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38+10月11,現在的購物節,曾經的“光棍節”。
如果沒有購物折扣,95後女孩李不會太註意今天是什麽日子。對於她和另外兩位90後青年馬和來說,這是壹個普通的日子。至於單身,他們都暫時拒絕脫單。但是,他們也會“想分階段脫單”。
思南在巴塞羅那皇家馬德裏體育場。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雙十壹”:壹個普通的日子
165438+10月11,仙娜照常上班,下班,學習。
最近幾個月,她的生活壹直很有規律。晚上6點左右,她結束了為期壹天的實習,回到了位於寶山區的公寓。她習慣性地開了燈,放下鑰匙,壹頭埋進沙發裏。
24歲的她,是壹所國外大學的研究生。她原本畢業於5438年6月+今年2月。為了找壹份實習的工作,同時兼顧學業,她把壹個學期的四門課改成了兩門,推遲了半年畢業。
“工作和生活幾乎融為壹體。”李燕說,網絡課幾乎占滿了她實習之外的時間,甚至有“下班剛開完會,直接無縫對接小組工作的討論”。
她也會給自己找點娛樂。周末,她喜歡和朋友壹起吃飯。為了消磨壹個人的閑暇,她會看F籃球之類的體育比賽或者看電影。這時,她會有壹種孤獨感。“我想有人陪我,我可以快樂地分享我的所有感受。”
她承認自己沒談過戀愛,想體驗戀愛的感覺,但目前只能隨緣。
和李妍壹樣,馬也是24歲,而且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她也在上網絡課但是沒有實習,所以生活節奏慢了很多。早上她會打開電腦,進入學校官網,開始學習。
自從去年6月5438+01辭職後,她說自己的生活壹直是那麽充實,那麽悠閑。學習之余,她喜歡和朋友出去吃飯,或者在家趕劇,也會去微博裏偶像化。
去年年底,她剛收到國外大學研究生的offer時,就盼著能在異國脫單。然而,疫情打破了她的幻想。“我現在在網上上課,聯系不上任何人。”
“雙十壹”那天,馬錢文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參加第壹場考試,在考試和休息的循環中度過這壹天。
24歲的單身男子郭凱的這壹天也與考試有關。從事金融行業,白天上班,晚上復習精算師考試。為了考試,他暫停了所有的娛樂活動。
即使沒考上,他的生活也很充實。工作的晚上,他偶爾會抽時間和朋友壹起吃飯,下班後站在地鐵上,拿出手機和朋友討論周末的安排。他周末壹般都很忙,上Livehouse,做桌遊,去朋友家看電影,逛街...
郭凱有壹個女朋友,她的上壹段戀情在壹年多前結束了。今天的生活很充實,他不打算脫單,也不把“雙十壹”當成“光棍節”。
郭凱在Livehouse拍攝的照片。
95後單身青年:“想分階段擺脫秩序”
郭凱認為30多歲結婚還不晚。
他偶爾會想脫單,尤其是吃快餐“買壹送壹”或者“二半價”的時候,但是他會懷念單身的自由,不想有人失去她的自由。“如果戀愛了,兩個人壹起出去做點事是必然的。但我不喜歡強迫別人,對我來說不壹定要喜歡,反之亦然。這是相互的。”
在上海獨自生活的壓力也降低了郭凱對愛情的渴望。“如果妳不能養活自己,妳就不想擁有那麽多。”
正在邊練邊上網絡課的李偉也有類似的感受。她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其實真正擠出壹部分私生活給她的感情的時間並不多。如果沒有這樣的客觀條件,離婚結婚都難,她自己都照顧不了,更別說孩子和家庭了。”
馬的復習課課桌
但是,李妍和身邊很多朋友時不時會有“分階段脫單的沖動”。
當壹個人無事可做時,李妍就會想脫單。“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孤獨。當妳靜下心來,妳會發現缺少了親密感。這種經歷是無法通過親情或者友情來解決的。”她認為自己是壹個精神世界不夠強大,需要尋找情感寄托的人。
然而,她卻無法走出“單身舒適區”。現在,她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感情,也沒有太多的社交。她也覺得年紀大了會考慮很多現實問題,不能“純粹談戀愛”。
她期待童話的美好,但同時又不相信。“只要有壹個不確定的因素,她就會早早放棄。其實她是擔心結果不好,自己會更受傷。”她把這種心態歸因於母親。“我總是告訴妳現實有多殘酷。”
馬最近壹次想脫單的時刻,是看到兩個高中生結束異地戀,在朋友圈宣布結婚。她也覺得自己和同學壹樣,“進入社會後純愛不太可能再存在”,無比羨慕。
微博裏經常去偶像化的馬,覺得自己找對象的標準也受偶像影響,但她也很矛盾:“我的理智告訴我,現實中妳遇不到這樣的人,但又不想放下不高的要求。”
她不急著脫單,覺得單身更自由:“我不知道妳能不能接受對方的壹些缺點,但妳要努力去習慣。現在大家都會自覺壹點,不會將就。我感覺自己也很忙,本來不想在這上面花太多心思的。”
這三個95後青年雖然不急著脫單,但都遇到過正式或非正式的相親,最初的反應是抗拒。
去年,馬被介紹給壹個比她大五歲的男孩,他是她母親朋友的兒子。馬以“年齡太大”為由拒絕,覺得對方急著結婚,“自己不夠帥”。朋友也給她介紹過幾個男生,但要麽只加了微信聊了幾句,要麽連微信都沒加。
她說,父母壹直跟她說“女孩子壹定要結婚”,催她脫單,以為“不結婚的女孩子或男孩子都會偏心”,幸好沒有給她定婚齡。她以前很排斥相親,現在可以接受了。“壹切都取決於時機和命運。”
馬和李燕都拒絕“僅以條件相加來適應感情”,而是都接受了結識新朋友,面對相親局的態度。
不過,馬也坦言,也許等身邊的同齡人都結婚了,而她還單身的時候,她會接受她現在很討厭的“明碼標價”的相親局。
與這兩個女孩不同,郭凱認為在相親中談論條件是合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條件,但我說不說也能做出逆向選擇。”他還認為,在當代年輕人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情況下,相親是壹種非常高效的方式。“壹頓飯壹杯咖啡聊聊天挺好的,不合適就換下壹個。”
但他拒絕了現在的約會,用自己在上海的工作經歷說服了住在縣城的父母,在大城市生活不能“早在小城市結婚,安頓壹切”。
說到在大城市生活,李燕覺得上海的包容性讓單身年輕人松了壹口氣。雖然很難擺脫賬單,但如今的標準沒有以前那麽統壹了,到了相應的年齡不結婚也不會顯得格格不入。相反,目前的情緒狀態只是個人的選擇。
至於很多年前,165438+10月11被慶祝為“光棍節”。當時,他們沒有任何印象。李燕說,她是因為現在的購物節才知道“光棍節”的。
那妳為什麽慶祝光棍節呢?三個90後給出了自己的推測。
“這是壹個單身狂歡節。單身不值得過情人節。他們只能找壹個有特殊意義的節日來慶祝自己,或者是源於壹種需求。”仙娜分析道。
“人家小情侶過節,單身的可能也想參加。”馬錢文猜到了。
“找機會high就是找借口壹起玩。”郭凱說。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