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長沙的水上船只

長沙的水上船只

長沙的河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晉代《荊州地誌》載“襄州七郡,皆大船而來,萬人迎之”。直到清朝末年,長沙的航海仍然主要依靠木帆船。長沙縣的瀏陽河和老道河不僅是運輸杉木、竹子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糧食和旅客的重要途徑。船可以直接到中遊甚至上遊。

木船有很多種,主要包括:

倒耙:兩頭都可以用,不怕風浪。是常用的基礎艦。

瀏陽拖船:船體較長,吃水較淺,便於在江灘淺水航行。

五鳳船:俗稱“五鳳子”,也叫“五棚子船”,是白水、井岡壹帶常用的木船。

左撇子:可分為釣河、道林、胡雲三種,在市內小河、漣水中航行靈活。有句話叫“水上有天”。

另壹種渡,俗稱“擺渡”,形似布鞋,運行緩慢,只能劃壹小段距離。守渡船的多為貧困老人,他們登船上船,俗稱“渡船老人”。

航海習俗紛繁復雜,有許多禁忌,如:

1.新船試水。在舊的水運習俗中,將新船下水被稱為“試水”。考試前壹天,船上主要是齋戒和洗澡,夫妻分房。下水前要燒香,點蠟燭,放鞭炮,擺龍。誠邀魯班大師、洞庭大人、楊斯將軍等登船保護。船下水時,壹定要幾個人壹起下水,以為這樣可以避免翻船死亡,保證船的安全。

船上的船夫在水中叫“伸手”,在水中叫“大刀”。他負責迎風帆、船錨鏈、大桿、桿子的管理,相當於現在的副駕駛。他要求有良好的駕駛技術和指揮能力,所以很受船主的器重。

出航前要煮壹個豬頭,纜工頭會在豬頭上插幾雙筷子,在豬頭周圍灑壹杯酒,祭拜船神,祈求保佑;然後大家壹起吃肉喝酒。船上主要是親自給電纜工頭敬酒,剜了兩只豬眼睛給他吃。普遍認為可以增強視力,看清礁石和水的深度。如果妳在航行中擱淺或者擱淺,光纖工會嘲笑纜頭工:“難道船東沒給妳豬眼睛嗎?”

2.做“開江”。舊時船只、竹卡起航,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稱為“開江”。首先要選擇黃道吉日,船夫或工頭要禁欲沐浴,避免房事。出航前,在神龕前擺放豬、羊、牛或肉、魚、蛋,點上香,燒紙錢,拜水神,甚至許願。如果船上沒有神龕,就向船頭鞠躬。然後船主請船夫或制牌人吃了壹頓豐盛的飯,大方地看了壹場戲,叫《開河賜福神》或《初佑神》。船夫吃“開江”飯,都是說吉祥話。為了得到壹個好兆頭,壹些船主特意請了能說會道的人來祝賀開江。開江日早晨,大刀手或索工頭鳴鑼三聲,纖夫頭目點燃鞭炮,鑼正中擊之。三聲鑼響,第壹聲鞭炮放完,工頭站在船頭或船頭喊:“開河!”所有的工人同時回答:李!”工頭又喊了壹聲,“舉起龍刀(即“拿起木橈槳”)!”眾工齊聲應道:“過五關斬六將!”在這雄壯的大合唱中,槳手們鼓勵著槳手們劃槳,船上的木牌在航道中飄揚。

有的船工開船前準備壹只丹頂雞,開船前在船頭殺死景東亭王或龔偉菩薩。從長沙到洞庭湖,到漢口,路途遙遠,天不亮,船主就要殺雞燒香磕頭。下漢口的大船船頭上掛著壹面大鑼,有專門敲鑼的船夫。開船時,在鑼鼓聲和鞭炮聲中,船主念了壹段賀詞:“有請洞庭大人,無風浪無險灘,安全航行。”鑼聲停止,祝酒結束。壹路走來,看到寺廟壹定要敬。這壹切都是船夫幹凈的雙手犧牲的。船頭放著盤子,裏面盛著酒和飯,點著香和蠟燭,扔著素餐,遠遠地望著寺廟。每次停靠碼頭,船夫都要上岸到廟裏祭拜。船安全抵達碼頭,被認為是“菩薩保佑”。

3.被“隔岸觀火”。當船只穿越危險的地方時,應該“渡海為福”,向富博勛爵的船神和水神獻祭。祭祀時,工頭右手拿著雪亮的開山斧,左手拿著壹只色彩鮮艷的公雞,站在木船的“神墻”(兩木船連接處的橫枕)上。他壹斧子就割斷了雞的喉嚨,把雞扛在船上繞了壹圈,灑了壹周血,然後回到神府,把雞扔在卡棚口,馬上給富博大人(馬援,漢朝將軍)和各路神仙祭酒。祭祀完畢,放鞭炮,解纜繩,開船。此外,每當穿越險灘時,數以千計的紅嘴烏鴉從船上飛過,船工們就要用手抓起飯團朝它們扔去。不管飯團怎麽扔,這些烏鴉都能用嘴接住,萬無壹失。傳說這些烏鴉是漢朝富博將軍馬援的士兵,在征服烏溪滿時淹死在這裏。馬援死後,他成了河神,淹死的士兵成了渡鴉兵,負責穿越清朗灘的船只和物品的安全。這時,人們把烏鴉的到來視為吉兆,壹定要餵飽它們,祈求它們的保護。如果沒有烏鴉跳到船上,人們認為船會有麻煩。

4.做壹個“被祝福的著陸”。在水面上,當船離碼頭還有三四裏的時候,船夫們就會吹響進港登陸的雄壯號角。船在港口靠泊時,會放在離碼頭壹裏左右的架子上,讓船利用慣性靠泊。靠岸時,要敲響岸鼓。在那壹天,船的主人會準備豐富的食物和酒來祭祀船神。祭祀結束後,會用菜肴招待船夫,這叫“上岸”,也叫“上岸受福”。菜要有魚有肉,取“魚”和“剩余”的諧音,祝賀老板把自己的貨賣了個好價錢。所有的船夫都應該在休息前喝醉。

5.祭祀洞庭神、江神和將軍。以前長沙到洞庭湖的船工,大多在舵房裏設神龕,高壹尺,低二三尺。木雕菩薩有三個:魯班大師、將軍和水母親(要麽是元帥,要麽是關皇帝)。同時,船行於河中,見廟必敬。洞庭湖附近有很多寺廟。大廟離不開洞庭(太子),小廟離不開楊斯(將軍)。洞庭太子就是民間傳說《劉壹傳》中的劉壹,是湖湘船家不可或缺的保護神,自古如此。長沙橘子洲有洞庭寺,橘子洲盡頭有江神廟。這時候要拜洞庭主,拜錨、索、柳三神。據說這三樣東西就是洞庭領主鎮湖三寶,被稱為“洞庭三神”。安全抵達後,船夫必須舉行“回宴”慶祝。

船民們崇拜的另壹位神靈楊斯將軍是長沙著名的“土地神”。據《長沙縣誌》記載:“楊斯將軍得道之處,紫雲臺,跑馬石遺跡猶在。”紫雲臺是金涇河經過的地方,金涇河的下遊是老道河(湘江支流之壹)。也就是說,楊斯將軍的“出生地”在金井河畔。他是湘江水系的水神之壹,金涇河-撈刀河-湘江壹帶的護水人。像其他著名的水神(比如四川冠縣的二郎神,江西南昌的許真君等。),楊斯將軍的功績還在於“斬龍護國”,保護了疆域的安寧。傳說湘江上有壹條惡龍,經常興風作浪,禍害百姓。獲得了神奇力量的楊斯騎上馬,手裏拿著斧子去打敗惡龍。為了感謝楊斯打敗惡龍,解救水患中的百姓,長沙人在長江沿岸的壹些地方為他立廟造像——頭戴金盔金甲,壹手持劍,壹手舉著“定海沈竹”。長沙流傳著壹句口頭禪:“楊家思大師來運(顯),唯大法神。”據說楊斯將軍只表現出小災難的跡象,但大災難是很難擺脫的。這可能是因為和洞庭主的“分工”吧。

6.“帆壹路哥”。航海在魯哥很受歡迎。船民們把沿途的地名編成歌謠,很容易記住。他們稱之為航海壹路歌,又稱“水路歌”、“水路走”。比如益陽到南靖的歌謠是:“益陽開柳工(灘)、沙頭、楊嬌、曹青。貓叫先生(口子數)算八字(哨子),大媽(樹)問關公(廟)。白馬(廟)頭上有虱子(塞廟),鈴(林子口)響到蘆嶺。蘆嶺湖上有舟(或“牌”)灣、竹林、聽雲和石勒山。石勒上山了,銅鈴響了,他在南津港很開心。城陵磯、道陵磯、羅山是新堤。新地有五條街,十個姑娘,九個好姑娘,愛玩愛玩,鴨塘,毛布,石頭關。嘉魚、琶洲、金口驛、黃鶴樓都有《漁笛》的演奏。黃鶴樓無鶴,壹路下南京。”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水域有不同的“航道歌”,其中許多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人們的航道交通知識歌。

7.“調調”禁忌。船夫開船是很危險的,所以很忌諱,以為自己平時的說話是預兆,稱之為“清風”或“船夫忌諱”。“龍”、“虎”、“鬼”、“夢”、“滾”、“倒”、“沈”是它的八大禁忌,壹定不能以讀音來稱呼。壹般稱龍為“閥門”或“絞河”;蛇叫“小溜”;老虎叫“貓”或“老蟲”,連與老虎諧音的“腐”、“斧”都要改,所以民間稱腐乳為“貓奶”,斧為“山子”,水豆腐為“水膜”;鬼稱之為“泡老頭”;夢叫《黃梁子》;“轉”字應稱為“倒”,或用其他字代替,如煎魚時的“帆”、“帆船”、“倒沿”,睡覺時的“轉”;吃魚不能翻邊,煮肉不能翻邊切掉;說“開”代表“滾”,說“開水”代表“煮”,說“開始”,說“走”代表“滾”;“倒”字不能說,東西不能倒放;“沈”意為“浮”,姓“陳”意為“浮”或“浮於河中”;城陵磯的地名應該叫“涪陵磯”。甚至有些能引起聯想的詞也需要避免,如“周”與“周”諧音,接近“失”,不能說“周”或“外記”;“遼”和“遼”是諧音,所以要說“張合力”;“生”與“神”相近,所以“生番”就是“田番”的意思;筷子要說“竹竿”,尤其是禁止把筷子放在碗上,因為碗就像船,筷子在古代稱為“箸”、“筷”,提醒人們船是“活的”,不能前進;用碗表示“轉賬”;勺子叫“鴨婊子”;飯瓢叫“握柄”。特別是放電禁忌比較多。比如放電的時候,不要說“放電”,而要說“解開纜繩,我們走!”做飯的時候,飯開了,要說“飯漲了”;吃肉遇到骨頭,因為骨頭使人想起巖(石)頭,所以忌諱稱之為“吃硬肉”,肉骨頭不能隨意丟入水中;從火中冒出的煙,因為“煙”和“淹”諧音,所以不能說“煙”,只能說“霧”;“傘”與“散”的諧音,使人想起木的解體,只能說是“開花”;橋叫“兩頭”;“塔”與“崩”諧音,合稱“鉆石帝”。類似的禁忌太多了,不可能壹壹列舉。此外,還有壹些禁忌,比如,過險灘、過河流要嗚鑼;水巡只打鼓;避免用手捂住額頭;弓禁止女性踩踏;避免在船上掛衣服;跳板要放在船的中間;裝船前,從船頭到船尾、從外向內擦洗船舶,卸船後,從內向外擦洗;渡運時,禁止18人或36人同船,以此類推。

8.沿途“敬廟”(廟會)。除了用船只進行的分散的神崇拜,舊時代湘江流域還有許多集體祭祀——廟會。如:洞庭宮廟會、江神廟會、楊斯將軍廟會、郎平宮廟會(郎平宮在鹽倉街)等等。這些廟會都是民間組織的活動。它們由船民推選的正派人士管理和策劃,負責人被稱為“第壹秀才”。每次廟會,“守時”都會發布公告,組織祭祀活動。廟會的活動主要是為菩薩祝壽,菩薩“行”,船夫百姓燒香祭祀,給菩薩演壹出戲,等等。洞庭宮廟會在農歷二月初七開始,這是長沙的壹個老習俗。第二天,是洞庭菩薩的“行”日。“出行”時,以幾十面大三角紅旗為龍頭;幾十名槍手緊隨其後;然後,三十二個人擡著壹頂紅漆大轎子,轎子頂上坐著“洞庭王菩薩”;前後有十幾個“龍族護衛”翻騰起舞;器響,聲大;人們敲鑼打鼓,緊隨其後,浩浩蕩蕩。湖(河)上的船工和沿岸的居民搭起箱子燒香,爭相祈禱。橘子洲洞庭宮廟會連續三天(二月初七至初九),最熱鬧的壹天是洞庭太子的“行程”。

農歷2月12日,是將軍們的廟會,也是楊斯將軍“出行”的日子。它的規模沒有洞庭領主大,時間也沒有他長(只有那壹天)。所以民間諺語說:“壹號菩薩(指洞庭主)奏鑼,楊斯菩薩奏鑼(小鑼)。”

廟會期間,當地各界會給洞庭太子和楊斯將軍“送戲”,向他們道賀,為他們祝壽。特別是將軍生日的時候,會有單獨的生日飲品。“守時”集資承辦祭祀酒席,為神靈表演戲劇。目的是祭神娛人,絲竹交織,歌舞和諧,喜慶。

9.其他習俗和禁忌。長沙縣的水運主要是瀏陽河和老道河。貨船有“秋船”、“吳鵬船”之稱,擺渡船叫“槳”。水手被稱為“綁匪”。有兩個船屋:“瀏陽港”和“長沙(華杉)港”。益陽、寧鄉的“五港子船”還可以往來於瀏陽河和撈刀河之間,稱為“外河港”。船只相遇時搖著槳。外地船只進入縣內河道,首先要準備壹份禮物,拜訪各個港口的“頭頭”,稱為“拜碼頭”。

船主長期從事水上運輸,害怕危險的海灘、礁石和惡劣的天氣。此外,清代的河道沒有導航設備,只有少數險要的河段用掛燈籠或桿子、木樁搭建,守夜人敲打巨鐘引導船只循聲而行。遇到惡劣天氣,敲鐘人會用木槌綁住腳,連續擊打,告知過往船只做好避風準備。光緒末年,長沙開埠,船只往來。設置了浮標裝置,在夜間點燃植物油燈。遇大風大浪,油燈熄滅,惡性航運事故時有發生。

船夫還在船尾豎起了木制的雌雄鞭,因為雌雄鞭是唐將軍尉遲恭使用的,尉遲恭曾經為唐皇李世民鎮守寢宮,鬼怪不敢靠近,所以被封為門神,認為這兩根鞭子可以鎮住水妖。

帆船航行中,有句俗話叫“歡樂賽艇,三個莫問”,禁止乘客詢問天氣、行程、泊位等情況。船夫認為這些答案掌握在上天手中,船夫答得好就是褻瀆了水神。

木船經過寺廟佛塔要燒香祭拜,確保安全。船上岸維修或完工下水,都要在船頭噴雞血辟邪。春節期間,船首披上紅色,船艙裏點燃蠟燭,用燈光乞求30號晚上的好運。大年初壹,船主和水手壹起登船,把船慢慢往上挪壹點,這叫“上天”。

開船時,看到河裏有大魚或漂流物,不要大聲呼喊或亂指,以免水妖興風作浪。壹條河豚(俗稱“江”)隨船後,就要燒香致敬。船民認為河豚是“河神派來觀察人間善惡的使者”。靠泊時,船頭對著水,兩船靠得很近,不能兩船都踩。

弓是壹個神聖的地方。男人不準在船頭小便,女人不準跨船頭。農歷正月初壹、十五,船夫們進行壹次罕見的牙祭(俗稱“神福”)。他們煮大塊豬肉,先祭拜河神,然後把肉切成塊,用豆豉和辣椒炒,俗稱“重慶豬肉”或“川拐肉”。

船工長期在水上工作,積累了很多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觀察天氣的經驗,做到未雨綢繆,早做準備。航海的諺語很多,如:“四面黑籠,必然吹怪風”,“雲自西起,早晚必有雨”,“夕陽紅,無雨為風”,“西山晚霞壹點紅,子夜搭篷”,“三明暗(指東南西北),風生於暗;是三日黑暗壹日光明,風在光明中來。”雨下得很早,但是晚上什麽都沒有。”“到處都下雨,但天花板上沒有雨。”“天氣酷熱,風很大,天氣悶熱,下著雨。”“三明三暗天,大河坳”等等。

  • 上一篇:邀請朋友和親戚參加學校宴會的邀請函。
  • 下一篇:除夕、春節和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