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讀過余光中先生的這首《鄉愁》。當時只覺得很普通,沒什麽感覺。
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似乎漸漸明白了老先生心中不可言說的秘密,其間的生活只能理解,卻無法描述。
對於離開家鄉,走在遠方的遊子來說,鄉愁就是壹頓簡單的年夜飯。我在這裏,我的家人在那裏。
壹家人聚在壹起,推杯換盞,聊聊家常菜,吃頓熱飯。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離春節還有壹個月。朋友們盼望過年是因為壹家人能團聚還是想放假?
不得不承認,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年味似乎越來越淡,那種期待過年的興奮只能留在記憶裏!
記得小時候,壹進臘月,大人就開始置辦年貨,年味撲面而來!
當時,有壹句順口溜:
這些都是勤勞、勇敢、智慧的祖先傳下來的過年習俗。
那時候農村大部分都很窮,過年真的很開心。村子裏充滿了歡樂,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過年殺豬是農民過年的傳統習俗,也是年底的壹件大事。
家裏殺豬,邀請親朋好友做客,用新鮮肥美的豬肉做出各種美味佳肴,讓人垂涎三尺。
每年冬天的至日節過後,大人們都會選擇壹個吉日,請壹個技術嫻熟的殺豬師傅,把精心飼養了壹年的大肥豬開膛破肚。
殺豬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我比較瘦,不敢見血,所以只能遠遠的看著。
大豬被鄰居家的家夥推倒在四平八穩的桌子上,只聽見殺豬的大聲喝。就在那壹瞬間,極其鋒利的殺豬刀斜插進了豬的喉嚨,直抵心臟。
“白刀進去,紅刀出來。”
突然血從豬的脖子裏湧出來,當血耗盡後,嚎叫聲慢慢消失,豬死了。
之後用開水澆在豬身上,幾個人輪流脫豬毛。半個小時,豬被刮得幹幹凈凈,白白胖胖的,可喜可賀。
然後,過了壹會兒,屠夫把整只豬切成八塊,切下頭和四肢,掏出內臟,帶回家腌制。
此時已是中午,家裏的女人用新鮮的豬肉做好了飯。
大家忙了壹上午,肚子自然是空的,於是壹邊吃著好吃的菜,壹邊拉著回家。講述著今年的收獲和明年的打算,各種家長的話短而不絕。
那時候家裏有客人,我們小孩子是不允許在餐桌上吃飯的。我們只能袖手旁觀,把蔬菜放在碗裏,肉的味道仍然記憶猶新。
越接近年底,年味越濃。
去市場是壹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時候我喜歡跟著大人上街趕集,買春聯,買過年紙,買香燭,買家裏沒有的各種年貨…
年底的市場可謂熱鬧非凡,尤其是最後幾天,農民家庭紛紛走上街頭,人潮如織。
這個時候也是小偷行竊的高峰期,所以我們都格外小心,把錢袋子攥得緊緊的。
小孩子喜歡纏著大人買鞭炮,糖果,各種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快過年了,大人總是有求必應,不會拒絕孩子的“過分”要求。
年貨都準備好了。除夕夜,壹家人早早起床準備年夜飯。
以前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門神。有的是自己寫的,有的是買來貼的。
春聯,又叫對聯、對聯、桃符,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習俗。人們用春聯來表達他們辟邪避災、迎吉祥的美好願望。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挑選壹副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給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貼春聯的同時,還流行貼“福”字,這是壹種由來已久的民俗。
福祿壽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三仙,象征著幸福、吉祥、長壽。
“福”字寓意吉祥如意,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社會的祝願。有的人幹脆把“福”字倒著貼,表示“福到了”或“福到了”。
除了春聯,民間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
剪紙也是壹種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它在紅紙上剪出各種奇怪的圖案,象征著生活的富足。
過年是中國文化最集中的體現。
年夜飯是中國新年最重要的部分。
壹年後的年夜飯,承載了所有的期待,驚喜,失落,悲傷,仿徨,收獲。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這份精心準備的年夜飯。
老家的年夜飯是除夕六七點開始的。按照慣例,晚飯前要燃放煙花爆竹。
我記得北宋王安石寫過壹首關於鞭炮的詩:
寓意簡單明了,在熱鬧歡快的鞭炮聲中送走舊年,在璀璨煙花的喜慶氛圍中迎接新年。
和往常壹樣,年夜飯很豐盛,爸爸做的飯很好吃。基本上所有的飯菜都是他打理,葷素搭配有20多種。
慢慢的,生活條件改善後,去飯店訂年夜飯開始流行。
但是我們還是習慣在家做飯,壹家人圍著桌子吃自己做的好吃的飯。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有人說,中國人信奉“飲食文化”,中國美食在世界上是獨壹無二的,這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物質和精神盛宴。
除夕是壹年的開始和結束,是笑過哭過之後的安慰,是對團圓的憧憬,是對家鄉的向往,是未竟事業的惆悵...
這些都是壹句“回家就好”化解的,年夜飯被稱為“中國人最溫暖的儀式”。
對於孩子來說,壹年中最開心的事就是收到長輩的壓歲錢。
年夜飯後,壹家人圍坐在竈臺前聊家常,看春晚,吃瓜果,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長輩們會親自把準備好的紅包交給孩子們,鼓勵他們的子孫在新的壹年裏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過年給壓歲錢,既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也維護了家庭倫理關系。
就這樣,年復壹年,我們也逐漸長大,甚至開始變老。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記憶中的年味似乎越來越淡,回家過年的願望也越來越小。
小時候的我很期待,到了過年的時候充滿了歡聲笑語。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但是過年的幸福感卻越來越少。
小時候有哭有笑。長大了,笑過,哭過。真是年年相似,年年“年”不壹樣!
智能時代,家家能上網,人人有手機,各種微信祝福聲不斷。大家坐在壹起,交流少了,親情也少了。
現在過年最流行的就是“搶紅包”。
微信紅包、支付寶紅包不斷硝煙彌漫,年味也體現在搶紅包的動作上,搶到或大或小的紅包,影響心情或悲或喜。
當我們感嘆新年的味道越來越淡的時候,其實每個人都在改變新年的形式,聚沙成塔,聚兵成阿丘,最後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時間在變,年齡在變,每個人對春節的解讀都不壹樣,但我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對美好社會的向往不變。
名利都是浮雲,親情最暖,親情不會變,中國人的過年情結壹直都在!
過年是祝福的文化,是感恩的文化。願我們保護身邊的人,陪伴家人過年!
#余X洪盛#
羽西X|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