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新婚姻法的宣傳普及,打破了幾千年來束縛在婦女身上的封建婚姻枷鎖。女性身心得到解放,男女開始自由戀愛。結婚前,男女雙方有時間互相了解,互相熟悉。婚禮也大大簡化了。
六七十年代,女性結婚通常帶三大件,分別是自行車、手表、縫紉機,自由戀人也不例外。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旅行結婚的熱潮。遠的去北京,近的去呼和浩特,稱為“訪京”或“訪”。所以除了彩禮和衣服,還有“訪京”或“訪”錢,當時是300到500元不等。城市幹部職工大多是文明戀愛結婚的。同時,女方結婚需要購買錄音機、洗衣機、彩電、多用家具;農村已婚婦女向男方索要彩禮,從當時的五六百元到壹千多元不等。家具逐漸與城鎮相壹致。
現在的婚姻,父母更民主,孩子更自由,以男女雙方自願為主基調。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有房有車有彩禮都是提供給買得起的人的。有些窮人從四川、貴州、雲南買女人,所以有很多人逃婚或者騙婚,導致單親家庭比較多。
節日
春節前宰殺豬、羊,壓粉條,蒸糕,塞蘿蔔餡,烤肉,采購幹鮮果品和時令蔬菜。除夕夜,家人聚在壹起,保持清醒。放鞭炮,包餃子,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地慶祝,人們稱之為“熬年”。近年來,初壹淩晨的大年三十之交,家家戶戶都點起了“旺火”,鞭炮煙花四處燃放,全家* * *吃餃子,翻糕點,以示團員的幸福和好運。農民也在餃子裏放硬幣,如果家庭成員有食物,這預示著壹個好年景。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親戚們互相拜年,朋友們拜訪祝賀他們,並用美味的食物招待客人。壹直持續到第五天。人們通常稱之為“慶祝新年”。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是壹個盛大的節日,俗稱“十五”。縣城最常見的活動是13至16,以秧歌、高蹺、船燈、舞獅為主要表演隊伍,扮演不同的戲曲角色,以放火點為活動點,走街串巷,而在農村,則走村串巷,載歌載舞,祈福消災。同時,劇團為群眾表演了二重唱。吳川的廟溝、東土城、哈拉合邵等地曾制作五行八卦的《九曲花燈》,但甄珍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設置花燈和燈謎,壹直到現在。
春節農歷二月初二是春節,中國居民稱之為“龍擡頭”。這壹天,農民天壹亮就起床,把硬幣放在桶裏,從村裏的井裏打水,回家時灑上,把剩下的水和硬幣倒進翁家裏,稱為“招財龍”。傳說這樣可以把龍帶進屋裏,發財。這反映了農民祈雨避禍、盼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與此同時,農民們不得不吃“隔年餅”(配套餅),還要理發剃頭。吃了“撐餅”表示壹年四季都不會腰酸背痛,能勝任重體力勞動,想強身健體,為春天做準備。大人小孩都叫“剃頭龍頭”。
在清明節,各家各戶都會舉行掃墓活動。農民以蟲、魚、鳥等動物的形狀為孩子做采訪,俗稱“韓燕兒”,饋贈親友,娛樂孩子。有的農民還把彩色的布剪成手指大小的園塊,串起來做成藍天白地的“清明串”,綴在孩子的衣服上,可以祛病祛邪,健康長壽。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俗稱“龍舟節”。家家戶戶做涼糕和粽子。過去農民也在自家門口插艾草,女人用艾草燒水洗澡。有的還用彩紙剪出蛇、蠍、虎、雞、蜻蜓等“五毒符號”貼在門上,並制作五色絲繩系在孩子手腕、腳踝、脖子上,以除穢、避毒、防邪。
鬼節農歷七月十五是鬼節,俗稱“七月十五”。在這壹天,所有的家庭都去祖墳祭奠祖先,以示孝順。可以搬過來填墳。農民們還用白面粉蒸出羅漢和女孩形狀的面人,類似清明節的“冷燕”,供孩子們欣賞和食用。
中秋節是在農歷八月十五。此時秋收已近尾聲,壹年的收獲已見成效。群眾利用中秋節全家團聚,慶祝豐收。各家都用油、糖、面粉做月餅,還專門烙了壹個大月餅,上面有嫦娥和玉兔的圖案,稱為“月神”。月亮出來了,就和瓜果壹起陳列在院子裏祭拜月亮,觀賞月景。在這秋高氣爽,月圓之夜,家人團聚,手捧酒杯談桑談麻,在月夜談笑風生,頗有詩意。
臘八節是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這壹天,農民天壹亮就起床,用黃米、豌豆、小米、紅棗和糖(或加豆子、綠豆、糯米等)煮粥。).有的農民還在臘月初七把冰塊刻成“臘八人”,站在糞堆上。吃粥前,他們在“臘八族”頭上灑壹點粥湯,表示五谷豐登,吉祥如意。此外,“臘八節”還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是祭竈的日子。過去,送竈神是中國人民的壹件大事。幾千年來,人們壹直把他視為持家之神。相傳23日,竈神要向玉帝報告民情。人們希望竈神“在天說好話,回宮求好運”,但又擔心他胡說八道,招來災禍,於是在這壹天向他供奉糕點、糖果和熏香,以免說壞話。同時將各自家中的水缸裝滿,準備讓竈神“飲馬”,俗稱“飲馬”。它體現了勞動人民來年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被稱為“除夕”。從現在起到除夕,每個家庭都要打掃、粉刷和裝飾他們的房子,使它們煥然壹新。同時,各種食品,如點心、炸糕、油條、油雞、包子、粉條、烤肉條、肉丸等。,都是準備正月吃的。
蛇子節是正月初十的“蛇子節”。這壹天,吳川的老百姓會吃蓧面。這壹天,農民蒸蓧面時,會用蓧面捏出壹個龍的形狀,十二個儲水窩依次擠出,代表十二個月。然後放在籠子裏蒸。提籠後觀察龍背上的十二個儲水窩,就可以判斷哪個月下雨,哪個月不下雨,哪個月多雨,哪個月少雨。農民根據各月降雨量,為春季種植農作物提供參考。如今,吳川大多數人在這壹天吃燕麥面,但“蒸龍觀雨”的習俗在該市並不多見。
在過去遺留下來的傳統節日中,有農歷正月初壹的“迎西神”,正月初五的“送窮媳婦”,正月初八的“遊八仙”。正月十三,各種病;正月二十,有小倉位;正月二十五,有舊位;四月二十八日,有奶奶廟會;五月十三日,有壹次郊遊;七月七日,有壹個雙星節;十月壹日,有祭祖;在12月1日,有壹個鬼豆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