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臘八粥“送信”
這就是“臘八粥”。
每年臘月初八,老北京的人都會熬壹鍋“臘八粥”。原料以豆類、大米、紅棗、葡萄幹、桂圓等雜糧為主,寓意“五谷豐登”。
粘稠可口的“臘八粥”在舊社會是用來祭拜“竈神”的。以前菜是最重要的,竈神地位很大。
如今的“臘八粥”,老北京會在家裏煮壹鍋,鄰裏之間互相嘗壹嘗,然後壹家人聚在壹起享用。
喝了這種作為新年使者的“臘八粥”,老北京就進入了新年的議程。買菜,買新衣服,準備年貨,收拾屋子,迎接年三十的到來。
細心的同事還指出,這個“信使”還有另壹層含義:從臘八節那天起,“買單的人開始收,欠債的人必須還。”這樣既給了買單的人壹個討債的理由,也給了欠債的人壹個提醒。不要賴著不還。妳為什麽不把這個賬單煮成下壹年的飯?妳出來遲早要還的,最好年前還完,這樣妳就能輕松過年了。
在臘八這壹天,老北京人永遠不會忘記用醋浸泡壹些大蒜,以便在農歷大年初壹吃餃子的食物。這種大蒜俗稱“臘八蒜”。
隨著歲月的流逝,煮臘八粥和腌制臘八蒜的習俗在今天的北京仍然非常流行。
我這個生在北京的“外地人”,今年有幸品嘗到了老北京送的“臘八粥”。濃濃的甜粥,裹著老北京過年的第壹縷清香。
臘月二十三,“蜜瓜棒”。
臘月二十三才是老北京人過年大幕的真正拉開,俗稱“小年”,日子追著追著,正經的“過年”也不遠了。
這個“小年”在老北京民間傳說中有句話叫“二十三個蜜瓜粘”。所謂“糖瓜”,就是麥芽糖做的糖果。
臘月二十三,老北京家家戶戶都要祭竈,竈神欣喜。他在玉帝面前“嘴甜”,帶給這個家庭壹整年的祝福,平安健康。再者,蜜瓜是用來粘竈王爺的嘴,用糖封住的。他見了玉帝,幹脆什麽都不說,怕說多了吃虧。
“二十三個蜜瓜粘粘的;二十四個房屋清掃日;二十五扇窗戶;二十六燉肉;二十七只殺雞;二十八面;二十九個饅頭;三十個孩子徹夜未眠;新年第壹天擰。”
“大掃除日”是壹次大掃除,但不是我們學生時代掃地擦窗戶那麽簡單。老北京除了要徹底清理平日裏屋內外掃不到的墻角灰網,還要做壹些換年畫、粉刷粘貼墻壁等工作。
“貼窗戶”的場景現在在北京很難重現,所以策劃部的同事建議改成“擦窗戶”。老北京的四合院都是木窗。在中國新年之前,他們必須貼上白色的新窗紙,並在窗戶上掛“福”字、窗花、剪紙和“吉祥結”等手工藝品,以象征和平和幸福。
想想當年家家戶戶紅彤彤的景象,就不難想象過年的熱鬧了。這壹天最重要的部分是在我們家的門上貼紅紙和黑(金)春聯。春聯壹出,過年的氣氛頓時濃厚起來。
“燉大肉”、“殺公雞”、“和面”、“蒸饅頭”是這個巨大的新年倒計時中的美味環節。在那個飲食清淡的年代,肉的香味是壹種奇妙的誘惑。這種保持身心溫暖的追求,是我童年的鮮活記憶。現在提倡素食或者各種減肥的年輕人,不知道能不能理解。
按照老北京的規矩,這些豐盛的年夜飯必須提前做好。因為老北京有個忌諱,在歲末之交不能用刀,否則會不吉利,會惹事。
連剪刀和針除了刀都不要動,以免發生口角和長針孔。這麽多禁忌,還不早年前就準備食物了。直到“初五”(農歷五月初五之後)才可以用刀剁肉切菜。
除夕夜,“忍”壹晚。
農歷除夕是過年的高潮,所有的積累和準備似乎都是為了這壹天的“狂歡”。然而,在微妙而平靜的老北京,這種“狂歡”卻因京味的家常純樸而豐富起來。
這壹天,老北京必須把剩飯剩菜扔到門外,燒掉它正在使用的藥方。據說這樣可以“拋開壹切疾病”。
此外,家裏還要準備酒席,穿上新衣服,鄰裏親戚互相拜年,晚輩給長輩磕頭,俗稱“辭官”。尤其是新婚夫婦,壹定要在婆婆家“請辭”,否則就是不敬不孝。
元旦,扭壹扭。
熬到天亮,但還不能睡覺。我洗漱順利,收拾整齊,還要向長輩鞠躬拜年,磕頭送祝福。
過年小孩子最愛,低頭磕頭,可以換壹個壓歲錢紅包。小時候鄰居家的孩子給大家鞠躬,給大家磕頭。他們很有經濟頭腦,即使他們打破了頭,他們也很有經濟頭腦。後來,他成了壹名經濟學家。
新年從這壹天開始,孩子們打開新年的紅包,這也開啟了繁榮的壹年。
上海的春節習俗
過去,壹到春節,乞丐就多了起來。
有壹種乞丐,乞討不是因為家裏窮,而是因為孝順。都說老人活到9981歲有壹個鬼門關,只有吃“百餐”才能安然度過。所以孝順的兒女帶著老人在新年的第壹天出去為父母討飯。還有壹種乞丐,俗稱“乞丐”。他們乞討的方式很有趣。有的乞丐用紅紙包菜頭,掛在竹竿上。每來壹家就說菜頭到了,生意好,求施舍。這叫“送菜頭”。
有的用紙和竹絲做牛,為了布施,在各家門前說好話,說吉祥話。這叫“送春牛”;有些人拿著冬青樹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壹些小鈴鐺,表示他們的家庭在新的壹年裏會像搖錢樹壹樣。這叫“搖錢樹”;壹些企業乞丐穿著佛衣、塑像、戴著面具,化妝成財神的樣子在各個房子裏跑來跑去,以示財神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乞丐,還是很好心,給他們壹些幹糧等食物。解放後,這些經營企業的方式早已不復存在。
大年初二的淩晨,所有的店鋪和手藝人都要燒香拜神,這就是所謂的“燒利節”。中午10點,店主還捧酒招待店員,祈求新的壹年生意興隆。根據傳說,新年的第五天是財神的生日。街上的商店都開門營業。這壹天,家家戶戶中午吃餛飩,以示富貴。此外,國內還有木頭戲(現稱木偶戲)。從初壹到初五,家家戶戶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快樂,互贈禮物。期間,寺廟裏的香火遠比平時旺盛。尤其是大年初壹的早上,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很早。為了趕第壹個香火,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
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元宵節;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俗稱正月上半月。人們把正月初五到二十作為元宵節。在舊社會,元宵節之前,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各種形狀的蛋糕,有的形狀像古代的絲球和銀,有的形狀像雞、小鴨、鯉魚、棉桃、玉米、桃子和米堆。正月上半月的中午,家家吃餛飩;下午,人們還拿這些食物作為祭品,去墳墓祭祖,向田頭獻祭。晚上,人們三五成群地提著形狀各異的燈籠,然後投擲火球,穿過第三座橋,盡情歡樂。正月裏打燈籠的習慣很流行。燈籠的形狀像兔子燈、鯉魚燈、五角形燈等。,而且掛燈籠的地方也很有地方特色。比如很多紅燈排成字形或者各種圖形,燈籠裏面點蠟燭,竹竿高掛。這叫“闖紅燈”。鄉下的東西之間插壹根竹竿,然後掛壹個紅燈籠。晚上點蠟燭的時候,好像和白天壹樣,擡頭就很好看。橋口上系著壹座五顏六色的建築,掛滿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燈籠,夜晚的這裏別有壹番風情。此外,元宵節晚上還有許多活動,如賽馬、調獅、拋土財主、邀三皇後入坑、元傑姑娘等。
俗話說“吃兩個大頭,人各有誌。”正月十六過後,慶祝的人們回到了各個行業,至此,春節活動結束。解放後,元宵節趨於簡化,但孩子們吃餛飩、做絲團、包餃子、玩燈的習俗仍然存在,並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尤其是在縣城的街道上,元宵節晚上掛燈籠、放煙花,吸引了許多男女老少,他們中的壹些人離家到街上看燈。奇異的煙花,五彩繽紛,映襯著元宵節的夜空,象征著祖國的日益繁榮。
壹千多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凝聚了先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展現了他們淳樸勤勞的優良品質。當然,傳統習俗的另壹面也有壹些落後愚昧的內容。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傳統習俗也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愚昧走向科學。隨著文明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本文所包含的壹些舊習俗被拋棄,壹些習俗被註入新的內容並被繼承和發揚。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應該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新風尚,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不要忘記,移風易俗,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努力,是我們的自覺行為。
陜西的新年習俗
全國各地春節的民俗都差不多。
陜西民風淳樸,春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在古代,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而是在臘月二十九,也就是臘八。臘祭被移到南北朝後的年底。在中華民國,當陽歷被改變時,農歷的那壹年被稱為春節,因為春節總是在立春之後,所以被稱為春節。
陜西人今天仍然把春節叫做“過年”,壹個關於過年的故事流傳了下來。在古代,有壹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冷的冬天臨近新年到來的夜晚。在外面吃人讓人坐立不安。在與“年”的鬥爭中,人們發現這種兇猛的野獸最怕火和噪音,於是人們想了壹個辦法。“年”壹出現,他們就點了壹堆火,跳進了竹縫裏。年看到熊熊大火,聽到鞭炮爆炸,逃得無影無蹤。後來逐漸形成了過年團圓。守歲、掛紅燈、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的風俗習慣。
在陜西農村,臘月二十三是農歷大年,臘月二十三叫“小年”。農村有些地方稱為“祭竈”,即祭祀主宰吉兇的“竈神”,以求豐衣足食。春節過後,人們會為春節做準備。普通農民殺豬殺羊,磨米磨面,做豆腐,買菜,掛粉條,準備過年所需的壹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關中人包小籠包。家家戶戶都缺幾籠饅頭,正月十五後吃,正月十五前不搟面是習俗。婦女上街給老人和孩子買衣服鞋襪,老人則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布紙等過年禮儀用品。
除夕前兩天,陜西無論是關中、陜南、陜北還是城鄉,都要“掃房”,城裏人叫大掃除。每家的前後,窯外,連角落都要打掃。再在窗房上貼白紙,貼紅色窗花。三十年代初,家家戶戶貼對聯、門神,屋裏掛年畫。這壹年終於到來了。
進入臘月,人們開始忙碌起來,壹直忙到臘月三十,正式開始過年。除夕夜吃晚飯前,每家每戶都要把屋子、院子、屋前屋後打掃幹凈,整理好,貼上紅對聯(黃色或綠色對聯,給服喪的人用)、門神、窗花等。,並在大門、臥室、竈臺、畜圈貼上相應的對聯。壹切準備就緒後,他們開始點蠟燭,燒香,放鞭炮,祭祀祖先。之後全家人聚在壹桌吃“團圓飯”,俗稱“團年飯”。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同時,全家人要依次洗澡、換衣服、包餃子,為過年做準備。到了午夜時分(相當於今天23: 00-1: 00),數以千計的鞭炮齊鳴,寓意“接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跪拜。據說財神會先到鞭炮響的房子。然後,晚輩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也給孩子提前準備好的“壓歲錢”。與家人分離的人們開始爭先恐後地互相拜年,徹夜不眠,直到第壹天的早上。
從初壹到初十,安康人還有看天氣預測五谷牲畜興旺的習俗。據傳說,天氣每天都有預報。即第壹天看雞,第二天看狗,第三天看羊,第四天看豬,第五天看牛,第六天看馬,第七天看人,第八天看谷(莊稼),第九天看果(果樹),第十天看菜。俗稱“春節初十晴,豐年喜祥和,春節初十陰,米貴如金”。
第壹個月到處都是燈籠。
月子裏,五顏六色的燈籠,家家戶戶喜迎春節。各式各樣的彩燈構成了陜西風情的壹大景觀。
正月十五在Xi安,“張燈”可以追溯到漢代。正月十五,這壹天古代稱為上元節,這壹天的晚上稱為“元宵”,也叫“元宵”。每天晚上,漢文帝都會裝飾燈籠,和人們壹起出去欣賞燈籠。此後,Xi安燈節裝飾燈籠的傳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表明人們可以過上社會穩定,豐衣足食的好年,並壹直流傳至今。Xi安的城墻和革命公園幾乎每年都舉辦燈展。近年來,Xi安城墻上的燈會壹年比壹年大。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棄惡從善,尊老愛幼,祝願年景“風調雨順”,社會“吉祥如意”,人民“富貴長壽”,到十三朝建都於此的典型故事,形成了令人賞心悅目的民俗風情和歷史畫卷。觀眾不僅可以從元宵節讀到Xi歷代的歷史記載。
在陜北,正月十五就要開燈。各鄉鎮在空地上搭起九歌廣場,人們去“轉九歌”,也叫“轉燈”。九曲方陣由3,665,438+0株高粱稈種植而成,稈上掛著367盞油燈(現已換成彩燈)。廣場沒有重復道路,有人稱之為九曲黃河陣。晚上鑼鼓嗩吶壹起打,可以轉九首。“轉九曲”從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持續了三個晚上。當地有句話叫“轉九歌”能活90歲。“玩花”也是元宵節的壹項特殊活動。這是壹種自制的煙花,把銅和鐵熔化成熔銅和鐵水,然後用濕沙倒在木板上,壹起拋向天空,落下來就散開。這種古老的煙花比壹些現代的煙花更有趣。
燈籠是隴縣的傳統民間工藝品。造型奇特,有天燈、龍燈、八卦燈、花籃燈、花鼓燈、蛤蟆燈、白菜燈、紅紗燈、拔火罐燈、騎馬燈、串珠燈等等。在春節期間,親戚和朋友應該互贈燈籠來慶祝新年。我舅舅送燈給我外甥,壹直送到他十二歲,最後壹年的送燈叫“完燈”。正月十五,元宵節非常熱鬧。街道上有成千上萬盞燈。燈市用五顏六色的燈光裝點著縣城,購買和觀看燈籠的人群熙熙攘攘。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子裏掛天燈,在門上掛門燈,甚至住樓房的人也要在陽臺上掛燈籠。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提著燈籠在街上走來走去,被稱為“走馬燈”,而成年人則提著火罐燈籠,帶著供品去祖墳,被稱為“祖先掛燈籠”。
臺灣省的春節習俗
在臺灣省,和在中國大陸壹樣,春節,也叫中國新年,是民間最熱鬧、持續時間最長的節日。
壹般來說,從農歷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元節)結束,歷時1個月。
尾牙每月初壹、十五或初二、十六是臺商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稱為“制牙”。二月二是第壹次造牙,叫“頭牙”;12月16日的牙醫是最後壹個牙醫,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壹年活動的“尾聲”,也是老百姓春節活動的“第壹聲”。這壹天,臺灣省的老百姓會燒地錢祭拜福德(即土地錢)的正直之神,並在門前支起板凳奉上五味碗,燒經幡、銀紙祭拜基業主(祭拜房屋地基)。所有業務線也應該在今天宴請員工,以回報他們過去壹年的辛勤工作。過去,如果老板來年不打算續簽員工,在宴會上就用頭指著他,暗示解雇。然而,這種習俗已經消失了。除了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尾牙宴,按照傳統習俗,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尾牙”。主要食物是濕潤的糕點和饅頭。濕餅是用豆芽、筍絲、豆角、大蒜、幹雞蛋、虎苔、花生粉、番茄醬等配料包裹在濕餅裏做成的。包裏的食物是三層肉,鹹菜,筍幹,香菜,花生粉,都是當地的美食。
送上帝。臘月二十四是祭神日,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竈活動,送別竈神等神。
竈神俗稱“竈王爺”,有的叫“四明真君”、“竈王爺”、“護院”。“廚王”等等。它的全稱是“東方名廚點九靈,汪芫定福神王”,所以也有人稱它為“九天東方名廚煙主”。在早期的臺灣省,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相當大的“火爐”。相傳廚房裏有壹個竈神。每年1月4日,他被玉帝派來監視各家的言行。直到12月24日,他回天向玉帝匯報工作,匯報各家的功過。
年夜飯:辭職、避債劇、圍竈、守歲等。除夕,也叫除夕夜,是臺灣省習俗中最重要的壹天,有相當多的習俗。先辭掉年關,布置“堂頭”,即在供奉“觀音菩薩”和神像的大廳裏,換上新的版畫和對聯。下午,舉行了“年度辭職”儀式。祭壇上有五個祭品和各種年號來祭拜神靈,然後祭拜祖先,跪三下,叩九下,以表達對神靈和祖先今年保佑的感謝,並祈求新的壹年有更多的保佑。神桌前還有壹種“春飯”,就是盛著米飯的小碗,上面有紅紙做的花。佛前三碗,爐上壹碗。這些花也叫“春花”或“稻春花”,這種米叫“過年米”。閩南語中,“春”與“剩”諧音,表示吃不完,有剩。桌子上還有三堆橘子和壹些紅棗。紅棗寓意年年好。橘子要到元宵節才能摘下來。有句話叫“去袁青(夜)拆橘棚。”最後還要燒金紙放鞭炮來結束儀式。
避債劇和討債燈是避免債權人在新年期間上門討債的節日活動。在除夕夜,臺灣省的所有寺廟都會祭神並表演戲劇。凡是欠債過年還不上的,就跑到廟裏的戲臺上,躲在人群裏看戲。按照習俗,債權人不能向他要債。如果催債人到了“避債戲”的階段去要錢,會引起眾怒,會被群眾圍攻,會令人生厭。這出戲將持續壹整夜,直到第二天早上的第壹天。債務人也會順利度過新年。但債主也有應對的辦法,就是在大年初壹,穿著舊衣服提著燈籠在家討債,假裝從大年三十晚上就開始討債,還沒有回家,燈籠還在手上,不能算“過年討債”。這種燈叫“討債燈”。但除非有很深的怨念,債權人壹般不會輕易動用“討債燈”。
圍著竈臺,除夕夜,也叫過年,外出謀生的家庭都要回老家團聚。如果他們回不去了,他們就要騰出壹個座位來放那個人的衣服,以示團聚。全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著壹年中最豐盛的菜肴。桌子下面放著壹個熊熊燃燒的爐子,爐子旁放著壹些銅錢,以示溫暖和富貴。圍著爐子吃的東西壹般都是象征性的。如果壹定要吃“長歲菜”(用芥菜做的,寓意長壽)和“韭菜”(“韭菜”和“長”諧音,要壹個壹個地吃,從頭到尾,不橫著吃,不咬,才能“長命百歲”)。另外,要吃蘿蔔(也就是菜頭)顯氣色好;吃“全雞”就是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文蛤”說明它能生育。吃完後,蚌殼要放在床下,表示會生蛤蜊和孫子。吃魚丸、蝦丸、肉丸,意為“三元和”(丸與元諧音,三元意為狀元、會元、解元);把所有的菜都不要刀吃了,做的還是原來的樣子。
臺灣省有句諺語叫做“二九老”,意思是除夕是快樂的壹天。以前臺灣省流行收養不同姓氏的女性做“童養媳”。直到十七八歲,他才和兒子結婚。有錢人壹般會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20天後舉行婚禮。家境壹般的,除夕會合家團圓,童養媳父子圓房,俗稱“送他們做壹堆”“合住壹屋”“成人”。平時要選擇黃道吉日,避免觸神。然而,在除夕夜,所有的神都被送上了天堂。這個時候,妳選擇童養媳和兒子“送他們去做樁”,就不用擔心被神靈譴責了。
溫州的新年習俗
中國新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
在冬天的至日吃湯圓
冬天的至日被稱為“至日”,俗稱“冬節”。在這天早上,每個家庭都會吃湯圓或芝麻。湯圓裏面是甜糖或者芝麻,還有臘肉湯圓。不過,糯米要先煮熟,搗成塊,然後卷在豆粉裏,使之與豆粉粘在壹起,這是至日冬季的小吃,俗稱“滾芝麻”。吃芝麻醬和湯圓象征著團聚和慶祝。民間有句諺語“吃冬至日丸,長壹歲”。
曬幹的醬油肉和鰻魚貓頭鷹
溫州人習慣在農歷十壹月曬醬肉和鱔魚。把生瘦肉和生雞鴨泡在醬油裏,然後曬幹吃,有壹種特殊的風味。以前曬這些蠟貨的月份,家家戶戶的椽子上都密密麻麻地釘著釘子,上面掛著醬肉、醬鴨、醬雞。自制的醬肉、醬雞,味道鮮美,質量上乘,所以即使市面上有現成的,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幹。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壹般會去菜場買壹些比較大的鱔魚,剖開曬幹,就成了我們所說的“鱔魚”。鰻魚比新鮮的鰻魚好吃,是年夜飯的好佐餐。
道年糕
也叫“搗碎糖糕”,糯米與壹些秈米、紅糖或白糖混合,蒸熟,在石臼中搗碎,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被稱為“慢食”。如果放在有不同圖案的印盤中,可以壓成有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狀元、鯉魚、麒麟等圖案的甜糕。,也可以做成錠,最多重3kg左右。可以放在中殿有銀花的長桌上,也可以放在每個房間裏。這也叫“做年糕”,意思是逐年上漲。
向竈神獻祭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鐵鍋佛”。據說這壹天是竈神向玉帝報告普通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竈王爺是貪吃的,只要有糖吃就會被封嘴,所以祭祀竈王爺少不了麥芽糖,這樣竈王爺就不會說玉帝的壞話了。
山新
每年臘月二十四前後,遵循臘月“撣舊”的習俗,溫州市家家戶戶都要掃除灰塵汙垢,用粉墻裝飾房間,洗衣服,晾東西。家家戶戶都借此機會洗去家中堆積的汙垢,迎接春節。
貼春聯
中國新年的另壹個常見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為壹種流行的習俗。在宋代,春聯被稱為符濤。古人相信桃可以辟邪,所以經常在門前擺壹些桃木制成的物品作為裝飾,稱為桃飾,後來慢慢演變成符濤,也就是春聯。過去,春聯都是用墨水在紅紙上用黑色書寫的。近年來,市場上流行紅紙金印春聯,頗受人們喜愛。除夕夜,所有的門、柱、窗都用紅紙貼春聯,俗稱“門對”。門楣上貼有四個字,俗稱“橫批”,單門上貼有“大吉”二字。正房、廳堂、書房、豬圈、羊圈、牛棚都貼著內容不同的春聯,大多是為了祈求吉祥平安、各行各業豐收。
陳年葡萄酒
除夕之夜,全家人會聚餐飲酒,或邀請親朋好友盡情吃喝,稱為“汾酒”。因為除夕是新年和舊年的分界線,意味著舊年和新年從這壹夜開始劃分。所以,這頓飯,無論貧富,都要盡量豐盛。溫州人很講究吃“年份酒”,也叫“年夜飯”。
七歲吃酒是很吉利的。過去宴席上用十個高腳朱砂碗,十種涼菜,稱為“石泉”。除了雞肉和肉,還應該有花生(水果)、橘子(好運)、鯉魚(跳龍門)、豆腐(打掃屋子)等。,而且每個碗都必須有壹個圓形的胡蘿蔔頭蓋,頂部切成薄片,以示欣賞。喝多了酒之後,人們常常通宵娛樂,俗稱“守歲”或“盼年夜飯”。
開啟槍
正月初壹的淩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趕著玩“開門”,全城鞭炮齊鳴,象征著辭舊迎新、收富,俗稱“收年”。打“開門炮”也是慣例。壹般先放壹串小鞭炮,稱為“百子炮”;又放雙響鞭炮,只放三聲鞭炮,表示壹年的瘟疫可以解除,又要過年了。要求響三遍都響,聲音響亮清晰,最吉利。
支付新年電話
正月初壹,在自己家裏起床,晚輩按順序給長輩磕頭,稱為“拜年”。從正月初二開始,鄰居、親戚朋友來來往往祭拜節日。按照老習俗,溫州人不在正月初壹走親戚。拜年壹般從初二到初十,有的延到正月十五。50年代以前,拜年比較簡單,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它們用特殊的紙莎草紙包著,上面貼著紅紙,因此被稱為“紙鮑鵬”。
穿上新衣服
在正月初壹,人們要穿新衣服,這也意味著送舊迎新。因為人們把紅色作為好運的象征,小孩子穿大紅色的衣服,年輕的女人當然全身都是紅色,甚至老女人也穿大紅色的裙子。現在,人們在穿著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顏色不僅僅局限於紅色,而是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多樣。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壹年就結束了。
近年來,市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壹些家庭選擇在正月出遊,壹些年輕人對新年越來越冷漠。他們對新年的熱情還不如壹些西方節日。對此,潘宜剛仍然認為:“春節不能用任何節日來代表,觀念的改變只是證明了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