎮得名。
大板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位於大板境內,人口1.28萬,面積1.38平方公裏。大板是巴林右旗的首府,轄12個村委會:大板、三家子、大嶺、東五家子、格力格、板兒、崖門、曼圖溝、朝陽寺、山、石灰、三合。
阿爾山
很多人去過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我已經到了阿爾山,但是阿爾山周圍是哪座山呢?
看,這又是壹個字面錯誤的地名。阿爾山的全稱是“哈倫阿爾山”,不是山的名字,而是蒙古語“熱聖水”的意思。意思是溫泉。所以沒有阿爾這樣的山。但阿爾山地處大興安嶺,山多,資源豐富。
阿爾山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西北部,橫跨興安盟西南山麓,是興安盟林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蒙古草原的交匯處。森林覆蓋率超過64%,綠色植被率達到95%。地處寒溫帶,年平均氣溫-3.2℃,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很高,外國遊客稱贊“空氣可以罐裝出口”,是避暑、休閑、度假、療養的理想場所。
烏海
烏海是海嗎?烏海不是海,壹定是蒙古名字!
其實也不盡然。烏海的命名並不完全來源於蒙古語。烏海市建立時,第壹個名字是吳海。原因是第壹個字取自海勃灣和烏達的原地名,即海和烏克蘭。考慮到市政府的位置將確定在海勃灣,“海”字在前,“吳”字在後,就成了市。
《烏海市建設報告》呈報國務院時,病中的周總理看到了這份報告。當他老人家得知海勃灣和烏達都是以產煤為主的工礦城市時,就提出新城的名字叫烏海市,並說:“烏海,烏海,烏金之海!”因此,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內蒙古自治區烏達市與海勃灣市合並組建烏海市的批復》。這座城市有壹個響亮、宏偉、美麗的名字——烏海市。
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之稱,三山環繞,壹水流淌,民風淳樸。它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黃金帶上的壹顆明珠。
如果妳已經決定
來內蒙古看風采。
壹邊欣賞風景
請不要忘記。
內蒙古各地的地名
我想說...
事實上,內蒙古的草原故事和習俗
更值得妳回味。
壹部分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