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蝴蝶效應」有哪些歷史典故?

「蝴蝶效應」有哪些歷史典故?

壹、萬歷援朝戰爭(1592 -1598)的蝴蝶效應導致滿洲女真崛起,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從1592年4月到1598年4月,統壹日本的豐臣秀吉兩次投入國力,兩次入侵朝鮮。

兩次都被朝鮮政府和明朝的援軍打敗,豐臣秀吉死後,日本軍隊從朝鮮撤出。

這壹仗是明朝對外戰爭的最後壹次輝煌,保衛了朝鮮半島,但明朝國力損失巨大。

朝鮮從亡國到復興,實力被嚴重削弱。

日本人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影響力被削弱,間接導致了德川幕府的崛起。從此,日本三百年來不敢覬覦朝鮮半島。

但由於明朝國力的削弱,東北的女真族逐漸脫離明政府的控制,逐漸強大起來。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被稱為“教育他國智者可汗”,稱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稱號天命。

努爾哈赤在東北的割據對明朝中央政府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為了撫平努爾哈赤的統治混亂,明朝中央政府在全國征收“遼薪”,導致明末農民起義,外有“後金”農民起義,明朝最終走向滅亡。

(19319年9月19日,日本侵略軍裝甲部隊攻入沈陽,隨後進攻錦州)

二是二戰中著名的“蝴蝶效應”諾門罕戰役。

“九壹八事變”和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後,日本東京當局對“北進”和“南進”的戰略舉棋不定。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其他戰役相比,諾門罕戰役是壹場沒什麽名氣的戰役。

“這是壹場奇怪的、隱秘的戰爭”,《紐約時報》7月20日社論1939這樣評價蘇聯紅軍和日軍在蒙古草原上的鬥爭。《泰晤士報》不屑壹顧地嘲諷道,“(他們)正在世界上人們不註意的角落裏發泄他們的憤怒”。

兩年後,當日本轟炸機編隊在珍珠港投下炸彈時,美國人意識到,正是這場他們認為無關緊要的戰鬥,決定了日本“南進”與美國開戰。

正是由於諾門罕戰役中蘇聯紅軍的迎頭痛擊,日本帝國主義放棄了“向北推進”的戰略,轉而“向南推進”。

當時德國和蘇聯在莫斯科戰役上勢不兩立,雙方都耗盡了石油。正是因為日本放棄了“北進”。斯大林敢於在關鍵時刻從西伯利亞調來20個師,加入莫斯科戰役,為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日本“北進”從兩個戰略方向進攻蘇聯,蘇聯很可能面臨更危險的局面。

如果日本不“南下”偷襲珍珠港,美國仍可能“隔岸觀火”。

雖然歷史無法假設,但如果日軍在諾門罕戰役中沒有被蘇聯紅軍擊敗,二戰的走向就撲朔迷離了。

選擇就像壹個站在岔路口的人。采取哪種方式取決於他自己的決定。命運不是機遇,而是選擇。——丁格

  • 上一篇:6月2021。
  • 下一篇:【黃道吉日】2021 7月25日,公歷查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