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中西情人節的比較

中西情人節的比較

中西情人節的比較

中國的情人節(也稱為中國情人節)

說到七夕,我相信大多數人腦海裏馬上會彈出“中國情人節”的概念。今年農歷也是7月,於是媒體做了個“通融”,說今年7月31和8月30日都是“七夕”,所以有兩個“中國情人節”(見7月2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再加上之前的西方情人節,壹年可以過13個情人節。多麽熱愛節日的戀人啊!

七夕,傳說是中國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的神話發生在陜西秦嶺鐘南山鐘馗的故鄉長安馬王鎮的詩佛廟裏。這裏每年七月初七都有長安縣組織的情人節慶祝活動。

然而,七夕前夕,有專家說:七夕與愛情無關,不是中國情人節!7月24日,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宗弟認為,七夕故事和習俗的時效性表明,它原本是壹個秋天的節日。雖然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演繹了壹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但七夕壹開始與愛情無關。而且古代文獻表明,七夕不是結婚的吉日;現在叫“中國情人節”,是“文人的鼓噪,心思活躍的商人的炒作”。劉宗迪研究員說得很認真:“可以說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可以說我們忘記了祖先。”

消息披露後,網友的評論幾乎都是臟話,有的板磚拍得夠狠。這裏有壹個比較中性的線索:“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現在我想告訴這位磚家,世界上沒有節日,更多的人在同壹天慶祝同壹件事,自然就成了節日。“這很有道理。把七夕說成“中國的情人節”,真的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事情。我想找到源頭在哪裏,我的老板費了很大的勁才最終找到源頭:

早在1993年,時任中共宣傳部副部長的徐偉成就提出:中國為什麽不搞個情人節?3月的《報紙文摘》1993+01轉載了徐偉成當年發表在《時事報道》第二期上的報道,其中說:我們的許多傳統節日被淡化了,不像過去那樣熱鬧了,似乎不劃算;“在農歷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相遇,‘我們希望在天上飛,兩只鳥用壹只的翅膀,在地上壹起生長,壹棵樹的兩根樹枝。’。這是白居易於七月初七,在長生殿裏,對唐和楊貴妃的誓詞。為什麽不把這壹天當成中國的情人節,省得年輕人去外國過情人節?"

這是我發現的最早把“穿靴子戴帽子”命名為“中國情人節”的建議。現在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七夕中國情人節”是壹個新創造的節日,七夕的文化內涵中沒有情人節;當然,有所創新是可以的,但不要搞得很難,更不要認為七夕是過去的“情人節”。

把古代的七夕和現代的情人節聯系起來,客觀上造成了壹種奇妙的“分離效應”。“分心效應”是戲劇表演的壹個概念,它的發明者是布萊希特。“異化效應”是對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效果,因為熟悉的事物使人失去了思考的空間,只有對熟悉的事物進行陌生化,觀眾才能從“慣性觀看”中“異化”。這種對比會產生壹種張力,讓人覺得新鮮有趣。遙遠的中國古代情人節和熟悉的現代情人節,既有聯系,又有分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這種“分離效應”凸顯了幻覺與現實的關系,頗有意思。

但是,把“七夕中國情人節”看成是壹個帶有民族自尊心的文化符號,未免有些牽強。在當今日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作為文化大國,確實需要文化敏感,但用“中國情人節”來抵消和取代“西方情人節”,恐怕是壹種文化錯覺。可以肯定的是,商家趁機搶著炒了壹把,賣了壹把,發展了自己的錢包。但如果他們想在七夕“弘揚”傳統文化,豐富“情人文化”的內涵,那幾乎是空的。

壹個國家有壹個國家的文化史,壹個國家有壹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節日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是老百姓自己選擇的。如果西方有情人節,我們也沒必要強行過自己的情人節。如果年輕人喜歡,“慶祝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節日”,那麽形成壹個“中國情人節”,掛在七夕或者其他節日的名下,也沒關系,但不能認為傳統節日文化得到了根本的保護,否則會被牛郎織女嘲笑。

鵲橋上牛郎織女的年會,本身就有很強的戲劇“異化效應”。政協委員李教授曾建議,通過立法將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在我看來,這削弱了“隔閡效應”。傳統文化中的壹些因素可以發展並融入現代生活,成為普遍因素;但是,由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存在著強烈的“分離效應”,融合並沒有那麽簡單,因此不能因為壹時難以“揉合”就認為是“傳統約會”;簡單地為七夕穿上靴子和帽子,命名為情人節或情侶節,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戀人們的“節日載體”,即使失去了戲劇性的“隔閡效應”,實際效果也可能適得其反。

西方情人節

起源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瓦倫丁節,是西方傳統節日之壹,即每年的2月14。在這壹天,男女交換巧克力、賀卡和鮮花,以表達他們的愛情或友誼,這已成為歐美年輕人最喜愛的節日。關於情人節的起源,有多少種解釋,世界上就有多少對戀人。就像中國人現在以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聖誕節壹樣,情人節也悄然深入了無數年輕人的腦海,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壹個重要節日。

傳奇壹

黎明的寂靜被壹聲巨響打破,兩個士兵把壹個英俊的年輕人推到了監獄的鐵門前。那人眉頭緊皺,眼裏閃著隱晦的智慧和虔誠,整潔的衣著與他的囚犯身份很不相稱。士兵們把他帶到典獄長的房子裏進行審問。監獄長是壹個老人,旁邊坐著壹個年輕的女孩。女孩身材修長,面色紅潤,穿著白色長裙,全身散發著青春的魅力。唯壹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眼睛像大理石雕刻的壹樣,沒有光澤。顯然,她是盲人。

“姓名?”典獄長開始了審問。他平靜地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妳認罪嗎?”“不,我無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他富有磁性的聲音充滿了審訊室,久久回蕩。女孩被聲音吸引住了,突然問道:“先生,您喜歡花嗎?”這種奇怪的訊問讓他目瞪口呆,然後他用溫柔的語氣回答:“是的,我喜歡花,小姐。我熱愛自然,熱愛人民。”

典獄長不耐煩了,命令士兵把他帶進監獄。他平靜地走了出去。臨走前,他向女孩鞠了壹躬:“謝謝妳的問題,小姐。”後來他才知道,女孩是典獄長的愛女,從小雙目失明。監獄長視她為掌上明珠,深愛著她。

晚餐時,獄卒帶領的女孩去了牢房,給他帶來了豐盛的晚餐。他對他說:“我知道妳是個好人。以後想多和妳聊聊。我沒見過外面的世界。妳能告訴我壹些事情嗎?”他雖然有點驚訝,但還是愉快地答應了。

當天晚飯後,兩人開始壹起散步聊天。他們壹起談論外面的世界、生活和愛情...

漸漸地,兩個人心裏都有了壹種朦朧的感覺。

直到典獄長知道這件事,勃然大怒,指責他誘奸女兒。他立刻向典獄長坦白了自己對女孩的感情。他的虔誠感動了老人,他不得不同意讓他們繼續交往。

他對女孩的好感越來越深,愛情的力量幾乎讓他忘記了自己在監獄裏。

壹天,在散步時,他發現了壹種可以治愈女孩眼睛的草藥。他對醫學上的壹點小技巧欣喜若狂。從那以後,他每天專心烹飪草藥。然而,女孩並沒有等來光明,他卻等來了判決——死刑!

這壹天終於到來了。他被帶出牢房,去了刑場。劊子手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在這生命的最後壹刻,奇跡出現了。女孩的眼睛恢復了視力,她跌跌撞撞地走向刑場,壹路喊著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濕潤了。

女孩沖到他身邊,看著他第壹次也是最後壹次見到的戀人,淚流滿面。他們緊緊地擁抱在壹起,誰也不肯放手。他們都知道壹旦放手會失去什麽,他們多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留在這迷人的時刻。

然而時間無法阻止,他還是丟了性命。不久後,女孩也因抑郁癥去世。

這是我很早就聽過的壹個悲傷的愛情故事。這個年輕人就是當時著名的和尚瓦倫丁。他很不幸,因為他違反了當時壹條非常荒謬的法律,在教堂為壹對夫婦主持了婚禮。他去世的日子是公元3世紀的14年2月。後來,教會為了紀念他,把這壹天定為“情人節”,也就是“情人節”。

據說在隨後的14年2月,贈送玫瑰和心形糖果的例子第壹次出現在法國王室的壹次盛大宴會上。從此,情人節成為“愛的紀念日”,同時,法國也成為情侶們向往的“浪漫之城”。這壹天,男生會把象征愛情的玫瑰送給喜歡的女生,女生會為心上人準備心形糖果。

圖例2

歷史學家更喜歡刨根問底,他們對情人節的解釋似乎令人信服。其實遠早於公元270年,羅馬奠基的時候,周圍還是壹片荒野,狼群成群結隊四處遊蕩。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牧神盧普斯掌管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旬,羅馬人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來慶祝牧神節。與現在相比,當時的日歷要晚壹點,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福努斯神,福努斯神類似古希臘的潘神,頭上長著羊蹄和羊角,主管畜牧業和農業。

牧神節的起源是如此久遠,以至於連公元前壹世紀的學者都無法確認。但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例如,根據歷史記載,安東尼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節上把王冠授予了凱撒。

每年的2月15日,僧侶們都會聚集在羅馬城巴倫丁山上的壹個山洞裏,據說古羅馬城的創建者就是在這裏被壹只母狼養大的。在節日慶典中,有壹個年輕的貴族,手持羊皮鞭子,在街上奔跑。年輕女性會聚集在街道兩旁,希望羊皮鞭子會打在她們的頭上。人們認為這將使他們更容易有孩子。在拉丁語中,羊皮鞭子被稱為februa,鞭子被稱為fabruatio,兩者實際上都是“純潔”的意思。二月壹詞由此而來。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法國和英國。人們最喜歡的節日活動之壹類似於彩票。女青年的名字放在盒子裏,然後男青年上前抽。壹對被抽中的男女成為壹年或壹年以上的戀人。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神靈的習俗逐漸淡漠。祭司們不想讓人們放棄節日的快樂,所以他們把牧神節改為瓦淪丁節,並把它移到2月14日。就這樣,關於瓦倫丁兄弟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自然結合在了壹起。這個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是最受歡迎的。未婚男女的名字抽中後,會互相交換禮物,女性會在這壹年內成為男性的情人。女人的名字會繡在男人的袖子上,所以照顧和保護女人是他神聖的職責。

大約在公元498年,教皇宣布2月14日為情人節。羅馬人的這種婚姻方式被基督徒認為是非法的。在中世紀,在英國和法國,人們普遍認為2月14是鳥類交配的季節。所以這壹天增加了壹個內容,就是這壹天應該是浪漫的壹天。最早的情人節禮物是奧爾良公爵查理在倫敦塔監獄中寫給他妻子的壹首詩。因為他在阿金庫爾戰役中被俘。現在這封寫於1415的祝福收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幾年後,亨利五世皇帝聘請約翰·利德蓋特為瓦盧瓦的凱瑟琳寫壹首歌作為情人節禮物。

圖例3

聖瓦倫丁節是情人節的音譯。相信大家應該知道,其實是壹個叫聖瓦倫丁的和尚的紀念日。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克勞迪斯掌權。當時羅馬內外戰亂頻仍,百姓水深火熱。為了補充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克勞迪斯下令所有達到壹定年齡的男子必須加入羅馬軍隊,用生命為國家服務。從此,丈夫離開了妻子,少年離開了愛人。於是整個羅馬都籠罩在壹片長長的相思之中。暴君對此非常憤怒。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甚至下令禁止中國人舉行婚禮儀式,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人毀約。

然而,暴政不能禁止愛情。在暴君的國家裏,住著壹位德高望重的僧侶聖瓦倫丁。他不忍心看到《妳將何去何從》裏這樣的情侶,就偷偷為前來求助的情侶主持了上帝的婚禮。壹時間,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了全國,更多的情侶偷偷跑來找和尚幫忙。

然而事情很快就被暴君知道了,於是他又壹次露出了殘忍的嘴臉——把和尚關進監獄,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日子是公元14年2月,公元270年2月14。

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人們逐漸把2月14作為壹個節日。許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已經看不到克勞迪斯的名字,也不再記得他的權杖和寶劍,但他們仍然會記得聖瓦倫丁兄弟,因為那天是聖瓦倫丁節,後來變成了今天的西方情人節。

  • 上一篇:2011 8月23日搬家合適嗎?
  • 下一篇:幹宅大門最佳朝向圖解幹宅最好開的大門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