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面臨困境:
中國股市面臨兩難境地。
壹個難點在於“進”
上市公司入市,在現行發行制度下,往往市盈率高,發行價高,圈錢效應突出。在壹級市場已經吃掉二級市場投資利潤的前提下,投資二級市場是沒有吸引力的。
第二個難點在於“走出去”
壹旦不合格的上市公司退市,將損害眾多投資機構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尤其是壹些小投資者,很難承受上市公司退市的巨大損失。
因此,監管部門壹方面要嚴格發行制度,讓真正業績優秀、值得二級市場投資的上市公司進入市場;另壹方面,要推進投資者教育,讓所有投資者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風險無限和收益無限並存。在此基礎上,大力淘汰不合格的上市公司,為中國資本市場營造真正的“碧水藍天”。這樣資本市場的價格曲線表現才會真正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化,才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資本市場才會真正健康發展,直接融資手段才會真正可持續,投資者的收益才會真正可持續。
摧毀對中國股市的信心將危及整體改革。
上證綜指上周暴跌12.2%後,很多人都在問“下周會暴跌嗎?”“會不會有壹千股下跌?”昨日,人們的擔憂成真:滬深兩市大幅高開,上證綜指低開3.7%,跌至7月9日最低點3373點,隨後壹路傾瀉,最大跌幅9.1%,收於3209.9438+0點,下跌8.49%。股市暴跌正在摧毀投資者最後的信心,這是極其嚴重的。
如果問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其實並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不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也在加快,增長的新動力與日俱增。今年以來,財稅、金融、投融資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對外開放有了新的拓展——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紛紛落地,與壹些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壹帶壹路”建設有序推進,《AIIB協定》正式簽署,絲路基金啟動,產能和裝備制造國際合作加快推進。盡管存在壹些困難,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都很大。其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世界上的綜合比較優勢依然明顯,經濟增速依然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