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認為,上梁是否光滑,不僅關系到建築結構是否牢固,還關系到居民將來是否興旺發達。俗話說“屋頂有梁,家中有糧,屋頂無梁,六畜不旺。”可見梁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所以每次放梁都要舉行隆重的儀式。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放梁的儀式非常隆重,整個過程可以分為獻梁、放梁、收包、拋梁、候匠等幾道程序。可以說,整個放梁儀式都是圍繞著“主梁”進行的。
在加載橫梁之前,應仔細選擇和制造橫梁。比如浙江泰順,首先業主要親自找梁,選梁的條件可謂苛刻。第壹,房梁必須是杉木;二是要參天大樹,枝繁葉茂;第三,樹齡不長不短,樹的大小從下到上盡量壹致;第四,樹的周圍要有很多小杉木,越多越好,代表兒孫滿堂。
砍梁的時候,不要破壞身邊的小杉木。切割橫梁時,方向應該是南,而不是其他方向。開梁的那壹天,要選壹個吉日,木匠要先點三支香,然後放兩個鞭炮,再開始制作。
梁和木制作完成後,師傅會選擇壹個好的日子來梁。按照傳統習俗,上梁在這壹天不能沖撞主人家裏的任何人,否則會造成負面影響。另外,其他人的生肖如果和梁的時間有沖突也要避免。
梁上放梁的時間因地而異,多在半夜或黎明前,故以“毛時日出而作”為佳。認為白天撞見孕婦或戴孝不吉利,白天人多話多,看現場的人難免會說些不吉利的話,所以選擇晚上人少的時候。有人選“中午”,福建人選12中午。漲潮的時候福州沿海是幸運的。
當亮亮被任命的時候,老板告訴了他所有地方的親戚和朋友。到時候親戚朋友都會來幫忙,帶禮物。長樂等地稱禮物為“祭祿寶”,包括肉、面、蠟燭、大炮、毛毯等。,還有壹塊紅色的彩綢,俗稱“吊紅”,還有粽子,小筐,燈籠。
加載前犧牲梁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登梁前,必須祭祀魯班的祖先。在壹些地方,橫梁被犧牲了。主人擺上雞、魚、豬“三祭”。主持房梁的木匠師傅篩酒祭天、地、神,然後捉住準備好的紅公雞,用斧子砍斷雞脖子,壹邊念頌壹邊在房梁上灑雞血,稱為“點燈”。
梁上貼紅紙,寫上“梁上好運”四個字,蓋上紅布或紅色被套,系上兩個大餅子,寓意生活更美好。有的地方在主梁中央貼有“黃金兩萬”或“好運高照”、“紫氣東來”、“棟梁永固”、“姜太公在此,繁華似錦”等。還有壹些用“樹柱逢吉日”、“上梁遇吉日”等吉祥語言書寫的紅紙,稱為“皮紅”。
在橫梁上系上紅布,裹上紅綾或貼上紅紙。妳為什麽這麽做?
還有壹種說法是皮良皮紅與古代的木靈樹怪概念聯系在壹起。民間用作梁的木材多為高大健壯的老樹,因怕生疏而制成紅色。隱含著退樹怪,守護新房的潛在追求。
忠良中間貼壹張紅色貼紙,上面寫著“太公在此,吉祥如意”是什麽意思?
龍鳳、獅子關門、豬拱等對花習俗,象征著“龍擡頭”、“鳳落寶地”和家業興旺。
房屋橫梁上供奉的面花“聖寵”,有的重達十幾斤,形狀巨大,上面插滿了各種小面花。除了大聖蟲,他們還制作不同形狀的動物臉花,如獅子和豬。擺放供品時,獅子的頭朝外。當地人說:獅子把門頭朝外,肥豬拱頭朝內,吉祥。
此外,上梁時還會蒸出數百個圖案各異的小餅,撒向村民。
在梁濟世到來之前,師傅不僅要協助安排木匠、泥瓦匠兩位師傅,還要安排好梁所需的各種材料和家具。女人們壹邊在準備梁的豐盛大餐,壹邊準備梁的蛋糕。
屋主把大梁搬到了新房。在大梁上,有壹封信寫著:“在壹個吉祥的日子裏,某壹個月,某壹天,某某梁將繁榮昌盛。”用紅布綁著,釘著壹窩五顏六色的燕子,正應了那句“燕子只落在好人家。”臉燕包括大燕子和小燕子,都是畫的。
到了光束的時候,就在房子中間外面的地上放壹張桌子。桌上點著壹對紅蠟燭,供奉雞、魚、酒、肉。兩邊各放五個棗糕,中間設香爐燒香。祭壇後面是壹個用紅布封住的柳條桶,裏面裝著小蛋糕、栗子、紅棗、糖果。大梁壹般是香椿木,當地人認為香椿是木中之王。
主持人要在祭壇前燒香燒紙,磕頭放鞭炮。壹連串的磕頭儀式後,木匠和石匠們唱著歡快的歌,走到屋梁前:“在屋梁上,蓋梁是為了遮住新娘而建的……、“在房梁上,有漂亮的鄰居,壹次壹個大寶…..”。
這樣唱著,兩位大師登上了屋頂,木匠在東,瓦工在西。然後他們開始向上拉橫梁。橫梁離開地面後,他們點燃了事先掛好的鞭炮。張誌師傅壹邊拉梁,壹邊唱著歡快的歌。橫梁安裝到頂部後,他又放下兩根紅繩。木匠提桶後,瓦工提酒,酒和桶被拉到屋頂。瓦工打開瓶子,沿著橫梁撒。木匠掀開封住水桶的紅布,大聲唱道:擺了壹張四角桌,放了壺,放了菜。也許是神仙看著,也許是凡人看著。這壺勁,藏在黃酒裏。主人不敢吃,凡人不敢嘗,只等魯班大師來梁。當陽放了壹個空箱子,兩邊插了壹對金蠟,和墨鬥、墨鬥壹起,和墨鬥的賢者壹起。南面建觀音閣,北面建五鳳樓,樓上插金花,富貴榮華第壹家。
壹進門就能看到四個方向,四個金磚墊,四根金梁給主腿。這木頭真好,這橫梁真好,生在哪裏長在哪裏,根紮在東邊的岱海湖裏,樹梢遮住天上的太陽,壹對牛車送進這個村子。"
當妳掌權的時候,妳的孫輩們就會被留下。餅先打東北角,糧不可得。師傅來接糖,壹年比壹年強。
攤完餅,梁上的儀式就告壹段落了。有些木匠和泥瓦匠不會唱嗨歌,但主人要專門請壹個唱嗨歌的人。唱喜歌的壹定要口齒清楚,吐字清晰。唱快樂歌的時候可以根據主人的情況編壹些搞笑的話,圍觀的人肯定是笑個不停。那天中午,主人擺了壹桌豐盛的酒席招待所有的工匠和客人。大家慶祝新房即將竣工,氣氛喜慶熱烈。
福建民間最有趣的祭梁儀式是“喊梁”。稱呼梁也叫“胡龍”。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梁是“龍”的化身,也被稱為“虎龍”,這意味著吉祥的話。
爬梁的時候,工匠叫梁,上面有名望的師傅叫吉祥語,下面的工匠都齊聲響應。閩西人稱之為“招魂”。在連城壹帶,叫龍時,木匠壹手拿劍,壹手拿公雞,揮舞著劍,喊著吉祥話,下面的師傅應聲。如果它說,“想要錢?”“妳想快樂嗎?”只要回答“是!”。壹個電話壹個承諾,很有意思。
主人也會在下面放鞭炮,街坊也會相應放鞭炮,俗稱“接龍”。主人看到,鞭炮會放得更猛烈,以免“龍”被鄰居撿到。龍海地區的業主要堅持放最後壹槍,這叫“搶錢”。為了“搶錢”,有時會從午夜壹直開槍到天亮。
梁朝各地都有唱快樂歌的習俗,自古就有。據《崇安縣誌新記》記載,到了宋代,大多去梁祝他們好。文中使用了排比語言,包含贊美和祈禱的意思。附詩,分為上、下、東、西、南、北六章。每壹章都以“爾、郎、衛”為題。最近木匠都用成語來表達自己的願望,還沒有人自己寫。
福建建寧上梁詞曰:今上梁昌盛,五谷豐登,春安夏平,萬代興旺。
在福建尤溪上梁的吉祥語中,說的是吉日去上梁吉祥,長發吉祥。每壹年,余慶,世世代代,隆昌。
民間去梁也有很多禁忌。比如在福州壹帶,去梁是禁止穿白衣的,而且民間普遍認為此時穿白衣會變成白虎。有句諺語說“白虎,白虎,聲苦”,意思是將來要倒黴。在同安等地,架梁時,禁止坐月子的婦女和喪親的家庭觀看,屬虎屬猴的也禁止觀看。
在福鼎,師父不念佛吉祥語時,師父就不停地往梁大師嘴裏塞糖果、糕點或香煙,防止工匠因待客不善而念咒、行巫術。而且主人滿嘴都是,還得說“沒事,沒事”,“沒事,沒事”之類的吉祥話來滿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