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些主流人物和主要情節相比,甄和的故事第壹次沒有直接涉及主題。因此,這部分情節在評書和戲劇中往往被忽略或簡化。
那麽,作者為什麽要寫這兩個人的故事呢?因為甄和是紅塵中人的真實寫照,此後所寫的人物實際上是這兩個人物的折射和凈化。甄氏家族的小盛衰,也折射出賈氏家族的大盛衰。這就像魔術,先是小玩意,然後是大場面,但本質手法和規律是壹樣的。
我們不太喜歡賈珍的故事,壹方面,他們的故事並不曲折,另壹方面,他們太像我們自己了。當我們想到這些的時候,難免會刺傷我們的心。
首先,這兩個人資歷差不多,但是背景截然相反。
甄的出生大概是每個凡人的夢想。
蘇州的長門是“紅塵中第壹等,富貴風流之地”,甄氏家族在此有房產宅院,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甄生來就是這個家鄉官吏的繼承人,壹個太平紳士。原著說他“本性冷漠,不計較功名,只喜歡每天看花修竹,喝酒吟詩,卻是壹等壹的神仙人物。”
作為凡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想有錢有勢。只要我們能像甄壹樣享受財務自由和閑暇,我們就會無比幸福。
因為甄家裏有現成的財產,所以他並不特別努力去上進。他不為科舉或商業農業管理而學習。他只是每天玩園藝,喝酒,寫詩。
記得新聞報道有個小孩問他媽媽“我們有六套房子,我為什麽要好好學習?”媽媽沒什麽好回答的。可見,如果家庭實現了財務自由,大多數人就會失去奮鬥的動力,就像甄壹樣。
人們接受壹句話“知識改變命運”,讀書就是學習知識,改變命運。如果妳的命運已經很好了,就好好享受吧。何必那麽努力的學習和奮鬥呢?後來賈的壹幫兒子兄弟,包括寶玉,其實也有同感。
然而,印石不在乎名聲,這並不意味著他鄙視有錢有勢的人。他只是明白,像他這樣的小鄉紳,要想成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現在衣食無憂,他寧願選擇安於現狀。
事實上,印石覺得追求名聲是件好事。當他了解賈雨村時,他斷言自己“不會是壹個長期嗜睡的人”。他和雨村交了朋友,既珍惜他的才華,又看到他壹定前途無量。如果雨村是壹張苦臉,還會這樣喜歡他嗎?我不知道。
雨村《玉在椽子問好價,女留椽子飛》詩稱贊他“誌大”,雨村《天下人皆仰視》詩稱贊他說“已見騰飛之兆,不日將可接雲霓”,還想親自斟酒祝賀。可見,真的覺得甄飛黃騰達,升官發財,是壹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後來熱心地資助雨村趕考,並打算寫信把他推薦給在京的朋友。
甄的心裏,也隱隱有壹個“展翅高飛”的夢想,可惜他太懶了,而且他沒有兒子。如果他有個兒子,他壹定會花錢為他聘請名師,讓他通過科舉,做官宰客,改變家庭。
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願意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往往是因為我們自己心裏認可這個夢想,甚至這個夢想自己都沒有實現。後來賈政自己做官不努力,卻喜歡苛求兒子讀書考試,願意幫助出身貧寒的人才做官封爵。也是出於同樣的心態。
這種人認可努力的價值,但是懶得奮鬥,寧願幫助別人成功,所以覺得很有成就感。甄看到了他在身上所缺乏的東西,即更強的才能和雄心。雨村是他理想中的自己。雨村雖然窮困潦倒,印石卻很羨慕他。
雨村大概看透了這壹點,所以在與印石的交往中並不自卑。別人請他吃飯喝酒他不拒絕,別人資助他考試他也不“介意”。因為我知道自己有才華,也知道自己遇到了懂得欣賞的人。
賈雨村的生活是另壹種模式。每個普通人的心中都有壹個逆襲的夢想,而賈雨村就是這個夢想的踐行者。
賈雨村,湖州人,原是秀才兼官員。可惜他生在末世,祖上的基業沒有了。只剩下壹個人了。他想去北京參加考試,結果被淹死了。說白了,他沒錢急。他只能住在葫蘆廟,靠賣詞賣作文為生。
但他依然心懷夢想,尋找機會。他很窮,唯壹能和他交朋友的正派人是甄,但雨村的知識使他驕傲和崇高。對於他的禮遇和慷慨,“並不介意”,因為在舊社會,捐輸給貧苦文人是壹件高雅的事,甄家拿出五十兩銀子也不難。雨村有信心,將來成功了壹定會回來感謝他。
雨村的成名之路並非壹帆風順。考上官後,會貪涼,會被人才欺負。事實上,傲慢是雨村的習慣,他也很以甄印石為榮。甄也認可他的文人習氣,因為他們都是只讀書不了解世事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寵他,所以他被排除在外。貪涼是他在基層不可避免的情況。他吃了壹輩子苦,突然有了力量。他希望馬上享受,補償前半生的艱辛。但他只有書本知識,沒有官場常識,為人孤傲,所以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最後被老板辭退。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經常會遇到壹個老謀深算又刻薄的老板,因為妳不善於討好他,不熟悉潛規則,故意給妳小鞋穿,甚至可能會排擠妳。雨村官場的失敗,主要不是因為貪涼,而是因為自大,不善於人際關系。如果這種事發生在真身上,他可能會心灰意冷,回家過悠閑的生活。但雨村並不甘心失敗,他會繼續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出身苦的人,不怕吃苦,不怕失敗,回到原來卑微的位置。
雨村周遊列國,給各地官僚做家教——學習是好的,即使不能做官,至少可以以風雅為生,找機會入體。雨村師從金陵體院院長賈珍的甄寶玉作家。因為奶奶的溺愛,雨村因為教育問題受辱辭職。他進壹步明白了,學習不是壹切,權力才是最終的決定者。
最後,在的位置上,他依附府的賈府,被視為賈府的侄輩。他憑著對甄壹案的獨斷專行,贏得了的賞識和推薦,進而幫助賈原諒了搶石呆子的古番。至此,雨村已經徹底淪陷。他扔掉書本,拜倒在權力的腳下。
由於家境優越,甄得過且過,沒有野心,神仙般的人物散在家裏。
由於家境貧寒,賈雨村不擇手段地努力上進,從出人頭地到作惡多端。
這就是現實中兩種極端情況下人的不同生活模式。
說起天生資質,兩者差距不是很大。
甄歷史悠久,能欣賞雨村的詩。後來還對壹個真人唱的《好歌》做了文藝評論。可見他並不是壹個愚蠢沒文化的人,但他也從來不會懶得好好學習。
印石的知識止於做壹個好伯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的悟性是文章”——如果妳遵循這種說法,那麽他真的是學習上的差生。
雖然印石家族沒有郭蓉大廈那麽大,但稱呼奴隸和女仆是很常見的。印石從小就是少爺,卻不太懂家務和用人。如果說他像賈政壹樣嬌氣,有官位可以推卸他的忙碌,那也可以。事實上,他每天都很清閑。但他根本沒註意這些。
宵夜看燈籠是自古以來的習俗。當時正是“寶馬雕車,香火遍地”的旺季。大街小巷擠滿了人,鞋子丟了,包包被偷了。那天晚上很平常,但他只讓男仆霍奇抱著他唯壹的寶貝女兒連贏看燈籠,他家的奶媽和女仆都沒帶,除了幾十歲的人。
有趣的是,印石夫婦“當他們的女兒整夜沒有回家時,就知道出事了”。通常孩子被拐後,有三個小時的黃金解救時間。這時候如果派幾個人分頭尋找,向官方匯報,在官道和碼頭打聽攔截的情況,還是有希望把孩子找回來的。甄氏家族並不缺乏這種財力和人力。
然而,印石的選擇是等待壹整夜。這對夫婦今晚要做什麽?睡覺還是打麻將?
有人說甄重男輕女,不愛,其實好像不是。書中寫道,這對夫婦“日夜哭泣,幾乎從未試圖死去。”還有“看壹月,印石先得了病”。看來,印石並非對女兒漠不關心,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常識。
後來甄家遭遇葫蘆廟大火,房子被燒毀。在古代,沒有保險公司來賠付。甄印石只好去田莊安頓下來。可是壹遇水旱,老鼠偷蜜蜂,他只好換了田莊,帶著妻子和兩個丫鬟去找嶽父。
其實在災年打折賣田莊並不是壹個好主意,因為這時候房產跌價,賣了勢必虧本。如果印石能籌集到資金,並雇傭項勇來管理土地和農場,他可能會設法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可惜的是,他很可能沒有錢和勇氣,也沒有籌集資金的渠道。他平時結交的“顏師傅”之類的朋友,此刻都不見了,也不知道他以前是怎麽交友,怎麽做人的。在最後壹刻,只有他的嶽父會接受他。
嶽父蘇峰是壹個富裕而吝嗇的農民。看到女婿下來避難,他就不滿了。印石拿出錢委托他的嶽父低價購買壹些房產,為第二天提供食物和衣服。事實上,印石也是本地人。為什麽不買自己的房子,而是問他嶽父?因為他真的不懂市場,壹點投資常識都沒有!
蘇峰的“半哄半賺,有人要跟他談窮田爛屋”。這個人,就像下面這篇文章中的博·石人,致力於利用熟人。如果鎮有壹定的農業管理知識,也許可以努力幾年,把壹塊薄田變成高產田。但是,“印石是秀才,不習慣生理作物和其他東西”,所以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甄讀書這麽多年,治國安邦的能力卻不足,也沒有交到什麽有用的朋友。他沒有用人知識,沒有投資知識,沒有農業常識。那麽這些年他都在看什麽書呢?曹雪芹給他起名叫“甄妃”,也是真沒用的意思。沒什麽是學者,我說的就是這個。
甄的問題在於他的前半生太順利了。在有錢人家長大的獨子,想讀什麽就讀什麽。他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麽挫折,所以沒有危機感。但如果他有點危機感,可以投資幾個不同的行業,或者多買幾套房子,人生也不會那麽慘。
雨村的資質和印石很像。他還有蘇慧。當他看到智通寺外的老對聯時,他立刻意識到這裏有壹位“翻筋鬥”的大師。可惜他就像壹個初次見到甄的和尚。他見老和尚又聾又糊塗,也懶得細說。這是缺乏人生閱歷,難以開悟。後來他和冷子興談“善惡二賦”論,可以算是該書的綱領文本。可見雨村是有智慧的,他不只是知道八股和俗才。
雨村受夠了貧窮,所以他的人生理想不是學習,也不是幫助人民,而是名利。當他知道科舉可以做官的時候,他就努力學習。當他知道比學習更重要的是靠權力的時候,他就立刻服從高的,踐踏低的。他是壹個微妙的利己主義者。學習只是增加了他的精致和欺騙,貧窮扭曲了他的心靈。
雨村的故事成為了每個窮小子、鳳凰男的勵誌傳奇,而每個貪官的背後,往往都有壹個努力的青年,壹個拼搏的青年,卻在歲月的磨礪中,失去了初心,從最初的理想主義墮落為利己主義。
雨村也曾被貪官汙吏欺負,被勢利小人鄙視,但壹旦掌權,就變成了他年輕時痛恨的那種人。他也應該知道肯定有很多人恨自己罵自己,但他更害怕回到原形。
如果妳想出人頭地,除了非凡的智慧和雄心之外,妳還必須具備其他優勢。雨村有壹些像甄這樣的人所沒有的優勢,主要是流動性。
要想成功,壹個人必須有足夠的行動。當初,在李世民玄武門發生變化之前,他就有過疑慮。當他的得力助手張曼·公瑾看到這壹幕時,他立即把龜殼扔到了壹邊。他大聲說:“如果占蔔結果是不吉利的,妳不要做!”壹言驚醒李世民,終於放手去做,贏得了皇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賈雨村陷入困境已經很久了。他壹得到甄的支持,就立即出發去參加考試,全然不顧甄提出的四天後擇日再考的建議。中秋之夜喝到半夜,五鼓之後就走了,居然壹夜沒睡。可見他有多著急。
他說:“士不在黃道之冥界,總以事為先。”非常合理!有了這種心態,他自然能上高中,甚至被罷官後也能想辦法挽回。抓住機會,想到就去做。前壹天拿到了地寶,第二天就求之如海——沒想到比他還強,連推薦信和官費都給他安排好了。如海的能力其實比雨村強。如果他活得長,他應該會有更大的前途。
而甄的行動能力很弱,因為他已經養尊處優很久了,無論他做什麽,他都有壹種休息的態度。女兒出去幾個小時,他也沒在意。當他發現她被拐賣出去找她的時候,人販子已經帶著孩子跑了。甄氏家族的衰落始於的被拐。甄行動不便,破壞了家庭的幸福。
連贏的壹生是“沒有運氣的壹生”。她的運氣最差的是毀了她的人都是行動力強的(比如薛蟠和夏金桂),而愛她的人都是行動力特別差的人。除了她父親,馮媛的兒子也是。
馮淵的家世和甄很像,也是個小鄉紳。他原本是壹名同性戀者,但因為連贏,他的取向改變了。他打算壹輩子和連贏在壹起,再也不想要別人了。連贏聽了也很高興,說:“從今以後,我滿腦子都是錯誤。”如果他們真的結婚了,那就是另壹對甄夫婦了。
但是這個馮淵和甄有壹個問題,就是他們不關心事,只關心吉日,所以要等三天才過門。結果綁匪將連贏轉賣給薛蟠,引發糾紛。結果,馮淵喪妻而死,連贏的命運從此改變。
與其說行動力是妳成功的重要條件,不如說行動力是避免失敗和麻煩的必要技能。
賈雨村不會犯睡大覺的錯誤。他壹直暗戀焦星。壹旦他找到焦星,當天晚上就會上門,第二天求婚,當天晚上就成了新郎。對於機會稍縱即逝的底層人,壹定要有比別人更快做事的能力。
撇開賈雨村的個性不談,他強大的執行力確實令人欽佩。抓住機會,想到就去做。花可以直折,不要等沒有花才折!
甄的朋友都很隨意,因為他家境優越,不需要刻意經營自己的人脈。焦星說家裏沒有窮親戚窮朋友,說明甄家也是壹個“沒有”的家庭。但是他女兒走丟後,沒有親戚朋友鄰居幫他找。他破產後,無處籌錢整頓家業,只好依靠嶽父。雨村還有冷子興和張等人給他通風報信。真連這樣的酒肉朋友都沒有。所以房地產市場,農產品信息都是懵懂的。可見,甄並沒有交到可靠而可用的朋友,比如,八成已經是知己了。
甄是個有文化的清高人物。他平日懶得與人交往,也懶得幫助別人。所以,壹旦他遇到什麽事,沒人願意幫他。很容易慷慨解囊,還是個嬌滴滴的利己主義者。他大概不喜歡劉姥姥和尼爾這樣的正直平民。
他的妻子石豐也是“溫柔、深刻、謙恭、正直”,他那吝嗇刻薄的農民公公能培養出這麽賢惠漂亮的女兒(連贏也知道),真是奇跡。
顯然不如甄家關門(甄家高得抱不住人,低得看不起人,只願意嫁給比自己家低壹點的人),所以蘇峰對女婿的期望很高。壹旦女婿破產,他比誰都失望。而這個馮家,到了婆家,對老公自然是充滿了依賴和順從,不管他怎麽說。他告訴霍奇晚上帶他的女兒出去,他去了田莊,他賣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他想去他的嶽父...她什麽也沒說。既沒有規勸,也沒有懷疑。
她不知道她父親的性格嗎?想必她是知道的,但她多年來習慣了三從四德的日子,把自己弄成了擺設,讓糊塗老公毀了家庭。家裏出了事,她除了哭就是病。光做點針線活是不夠的。唯壹的作用就是給老公提供壹個依靠的家庭,結果卻是投入的不人道,更慘。
要說印石對老婆真的很好,半百沒有孩子,也沒有離婚和納妾。看起來夫妻感情很好。也許印石正在讀浪漫故事。我想來閨房,也挺浪漫的。大概正因為如此,馮對的盲目崇拜才如此始終不渝。但當印石和她在壹起時,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她,成為了壹名僧侶。馮壹生賢惠柔順,最後卻被丈夫拋棄,被家人嫌棄,為什麽?
雨村早期的接觸就更簡單了。窮人沒有社會關系,他唯壹能談的人就是葫蘆廟裏的和尚和買字的顧客。真是他唯壹真正的朋友。
有人說雨村忘恩負義。甄印石給了他五百兩銀子,但他並不十分介意。五十兩銀子確實不少。劉姥姥第壹次去郭蓉府,只拿了二十兩銀子。雨村不在乎,因為他驕傲。他覺得自己才華橫溢,是命中註定的。印石只是在替天行道。他做官回來後,給甄夫人送去了兩塊銀子(1200元)和四塊錦緞,感謝甄那天的支持,買桃的錢另算。所以,在他心裏,甄家的恩情得到了回報。
他在做知府判葫蘆案時,是在賈家的幫助下得到官位的。他只是想報答賈家,所以壹切都是以不得罪賈家為原則。再說,即使連贏被判給馮淵,也沒有什麽好處。就算把連贏從薛家帶回來,連贏可能已經是薛蟠的人了,帶回去也沒用。她回到娘家,未必能嫁到比薛家更好的婆家。因此,雨村沒有為連贏做任何努力。但是,他從來沒有通知過甄夫人,這實在是不應該的。或許在他的心目中,多壹事不如少壹事。
雨村的朋友大多是他做官後結交的,如冷子興和張。事實上,他們是酒肉朋友。最多是交換消息,但不能指望對方互相幫助。
與賈家、王家的交往,純粹是為了利益,互相利用。賈、王借他的手做事,他借賈、王的權升官。壹旦對方倒下,他會立刻拋下這段感情,甚至落井下石打人。
大家都說雨村身體任性,是個精瘦的男人。兇的特點是:寧願教我對世界消極,也不願教世界對我消極。雨村的特點是,他可以讓天下所有的人失望,但他從來沒有辜負過焦星。
焦星是甄家的丫鬟,因為偶爾回頭看雨村,他以為對方對他有意思,就像洪福愛李靖壹樣(看來沒少看言情小說),所以念念不忘,還立下了“癩蛤蟆若有興趣,必先玉頭”的誓言。
焦星並不知道這個誓言。雨村答應了自己。後來,他花了幾百兩銀子從蘇峰家買下了角星,實現了他的夢想。後來他死了,焦星生了個兒子,就直接給她扶正了。
其實焦星並不驚艷,也沒有什麽過人之處。雨村做了官,娶個家世多的小姐是必然的,但他從來沒有辜負過她。他被罷官,把財產全部給了焦星,把她和兒子送回老家生活,自己壹個人繼續在外闖蕩,尋找機會,頗有點患難夫妻間的信任。
焦星真的愛雨村嗎?壹開始肯定沒有,後來也許就有真相了。但雨村這樣的強人,連單戀都不在乎。他關註的是自己的感受和人家的設計。因為焦星是這個世界上唯壹見證他由盛轉衰的人,讓她陪伴他,分享他的成功,是他的榮幸。再好的演員,有觀眾看也是有意思的。穿著衣服回國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在老家沒有親人,可能也沒幾個人認識他。在這種情況下,焦星成了老朋友。
拯救壹個同樣出身卑微的女人,提升她成為壹個偉大的人,讓她欣賞自己,只有這樣雨村才能感受到她的能力和優越感。
他不需要焦星幫他。他願意獨自承擔家庭的責任。焦星只需要帶著敬佩的掌聲。雨村雖然懂得攀龍附鳳,卻從未想過通過婚姻來延伸人脈,幫助事業。僅此壹點,就讓現實中很多成功人士汗顏。
焦星的天賦壹般,但她超級幸運。曹雪芹也懶得解釋,只給了她這個名字,可見她的幸運。最後雨村竟然是“因為小紗帽被關起來了”。焦星若不負此美名,必在雨村敗亡之前死去,享盡榮華富貴,免家破人亡。沒有這個幫助,雨村的報應自然很快就來了。
說起來,焦星唯壹的不同,就是那年夏天在花園裏采花的時候,她回頭看了雨村壹眼。未婚女仆看陌生男人是違反規定的,但這給她帶來了壹生的好運。甄娘子深明禮義。她這輩子沒做過什麽出格的事,卻被家人分開,被丈夫拋棄。
那麽,女人守規矩好還是不守規矩好呢?曹雪芹沒有說答案,他讓妳自己想清楚。
甄和都是讀書人,甄讀書並沒有得到什麽好處,反而在能力和思想上受到限制,最終由盛而衰。有人感嘆好人沒好報。事實上,甄的不幸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因為懶惰,缺乏進取精神,缺乏生存技能。
賈雨村通過閱讀考試獲得了官職,但正是因為他的人際關系,他才得以成功。人情世故不是壞事,也是人情世故。只是賈雨村貪財,把人情世故的知識用到壞的方面,把讀書學到的知識都用在做壞事上,這是不道德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書籍可以教育人,也可以毀滅人。正如寶釵所說,這兩種人都是被書誤了,他們自己也毀了書。還不如種田做買賣!
紅塵中的妳我,如果條件好,可能會像甄壹樣得過且過,失去危機感,也逃不過命運的突然打擊;如果條件艱苦,不願意向命運屈服,妳可能在努力之後,還會像賈雨村壹樣繼續冒險,抱著“勝似天半子”的僥幸心理,逆天行事,最後身敗名裂。
忘記了把手縮在身後,前面沒有回頭的路——這是大多數凡人的悲哀。
所以我們普通人,以甄、賈的故事為鏡,可以做到順境時居安思危,逆境時保持德行。看完它們,妳就能初步了解《紅樓夢》了。
歡迎關註倚翠袖,讀不壹樣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