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穿鞋帽,這是壹個純粹的個人行為,卻在近代中國引起軒然大波,成為壹代先人思想啟蒙的先行者,生活方式國際化的起源。
鴉片戰爭後,人們覺得國弱是因為民智。要想啟迪民智,首先要擺脫陋習和習俗對人民的禁錮,尤其是抽鴉片和纏足這兩大危害人民健康、屈辱國民性的公害。先進知識分子對此無可奈何,只能批判。如果說禁煙是糾正少數人的陋習,那麽反對纏足將改變幾千年的刻板印象,影響千家萬戶。19年底,男子編發風潮興起,成為維新運動和國民革命的動員號召。
反對女纏足,男紮辮子,必然推動鞋帽服裝改革。早在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就寫過《請禁止婦女纏足折》、《請破發改衣元折》,認為婦女因纏足而不能工作;編發長且下垂,不利於機器生產;在壹個脫去外衣知識豐富,步伐優雅的時代,不方便各國競爭,所以必須放下,剪掉頭發,換上衣服,才能“符合歐美的習俗”。這使得更衣成為學習西方文明的重要內容,具有啟迪民智的意義。辮剪和辮編從上到下分為兩組。上層當然有死忠,但下層尤其是封閉的農村更有力量。辮子雖然不是漢族的服飾,但是已經流行了幾百年,長期生活積累形成的心理習慣已經積重難返。有人哭,有人罵媽媽,有人罵媽媽丟了辮子,有人自發組織辮子抗議,甚至罷工。主筆將這壹行動視為支持革命的號召,在辛亥革命前夕達到高潮。人們興高采烈地選擇吉日,祭祖,放鞭炮,剪辮子。在壹些地方,“辮子”成了罵人的話。妳應該說:“妳真的是辮子!”就像被人罵“不是東西”。對辮子的態度是對與錯的兩極對立和快速轉換,敏感地反映了革命潮流中社會風尚的起伏。
破發換衣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導下的習俗改良。與歷代的換衣不同。歷史上的更衣造型是有倫理和等級的。民國初年頒布的服役制度規定,官員無論等級高低,都要穿西式大禮服和燕尾服,這是對封建服役等級制度的徹底否定。孫中山也提出“宜生,宜動,宜濟,宜壯。”曾經,作為改良服裝的指導思想,這種符合現代文明的服裝理念在中國的推行,使人人念念不忘的服裝徹底擺脫了封建禮教的規範,向著實用、經濟、衛生、美觀的方向發展,這是服裝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在服裝的變化中,穿洋裝是壹種大時尚,不能簡單歸結為崇洋媚外的傾向。民主的建立激發了人們對西方民主社會的向往。人們著迷於自由、平等和自然人權的理念。他們認為這種觀念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了社會的方向,服飾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們的喜愛。作為社會實踐的結果,外國服飾在中國的流行並沒有取代中國的服飾,反而促進了中國服飾的改良。中山裝的出現是中西結合的產物。它以西裝為樣板,把大翻領改成立領,四個口袋,五個扣子,去掉腰帶。女裝從寬大、挺拔、飽滿的連衣裙變成了根據西方人體曲線美的剪裁,演變成了今天的旗袍。這些都是遵循西式服裝的審美和價值觀,結合中國的壹些傳統形式而創造出來的新的服裝風格,可謂是中國運用西式最成功的作品。穿什麽不穿什麽是個人行為。壹些先進的思想家把個人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看作是個人自由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是神聖的個人權利。個性解放的呼聲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渴望,對服飾的求新、求異,合理與不合理的浪潮洶湧而來。西裝領帶,禮服外套,光胸光背,長期依靠短打,新舊異域,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真正開始了服裝免費的時代。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中,服飾的變化走在潮流的前面,敏感地表現出文化氣候的走向。
從社會、思想、文化變遷的角度看服裝的變化,服裝成為審視社會文化變遷的壹個窗口。因此,壹部優秀的社會生活史必然是壹部社會文化史;壹部優秀的社會文化史,必然會對社會生活做出具體細致的文化社會解讀。這是從不同方向對同壹主題的描述和分析,也是社會文化史和社會生活史的聯系和區別。
服飾習俗的變遷:中國的服飾習俗源遠流長,每個時代都有豐富多彩的服飾。清代中國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女性則穿旗袍。民間諺語說“孔雀翎,馬蹄袖”。服裝具有等級森嚴、崇尚服飾的特點,與現代人的平等要求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不相協調。為此,中國壹些人開始接受西式服裝。19的50年代,香港廣州都有人模仿洋人的打扮,更多的華商穿禮服。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提倡“易服”。20世紀初,穿西裝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胡任教的梧州中學1903,大年初壹允許學生“穿洋服頌孔孟”(註:《胡自傳》,《近代史資料》第2期,1981)。),可見學生中穿洋裝的不在少數。當時穿洋裝的留學生比較多。清朝以後,出現了“洋裝熱”。在大同,人們“換了洋服洋帽,數目不詳”(註:“潘請用國貨”,【上海】申報1965438+2002年3月4日。),在壹個偏僻的小鎮,“文武禮服,冠以氈,皮,短期使用,完全歐式”(註:中華民國慈利縣誌,卷17,風俗。)。此外,洋氣的襯衫、毛衣、毛衣、褲子、紗襪、膠鞋、皮鞋也逐漸普及。總之,中國服裝中的西方因素在增加。值得壹提的是,中山裝是近代中西服飾結合最典型的標誌。
在廣義的服飾民俗中,穿衣和打扮是壹個有機的統壹體。如紋身、化妝、發型、飾品、纏足等。鴉片戰爭前後,西方人來到中國,首先看到的是長辮子的男人和裹腳的女人。“許多年來,全歐洲都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可笑、最奇怪的人;他們剃光的頭發、梳成辮子的頭發、斜視的眼睛、奇怪的衣服和被毀容的女性腳,長期以來壹直為制作滑稽事物的漫畫家提供題材。(註:哈利:《太平天國革命傳》,王維舟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51頁。)。男人拖著大辮子,穿著寬大的長袍,女人裹著小腳,這是中國清朝人的基本裝束。但是,19的80後,這種服裝的中國人形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首先,來華傳教士中有壹部分人最早主張天足。改革派帶頭反對纏足,提倡纏足。1883年,康有為在廣東南海縣成立纏足社,1896年,在廣州成立纏足社,1897年,梁啟超等人在上海成立纏足社,很快就傳遍了東南沿海地區。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還頒布了禁止纏足的詔書。1901年,慈禧太後頒布聖旨,禁止纏足。1912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內務部勸說各省禁止纏足。從反對傳統道德、爭取婦女解放的角度來看,不纏足運動具有反封建的政治意義,是壹場深刻的社會革命。
辮發在清代是男性形象的象征,但卻是滿族習俗同化漢族的結果。在外國人面前,它成了中國人的國家象征,而這個國家象征,在近代文明世界裏,成了與短發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落後”和“不文明”的象征。
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公開要求清政府為光緒皇帝“剪去頭發,改衣為元折”,廣大開明人士也發出了剪辮子的聲音。清政府甚至在1911允許官民自由理發。辛亥革命爆發後,辮子紛紛被剪掉。當時甚至有很多理發店代替了很多“理發師”。連袁世凱都剪掉了辮子。民國的建立帶來了短發的流行。
當代服裝的發展變化是多姿多彩的,妳想發展到什麽程度。輕便、休閑成為市民服裝的主流,帶有等級標誌的服裝和與之相匹配的封建禮儀已經消失。但是各種制服還是很受推崇的。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選美文化的影響,現代人熱衷於獨特、鮮艷、創新的服裝。
中外服飾相互影響,傳統服飾與現代交融,也吸收了壹些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