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結束後,棺蓋斜蓋在棺體上,留有空隙。經死者親屬最後檢查後,靈柩將在夜間或陰陽師選定的時間建造。蓋棺又稱“合棺”,是指家人、親友聚在壹起,將死者臉上的蒙面布或紙揭下,送別死者。如果死者是女性,也要讓侄子或家人檢查壹下她的衣服和被褥,看有沒有異議。然後正式蓋棺釘棺,家屬親友鞠躬告別。在晉中祁縣,合棺前要把蓋在死者身上的紅布從腳上拉下來露出臉來,然後順手撕下壹塊紅布,迅速合上木鎖,即棺蓋與棺體之間的榫卯。用七個釘子把棺材釘在壹邊,每個釘子上放壹小塊撕破的紅布。釘棺材的時候,全家人都避免哭。只有死者的兒子曾向袖手旁觀的棺材大喊“把釘子藏起來”。這在山西南北大體壹致。參與釘棺的鄰居、朋友都要穿上紅布條,獎勵釘棺者,稱之為“愛財”。棺材蓋好後,死者的子女還要拍幾下棺材,俗稱“醒神”。在襄汾等地,逝者的子女要在靈柩前進行“壹邊倒”的供奉,然後由參加葬禮的人分享,表示永遠與逝者同在。
喪事第二天半夜,沁縣等地要買紙車、香爐、錫箔、紙人,由死者子女哭喊著送到日後喪事要經過的十字路口,為死者送行,俗稱“送魂”。在聞喜地區,死者去世的第三個晚上,家屬在城隍廟和土地廟跪拜後,死者的壹個女兒拿著壹個湯罐,摸索著找飲料,給死者打電話。另外,還有壹個代替諾言的,叫三聲,答三聲,然後哭著出廟回家。來回要刻意繞道。回到家就哭著燒紙,叫“路上燒紙”。在偏關等地,家中有人去世後,或三夜、五夜、七夜,家人會到城隍廟哭泣,喚親人回來,俗稱“叫夜”。在這些日子裏,親朋好友要贈送燈籠,殯儀館以燈火輝煌為榮。民間相信人死後會受到城隍神的審判。審判無罪後,他們的家人會用燈光把他們的靈魂帶回來。所以這個習俗也叫“送燈”。舊時釘棺的禮儀很多,有的是從孝子賢妻的頭發上剪下幾根頭發,纏在長壽釘尖上。有的還剪下壹把頭發,用黃紙包好,放在長壽釘上。有些釘子“主釘”,要請舅舅和表哥去楔。這時候舅舅就可以借此機會訓斥那些不孝的兒孫媳婦們,同時提出壹些難以啟齒的問題。孝子壹定要答,否則不會被釘死。這個時候,只有請家裏有威望的人說情,孝子磕頭道歉,舅舅才同意把釘子楔進去。此外,族長持斧楔“長壽釘”為男喪,婆婆持斧為女喪。喪親的媳婦和未婚的女兒各拔了三根發夾,釘了進去。主釘上綁壹條紅布,大叔或族長舉起斧頭後,木匠用鉚釘釘牢。這時,死者親屬跪在靈前,呼喚死者的靈魂避免受到驚嚇,楔住左釘,喊死者親屬往右“藏釘”,楔住右釘,喊死者親屬往左“藏釘”。
喪事結束後,將“倒飯”、“魂燈”(又稱“倒大燈”)和“葬盆”(燒紙盆)獻給喪主磕頭。
入棺前,大兒子在前代親人的陪同下,邊走邊哭,往水裏扔錢,往下遊倒桶裝水,稱為“買水”。再生水最後壹次提供給父母,作為養育的獎勵。下葬的時候,棺材裏要放滿紙、毛巾、扇子等生活用品。這時,家屬要匍匐在棺材周圍爬行,稱為“爬棺”,以示告別。然後選擇下壹顆釘子,每釘壹顆都要說些吉利的話。除了對男女孝順之外,其他與安葬時間有沖突的,不允許見死者。壹般來說,死後在合適的時間舉行葬禮,在富豪家族的葬禮前設立壹個名為“企業堂”的靈堂。“企業館”有的持續壹年,有的持續三年,每隔七天就叫油漆工給棺材刷漆,防止屍汁外流。設靈堂供親友憑吊,孝子輪流守棺側。親友來拜,孝子要下跪迎接,送拜,孝女要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