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所以有:“老婆,別貪。過了臘八就是過年了,臘八粥還要喝幾天。二十三、二十三、蜜瓜會粘、二十四、打掃屋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做面條、二十九、蒸饅頭。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老北京春節期間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妳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大飽眼福。
春節期間只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豐富。比如古代用來祭神祭祖的糕點——蜂蜜、薩其瑪,既是北京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北京的必備食品。壹些富裕的北京人過去在除夕吃魚。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祀神靈的名義,後來聯想到“吉慶有余”的吉祥語。魚既是美味又是祭品。
至於除夕夜的餃子,吃素的餃子是用來拜神的,而大家都吃肉。生活不富裕的人,塞的都是肉和菜。即使是最窮的家庭也會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的“程序”。除了餃子和年糕等眾所周知的美食,“老北京”的人還會嘗試“豆醬”——壹種由皮、豆腐幹、大豆、四季豆和豆瓣制成的涼菜,顏色為琥珀色,類似於“凍肉”。此外,還有“芥菜墩”,這是壹種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人們在節日裏吃很多油膩的食物,容易“上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當各種素菜都準備好了,北京人還會準備糖果、幹果、瓜子、“什錦果”,也就是今天的什錦果脯。在當時,這些小吃是人們圍坐在火爐旁死去時的美味食物。
如今,幾乎所有以祭祀祖先和神靈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是沒有那麽顯眼了。至於今天的春節,飯桌上只能用“豐盛”兩個字來概括。有哪些川魯菜、生猛海鮮會出現在老百姓年夜飯的餐桌上。說“新派”的人會去大飯店“搶飯”迎接春節!
臘八吃臘八粥:臘月初八,也是老北京的節日。這壹天,家家戶戶最重要的當然是熬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紀念嶽飛,還有的說是朱元璋傳下來的。但流傳最廣的是紀念佛陀。
據佛教《普瑤經》記載,釋迦牟尼逃出皇宮,在喀山出家後,研讀經典,在山中度過了六年。當他完成學業的時候,是中國的臘月初八,也就是普通佛教徒所說的“釋迦牟尼開悟日”。據《因緣經》記載,由於六年苦行,釋迦牟尼無暇顧及個人衣食。他每天只吃壹些麻麥,常年吃不飽穿不飽。當他從學校畢業時,他已經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累了,他走下卡杜山,坐在尼羅河邊,向村民乞討。村裏的放牛婦女用幾碗孟幫忙擠奶,煮好了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的身體恢復得很快。佛教興盛後,為了紀念這壹事件,規定這壹天是古印度人民“齋戒出家”、施舍窮人的日子。佛教傳入中國後,臘月初八布施逐漸成為煮臘八粥的習俗。明代陳寫《天傳》:“宋代東京十二月初八,送七寶五味粥於京師各寺。”這裏所說的“七寶五味粥”指的是“臘八粥”。在中國的壹些佛教寺廟裏煮“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尼羅河上的壹個牧牛人救助釋迦牟尼的故事。
普通人除了煮臘八粥拜佛,還把它當做親朋好友、鄰居的饋贈。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後來用料逐漸增多。南宋人精心撰寫《武林舊事》說:“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菇、柿子栗子煮粥,叫臘八粥。”至今,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的人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用料很多,壹般是用蕓豆、豌豆、紅小豆、豇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類和大米混合,用大棗、栗子等幹果熬制而成。飲用時加入紅糖、白糖、玫瑰花、草木樨等調料。精致的,把糯米、薏米米、菱角米、雞頭米、蓮子肉混合在壹起做成粥,再蓋上果脯、荔枝肉、龍眼肉、松子、桃仁、青苔、紅綾,擺出圖案,真是好看又好吃。冬天吃壹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好吃又營養,真的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
除了煮臘八粥,還有泡臘八蒜的民俗。同樣是臘月初八,我把剝好的蒜瓣放進壇子裏,裝上醋,封好,放在暖和的地方,直到除夕吃餃子。浸泡過的蒜瓣顏色碧綠,如玉。它們吃起來又酸又微辣,真的有壹種特別的味道。
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清代皇宮裏喝的臘八粥,是喇嘛廟裏的喇嘛煮的,進貢的。
《使者臘八粥》是壹首膾炙人口的民歌:過了臘八,債主要在家裏還債。壹般臘月三十,沒人收債。
人王,23日:每逢臘月二十三,老北京家家戶戶祭竈。北京民謠《門神廚》唱道:“年年家家忙,二十三日人王。中間有壹張桌子,兩邊放著兩碟糖。壹碗黑土幹草的水在爐子裏燃燒出壹股香味。家裏的主人過來祝福,誇竈王爺好運。”這首民歌描述了老北京家家戶戶祭竈的排場和真實場景。
中國商朝有竈神之說。《莊子·盛達》中有“火爐有害”的記載。司馬彪評價說:“饃饃,竈神,壹身紅衣,看起來是個美女。”《淮南姬子論訓》說:“炎帝發了火。死亡是壹個火爐。”高曰:“炎帝神農,以火為德,祭祖於竈神。”當時是祭祖竈神的紀念。據說廚神知道家家戶戶的善惡。所以連說:“天道說好話,回宮就有福氣了。”廚君什麽時候回宮?大概春節前吧。正是在新的壹年裏,我們應該祝福這個家庭好運和平安。這是壹個美好的願望。
竈神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者惠祿。朱融傳說中的朱融,以火為名,名曰赤帝,所以後來的消防官員認為就叫它。壹個是帝獸時被視為火官,後人尊為火神。火神,原本是造福人類的,也成了火的代名詞。老北京人祭祀竈王爺和火神,因為自古以來,幹燥的天氣就是春節前後火災頻發的時候。小心火災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諺語中有這樣壹句話:“臘八粥,是信使,是致命的關東糖,是救命的煮餅”,意思是臘八粥傳遞著春節即將到來的信息。壹年下來,債主們就要逼債了,23號是最關鍵的逼債時間,所以是致命的關東糖。除夕半夜吃餃子,壹般債主按規矩是不會來的。有的貧困家庭吃不飽飯,買不起關東糖祭竈。所以老北京有句民謠是這麽說的,“竈王爺,本名張,壹碗涼水三炷香。今年男孩窮,明年吃關東糖。”“從前北京有很多竈王爺廟,家家戶戶供奉竈神。除了少數民族,幾乎所有的漢族都有民王的習俗。竈神是民間竈神,又稱竈王、竈王、竈神。為了表達對火的發明者的感激之情,原始人每年夏天都會祭拜祖先,象征火,爐子也代表火。在中國北方,有在臘月二十三用糖果祭竈的習俗。俗話說:“二十三,香瓜貼,二十五,掃塵”。掃塵不僅有利於環境衛生,也有利於防火,因為如果徹底清除掉壹些可燃垃圾,就去除了壹個火災因素。
臘月二十四掃房:唐代盛行“掃年風”。據宋和吳《之夢》記載,“十二月終...無論大小,人人掃地出門,打掃灰塵汙穢,打掃家庭...為新的壹年祈求平安。”代代相傳,形成了春節前掃房的習俗。即使是人少的貧困家庭也要打掃房子。這既是迎接神靈下界的準備,也是消除汙穢、厄運、貧困的重要舉措。打掃房子確實是壹件比較麻煩的事情,但是壹定要做。大房子的主人指示他的仆人去做;壹般全家老少都會把室內的家具和陳設搬到院子裏擦拭幹凈,尤其是上面的銅器壹定要打亮。對於室內,主要是掃掉墻角天花板上的塔灰和蜘蛛網,撕下墻上的舊年畫,畫好或者貼好之後再貼上年畫;除夕夜撕下玻璃窗上的舊窗花,擦幹凈貼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寺、祠堂要仔細打掃。香爐、蠟棒、花筒、海燈碗、祭祀碗等祭祀器皿必須擦亮,佛像前後的舊對聯、掛錢等物件必須取下焚燒。
打掃完房子後,人們還要“挑個吉利的日子”在澡堂或家裏洗澡、剃頭、理發,這意味著辭舊迎新。
打掃完屋子,全家人開始準備過年,請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放鞭炮,準備過年。
慶祝臘月三十:臘月三十是除夕。如果是小年,除夕是臘月二十九。老百姓稱這壹天為“三十年”。在所有的節日中,“30號”是老北京最繁忙、最快樂的壹天。
首先,我們要貼春聯。家家戶戶的街門、家門兩邊都要貼紅紙寫的春聯,門楣上要貼橫評。春聯的內容大多是增加幸福、長壽、富貴。反正都是吉祥話。其次是門神。老北京的守門人用的是唐朝的秦和,壹個白臉壹個黑臉,壹個左壹個右威風凜凜。據說驅魔是他們的專長。壹些家庭不得不張貼數以千計的海報。吊錢也叫吊錢。用紅紙或彩紙剪開,貼在門窗上。據說可以避免貧窮。
據說從30號晚上到第壹天淩晨,眾神會下來視察人間的善惡。在這些神當中,有財神和地主。臘月二十三,從天上說好話的竈神也在此時回到人間,繼續做他的“壹家之主”。這時候人要恭敬謹慎,燒香磕頭。請在新的壹年裏照顧好妳的神。
年夜飯是老北京人最美味的時候。首先,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團圓飯,享受壹年中最豐富的食物。菜品多為燉魚、燉肉、燉雞、丸子、紅燒肉等肉類,也有清新爽口的涼菜,如大頭菜、紅袍做的麻辣菜,還有甜辣白菜、芥菜墩。主食以餃子為主,壹般以羊肉、白菜或豬肉、韭菜為餡。吃餃子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用臘八醋調味。
除夕前夕,大家要在壹起,席間要多說壹些吉祥的話,預示著以後的日子會和諧、美好、圓滿。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除夕夜不能睡覺,大家都要和他好好過壹夜。這叫“守歲”。“守歲”有兩層意思。對於年長的人來說,這意味著珍惜除夕的時光。年輕人守老,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燃放鞭炮慶祝春節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人燒竹子,發出聲音,稱為“鞭炮”。《通俗邊遊》說:“古時候鞭炮都是真的用竹子做的,所以唐詩也叫爆桿。後人卷紙,稱之為鞭炮。”鞭炮的本意是為了嚇唬和驅趕邪靈。《荊楚歲時年譜》記載:“正月初壹為三元之日,庭前雞鳴放鞭炮,以除山鬼。”《神經》雲:“西山有人,壹尺有余,壹尺有余,不畏人;忽冷忽熱,謂之山魈。竹之火中,有嗶嗶聲,山魈卻大驚。
後世沿襲其形,並為其使用火藥。“這當然是迷信。今天我們放鞭炮,雖然有辭舊迎新的意思,但是沒有迷信的色彩。
春節習俗-舞獅
每當“鞭炮殺舊歲”的時候,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伴隨著熱烈的春風和歡快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對於壹年壹度的春節來說,更是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期。
相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膠州刺史奉命進攻林逸,林逸的王範陽也用象兵參戰。由於這支象軍的士兵騎在壹只長著長矛的高大大象背上,只有短武器的敵人很難靠近它,宋軍的士兵開始吃大虧。後來,先鋒軍官真武將軍宗彜想出了壹個辦法。他說所有的動物都害怕獅子,大象可能也不例外。於是,很多假獅子都是壹夜之間用面條和麻做的,塗上五顏六色,嘴巴張得特別大。每只“獅子”都被兩名士兵披上,藏在草叢中。他還在預定戰場周圍挖了許多又深又大的陷阱。敵人驅趕象軍進攻,宗彜用弓放出假獅子。這種“獅子”壹個個轉過大血口,直奔大象而去。
大象驚恐地轉過身來,宗彜趁機命令士兵們把所有的弩放在壹起。受到驚嚇的大象立刻拼命地四處奔跑,很多都掉進了陷阱,人和大象都被活捉了。.....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流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出使西域記》,其中有“蒙面蠻子與蒙面獅子,雕木為頭尾;鍍金的眼睛鑲著銀牙,上升的毛衣鑲著耳朵……”。可見唐代就有了現代舞獅。
為什麽人們喜歡在春節期間舞獅?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了壹個妖怪。每年都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毀壞莊稼,危害人畜。農村的人苦不堪言,把竹箅子紮成幾個獅子模型,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怪物出現時,鑼鼓齊鳴,獅子齊舞,向怪物撲去。怪物嚇壞了,掉頭就跑。因此,每年春節都會敲鑼打鼓,人們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除穴除蟲、預測吉祥之意。
除了春節,舞獅還經常在喜慶的日子裏用來娛樂。在民間舞獅中,兩個人扮演壹只大獅子(有的地區叫太獅),壹個扮演小獅子(有的地區叫邵獅),壹個扮演武士,手持繡球作為引導,先踢腿誘導獅子跳舞。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獅子突然擡頭,轉頭向下,轉頭匍匐,搖頭擺尾,各種方式,趣味十足。在模仿動作中,有舔毛、擦腳、撓頭、洗耳朵、拜、滾等動作。技巧方面,有樓梯、天橋、三山、洞、下坡、滾球、吐球、摘青。
春節習俗-玩龍燈
春節期間,我國廣大城鎮有“耍龍燈”的習慣。
“耍龍燈”又叫“舞龍”、“舞龍”,是中國流行的民間舞蹈。
古代中國人創造了龍的形象來表達他們的美好願望。相傳古人稱龍、鳳、麒麟、龜為四靈。造型優美,色彩鮮艷,線條剛柔並濟。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期,青銅器和骨上都刻有龍形花紋。周代青銅器的龍紋已經逐漸完備。“玩龍燈”在漢代的民間已經相當普遍。在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成為壹種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吳的《夢記》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紮成龍,蓋青簾,燈燭萬盞,狀如雙龍。”
在古代,人們視“龍”為吉祥的化身,代表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舞龍被用來祈求龍的保佑,以實現四季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用竹、鐵紮和用緞子或布制成的彩色龍跳舞取樂,表現出歡快的心情。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制造,“耍龍燈”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形式完美、表演技巧相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戲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
兩種。龍的身體由許多節組成,每節相距約五英尺,第壹節稱為齒輪。組成龍身的“結”壹般都是單數。(如九、十壹、十三節)。水龍頭部分也分不同重量,壹般30公斤左右。龍珠裏點蠟燭的叫“龍燈”,不點的叫“布龍”。
在玩法上,各地風格不同,各有特色。打九結主要以招數為主,比較常見的招式有:龍遊、龍鉆襠(穿花)、頭尾鉆、龍擺尾、蛇蛻。在舞龍戲中,無論表演什麽樣的戲法,表演者都得從碎步開始。玩十壹、十三節龍,主要表現的是龍的動作,即龍追著紅色的寶珠騰起,忽高忽低,仿佛飛上了雲端;忽低忽高,如破浪入海,蜿蜒而動,煞是好看。
農村還有壹種打龍燈的習慣,即不僅在本村打,還在其他村表演,在城鎮或城市的寬闊街道、廣場上“比賽”。春節至元宵節期間,隨著鑼鼓聲、鞭炮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舞龍”隊伍各顯神通,引起人群圍觀。
當地的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相對固定的風俗習慣,很多流傳至今。
1.除塵
“臘月二十四,灰塵掃屋”,據《呂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按民間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其本意是掃除壹切晦氣和厄運。這個習俗寄托了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電器,拆洗被褥窗簾,掃六碼,撣蜘蛛網,疏通明渠涵洞。到處洋溢著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接春節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又叫門聯、春貼、對聯、對聯、桃符等。它們以工整、對偶、凝練、細膩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表達美好祝願,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這種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明代。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鉅的專著《春聯詩》論述了對聯的起源和各種作品的特點。
春聯種類繁多,按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反串、春條、鬥方。“門芯”貼在門板上端中央;“門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異裝”貼在門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鬥金”又叫“門扇”,是壹種方形菱形,常貼在家具和影壁上。
3.貼窗花,倒“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氣氛,還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剪紙是中國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又叫“窗花”。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異彩紛呈。
在貼春聯的同時,有些人還要在門上、墻上和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由來已久的民俗。“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福到了”。還有人把“福”字精心制作成各種圖案,如長壽、壽桃、鯉魚躍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等。
粘貼新年圖片
春節期間掛年畫在城鄉也很常見,濃濃的黑色和五顏六色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增添了不少興旺喜慶的氣氛。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們淳樸的習俗和信仰,寄托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不僅僅局限於門神等單調的題材,而是變得豐富多彩。壹些年畫作坊制作了福祿壽三星、天佑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喜迎新春等經典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歡慶新年、祈求新年的美好願望。中國年畫的重要產地有三個: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形成了三大流派的年畫,各具特色。
我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收藏是南宋木刻年畫,畫的是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趙、班戟、綠珠。民間最流行的是嫁鼠年畫。描繪了壹個老鼠按照人類習俗娶新娘的有趣場景。民國初年,上海的鄭把月歷和年畫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壹種新形式。這種合二為壹的年畫,後來發展成為日歷,壹直風靡全國。
5.保持年齡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活動之壹,守歲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的《方誌》:除夕之夜,各方互贈禮物,稱為“回贈年”;酒食相邀,謂之“不老”;老老少少聚在壹起喝酒,祝壹首完整的歌,叫“分齡”;大家徹夜不眠,等待天亮,這就是所謂的“守歲”。
除夕夜,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點上蠟燭或油燈,圍坐在火爐旁聊天,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壹切惡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壹年裏有好運氣。這種習俗逐漸流行起來。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寫了壹首詩《守歲》:“寒辭冬雪,暖帶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都習慣守著年夜飯,迎接新年。
在古代,守歲有兩層含義:老人守歲即“辭舊”,表示珍惜時間;年輕人保持年齡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間壹般在午夜。
燃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句話叫“開門放鞭炮”。也就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開門第壹件事就是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中國的特產,又稱“鞭炮”、“鞭炮”、“鞭炮”。它的起源很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燃放鞭炮可以營造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裏的壹種娛樂,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和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鞭炮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和顏色也越來越多。每逢重大節日和喜事慶典,以及結婚、建房、開業等。,應該燃放鞭炮來慶祝和交好運。目前,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姚、江西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中國著名的煙花之鄉。生產的鞭炮顏色多,質量高,不僅暢銷全國,還遠銷世界各地。
7.新年快樂
新年的第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穿戴整齊,出門走親訪友,互相祝願來年好運。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由同壹個族長帶隊挨家挨戶拜年。有的同事請幾個人拜年;還有人聚在壹起互相祝賀,這叫“團拜”。因為在家裏拜年費時費力,後來壹些精英和學者就用貼紙互相祝賀,從而發展出後來的“賀年卡”。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他們健康長壽。長輩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特”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入睡時,由父母偷偷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還是很流行的。
8.春節飲食習俗
在古代農業社會,從臘月初八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忙著為新年準備食物。因為腌制臘肉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壹定要盡早準備。中國很多省份都有腌制臘肉的習俗,其中廣東省的臘肉最為著名。
蒸年糕,因為諧音“高年”,口味多樣,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美食。年糕的款式有方形黃白年糕,象征金銀,表達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異。北京人喜歡吃紅棗年糕、百果年糕、糯米或黃米做的白年糕。河北人喜歡在年糕裏加入大棗、紅豆、綠豆壹起蒸。在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有吃黃米面炒年糕的習俗,有的還會塞豆沙和棗泥,而山東人則用黃米和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者炒的,有的人幹脆就著糖吃。南方的年糕有甜有鹹,比如蘇州和寧波的年糕,是用粳米做的,口味清淡。除了蒸炒,還可以切片炒或者煲湯。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花、桂花、薄荷、菜糊等配料做成的。它們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煎。
真正過年的前壹天晚上叫團圓夜。背井離鄉的遊子,千裏還要從萬裏之外回家。過年的時候,全家人都要圍坐在壹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用面粉做餃子皮,然後用皮包餡。餡的內容多種多樣,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都可以塞。正統的餃子做法是用清水煮熟,撈出後拌上醋、蒜末和蔬菜。還有煎餃子和烤餃子(鍋貼)的方法。因為和面中的“和”字就是“他”的意思;餃子的“焦”與“膠”諧音,“和”與“膠”有團圓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相思團圓;取大齡交友之意,非常吉祥;另外,形狀像元寶的餃子,過年吃餃子,也有“發大財”的吉祥寓意。所有的家庭聚在壹起包餃子,所以慶祝春節很有趣。
北方的習俗比南方多,比如餃子,貼窗花。各種圖案象征來年好運,包括壹些生肖的佩戴和精致。
春節期間吃年糕、餃子和湯圓是中國人的習俗之壹。因其諧音“高年”,年糕年年漲。另外,它們口味多樣,特別受杭嘉湖地區市民的歡迎,市場空間非常大。湯圓,意思是團團圓圓,是春節的傳統食物。過年吃餃子受北方過年習俗的影響,但和面、剁餡、搟皮等復雜的程序讓人望而卻步,所以速凍餃子成了超市的壹大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