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好奇。中秋節不是在7月15日慶祝嗎?為什麽祭祀從14號開始?
其實民間也有壹些說法,比如“七月十四日申遺,男女老少不晚回家”“七月十四日每月忌,凡人不做五事”。
很多人特別關註中秋節,卻不知道7月14日也是壹個特別的日子。
01,怎麽理解“7月14日”?
易經說:“春天是七,夏天是九,秋天是八,冬天是六!”在道教中,“七上八下”指的是氣的盛衰。
由上可知,從春季到夏季是從7到9,這意味著陽氣正在上升;從秋季到冬季,從8到6,說明陰氣增強。
所以“7”被認為是陽氣上升的開始,也是“陰極生陽”的分水嶺。從陰到陽,即從陰間到死亡,七月是祭祖月。
在古人眼中,七是個吉祥的數字,如“世俗之欲”、“彩虹七色”、“七星高照”。
人也是7歲上壹年級,14歲進入青春期,21歲完全成熟。
道教認為“七”是復活的意思,意味著陰陽轉。比如人死後,人們講究的是“頭七”,七個“七”之後,也就是要過49天才真正把逝者送走。
因此,農歷七月在民間又稱為“鬼月”,所以這個月的七日、十四日、二十壹日都是重要的祭祀日。這幾天盡量不要晚回家,否則容易惹事。
另壹方面,7月14日是祭祖的重要日子,因為這是“二月七日”和“七夕”的日子。
7月14日也很重要,因為這是壹個“禁月日”。人們認為每個月的5號、14號、23號都是禁日,所以要特別註意這三個談。人們也稱之為太上老君三天不煉丹,貪鼠三天不餵食。
同時,每個月的十五日是壹個看太陽的月,十四日是壹個看太陽的月。人們認為“我從來沒有出去過,也從來沒有回過家”,再加上七月十四日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所以這壹天不能輕易出門。
民間有“鬼門關七月半開”的說法。其實“七月半”首先指的是7月14日,即“重陽節”這壹天是真正祭祖的日子,而7月15日是“普渡”的日子,祭祀的對象是鬼。
另外,今年的7月14日是戊申月的丙申日,所以也有“7月14日申申見申申”的說法,意思是殷琦大大加重,鬼門已大開,鬼開始出來了,所以“雙七遇上雙申申”是祭祖的好日子。
事實上,在廣東和廣西,中秋節壹直是7月14日,比其他地方早壹天。
7月14日,廣東人民會購買冥幣、紙幣等。,把它們燒了用來祭祀祖先,放在祭祀桌上,而祭品當天晚上是拿不回來的,需要在外面放壹晚上。
在廣西的壹些地方,中秋節從壹周前開始,到14日結束,所以送別祖先很復雜。
因為7月14日祭祖,供品自然更豐富,但7月15日就不壹樣了。供品就簡單多了,就像派乞丐去對付他們壹樣,為了防止“鬼”招惹自己的家人。
02、“男女老少不晚回家”?
從字面上可以看出,今年的7月14日是“雙七對雙申”,其陰氣更為強烈和兇猛,所以大家在這壹天不要輕易在外逗留,提早歸家。
畢竟路上很多人燒紙祭祖,對孩子不好。
而燒紙的目的是為了給祖先“錢和食物”。晚上出門可能會打擾鬼魂享受貢品,從而得罪對方,對自己沒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早點休息,不要在外面呆著。
大家也要遠離水域。畢竟很多河流都淹死過人。水是渾濁的,遇到“雙敷”時,力量會有所提升,導致走到河岸的人運氣不好。
當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雖然沒有鬼神這回事,但是夏天雨水多,河水暴漲,容易發生溺水。此時是秋季,晝夜溫差大,水溫低。這時候掉進河裏容易抽筋,有危險。
當然,7月14日除了不晚回家,就是“不適合做任何事”。如果不適合在這壹天結婚,可以另選吉日;這壹天不宜去荒野和人少的地方;路上看到錢不要撿;也盡量避免去寺廟、墓地等地;不要在路口直呼親戚朋友的名字。妳可以叫他們綽號。如果有人喊,不要回頭看,否則妳會倒黴的。
以上是7月14日的講究和忌諱。妳有什麽要補充的嗎?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