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時間:2004年4月15日晚。位置:家庭網絡。調查對象:全球自然生態環境。調查結果:
1。臭氧層被破壞了。臭氧層占平流層總量的十萬分之壹。雖然含量極低,但能吸收紫外線。然而,由於人類的破壞,臭氧層迅速枯竭,遭到極度破壞。例如南極洲的臭氧洞。1994年期間,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被破壞了2400萬平方公裏。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形成於20億年前,但在上個世紀被破壞了60%。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的臭氧層受到的破壞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2。淡水資源危機。雖然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水覆蓋,其中97%是不能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但其中2%被封存在極地冰川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是工業用水,70%是農業用水,只有5%可用於飲用和其他生活用途。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國家和地區。據統計,中國北方缺水地區總面積為58萬平方公裏,全國有300多個城市缺水,每年缺水58億立方米。由於人類的破壞,地球的水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等許多大江大河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入洋為安,壹去不復返”的壯麗景象成為歷史記憶。
3。土地荒漠化。目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世界上有12億多人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威脅,其中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到1996年底,全球沙化土地已達3600萬平方公裏,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的陸地總面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熱愛荒漠化的影響,荒漠化正以每年5-7萬平方公裏的速度擴張,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對於受到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肥沃土地的消失。
後記:人會面臨很多危機。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那麽人類將會滅絕,地球將成為宇宙中遙遠的歷史。
回應者:真的崩潰了——經理5級1-2 21:27。
-
評價已關閉,目前有1條評論。
好的
100% (1)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很好
評論員:劉婉婷-助理二級
-
其他答案*** 2
2005學年環保社團活動計劃
根據學校新的三年發展規劃的要求,環保社團成員在萬聰、翟誌勇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新的壹年打算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壹是在社區環保宣傳方面,努力加強與街道、社區相關部門的聯系,建立長期、全面、穩定的合作關系,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二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通過與環保部門、高校(院)、研究所、兄弟學校的聯系,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取長補短,增加交流機會。
第三,聯系學校實際,在學校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努力為上海市創建綠色學校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四、結合市科技創新大獎賽的有關要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小規模研究,為2006年上海科技創新大獎賽做準備,爭取更好的成績。
受訪者:冠達掌櫃-高級經理6級1-2 21:27
-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汙染、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每個公民的義務。
以下是來自實地調查的報告: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源有:1。公廁排出的排泄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惡心。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漂浮著壹些汙物。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5.公園草坪上經常有遊客丟棄的垃圾,不衛生,影響市容。
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物有:廢水、廢氣、糞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子、垃圾等。
汙染物對環境和生物的危害很大:它們使空氣渾濁,對人的肺部危害很大;生活垃圾處理不好會滋生細菌,嚴重影響人的健康;汙水會影響生活用水,直接侵害人體。
看了這麽多,妳是否對現在的環境感到擔憂?是的,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壹次性木筷;廢電池和塑料袋應該處理掉;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要汙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
“人與環境”——調查報告
受訪者:
新莊太湖、小河等水資源汙染。
調查目的:
調查莘莊生態環境破壞情況(主要是水資源)。
調查過程:
3月22日是世界水環境保護日。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班成立了幾個活動小組,調查莘莊的生態環境破壞現象。今天下午,我們壹行人出發了,走著走著,聞到壹股難聞的農藥味。我們循著氣味,但它原來是來自壹條小河。我看到河邊壹家工廠的下水道裏流出很多像黃泥壹樣的臭水,極其難聞。
我們緊緊跟著臭水的方向,發現河底的黑色比淤泥還厚,水流越來越慢,汙水的顏色由黃變黑,再變紫。我往河裏扔了壹粒,還在“汩汩”冒泡,還有壹股惡臭。走了很久,我們到了出口,我們發現汙水竟然流入了壹條來往船只的大河。我們還發現出口處有堵塞的痕跡,可能是為了防止汙水流入河道,但現在已經被清除了。看著惡魔般的汙水直排入河,流向每家每戶,流向餐桌...我們不禁感到心寒。
此外,我們還調查了太湖和村莊周圍的小河,也存在嚴重的汙染現象。
建議:
相關廠家排放的汙水必須經過處理後才能排放。每個公民都要增強環保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們只有壹個地球,保護地球和水資源刻不容緩!
不唱歌——什麽時候才能成為現實?
安靜是文明的標誌,而吵鬧是粗魯的象征。處於溫飽階段的人們還無動於衷的噪音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備受關註。
早在11年前,市科委曾經做過壹次民意調查,問市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應該由科技界來解決”。沒想到的是,被調查的2000戶居民將“降低交通噪音,特別是禁止按喇叭”排在了第壹位。可見,要求禁止嚎叫壹直是廣大市民的夙願。事實上,早在本世紀初,汽車進入上海不久,在幾個外國人占據的租界裏,就有壹些限制鳴喇叭、保持安靜的規定。禁止唱歌是近壹個世紀以來的話題。
其實早在1981,本市環保和交警部門就聯合下發通知,在部分道路和區域夜間鳴喇叭,使上海成為全國首個禁止鳴喇叭的大城市。1994,本市還明文規定,在環路以內區域、安靜居民區、禁止鳴喇叭的道路全天禁止鳴喇叭。但目前本市對違法鳴笛的處罰力度太低——只罰款5元——不具備足夠的法律威懾力。結果這個城市的禁鳴令幾經沈浮,始終沒有真正落實。
近日,本市環保、交警部門走訪市民時,仍能聽到“希望有關部門馬上停止按喇叭”的聲音。位於金陵東路外灘的金陵中學師生異口同聲地說:交通噪音對教學影響太大了!壹位從外校調過來才兩年的吳老師聲音嘶啞地說:在這裏上課,每天都要扯著嗓子喊,壹天下來嗓子都會沙啞。幾個年輕的女老師搶著說:“我們都盼著在朝北的教室上課,偏離金陵路,噪音少很多。輪到我們在朝南的教室上課了,所以我們要爭著發聲;”壹旦遇到汽車按喇叭,只能停下來等它走遠了再繼續講課。”在第壹人民醫院,保衛科的陳科長無奈地說,“我們醫院離馬路太近,交通噪音,尤其是汽車、摩托車、助力車的喇叭聲,經常打擾醫患,尤其是外科醫生和重病患者。對於居住在交通要道和公交車站附近的居民來說,他們對喇叭聲、剎車聲、擴音器的喊叫聲和汽車引擎的拖拖拉拉的聲音“怨聲載道”。
那麽,在人們普遍開始註重環境質量,要求安靜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的今天,禁止鳴喇叭能否成為現實?上海在這方面能否努力匹配文明大都市的形象?
從家庭主婦到“環保媽媽”
——吳方曉薇女士簡介
“問問她今天是怎麽從家庭主婦變成環保誌願者的。”這是“地球獎”頒獎典禮前向我建議的壹個采訪題目:專訪香港民間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的主管總幹事吳方曉偉。在頒獎典禮上看到她後,我立刻從心底接受了這個提議,因為在會上發表“獲獎感言”的吳方小偉無疑是那天最能征服全場的人。她真誠的微笑和話語,讓環保的理想變得無比親切,深入每壹個聽者的內心。
“地球獎”是由地球之友和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論壇聯合發起的獎項,旨在表彰在中國環境保護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新聞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其完善的組織和高額的獎金讓所有獲獎者感受到了這個獎項的誠意。這是對從事環保工作的人們的真誠鼓勵和獎勵。而“滿滿的真誠”可以說是吳芳微笑的最好寫照。
“吳芳肖偉”,壹個隨夫姓的名字,吳老太太自己說:不僅是她的名字,她的整個前半生,基本上都是沿襲了古人的做法。從小在香港受教育,後來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但婚後她從社會上隱退,成為壹個躲在丈夫背後的賢妻良母。就這樣過了15年,“吳太太”開始考慮新壹輪的生活。經過深思熟慮,她敲開了“地球之友”的大門,開始了她為“地球之友”免費服務八年的生涯。
“為什麽選擇環保?”國家環保局局長謝振華幾年前也問過她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媽媽!”吳太太脫口而出。她說:每次去幼兒園和小學演講,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睛,她都自言自語:為了孩子!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不會投票,不會投票,也不會抗議。他們不明白成年人是在破壞和暴露他們未來的環境和世界。應該有人為他們說話,為他們著想。這些理念支撐著她做了壹件又壹件幫助地球和環境的事情,以至於香港人親切地稱她為“環保媽媽”。
“女性和環保之間有特殊關系嗎?”“是的,當然。”吳太太答道。去年,吳夫人代表“地球之友”發表了致女性朋友的公開信:《環保女兒要自強》,強調女性在環保運動中的特殊作用:女性以地球之子捍衛自然,以消費者捍衛消費者權益,以生育力捍衛下壹代健康成長的環境。女人能發揮什麽樣的力量?吳夫人認為,女性應該從賢妻良母的角色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影響自己的小心靈去關心人、動物、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權利;消費時要研究“選擇技巧”,支持環保產品。母親的作用很大,母愛也很強烈。?/FONT & gt;
回顧自己這些年走過的路,吳方曉薇說,“有時候我會很驚訝。我的人生發生了180度的徹底轉折,從壹個被保護的動物變成了壹個走在前列的人。生命的潛力不可低估。”
吳老太太的話,她的經歷,她對女性運用“人生智慧”的呼籲,或許能激勵每壹位女性,每壹位母親。
給公益廣告壹個建議
不久前,我在壹家超市購物時,突然發現貨架上有“夢童”牌無磷洗衣粉,獲得了中國洗滌行業第壹個“環保標誌”。我不禁感到壹陣由衷的喜悅。這種快樂有兩個原因。第壹,終於看到了在解決水汙染方面有所作為的產品,讓人們通過簡單的消費選擇,為減少汙染做出自己的貢獻。二是因為聽說進入這些大型超市需要壹大筆進場費,往往把很多有素質但市場能力不足的企業拒之門外。可惜很多環保產品都有這個特點,而既然這個叫“孟桐”的這次進了超市,可以猜到它在實力上有所突破,這也是壹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洗滌產品大量品牌深入人心的今天,有多少人會像我壹樣因為“環保標誌”而接受壹個陌生的名字?有多少人明白“無磷”的含義?而“夢童”為什麽不做宣傳告訴大家?
所以,壹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孟桐的負責人,我馬上問他:為什麽不在“無磷”這個問題上做壹次大規模的宣傳呢?該負責人不情願地回答:推廣壹個品牌是企業的職責,但企業承擔推廣環保意識的責任太大了。
這個回答讓我突然清醒了。的確,企業通過企業手段和金錢經濟來改變公眾意識,傳播社會公益的理念,真的太高了。目前中國的環保產業大多處於艱苦創業的初級階段,難以承受。那麽,這些話應該由誰來說呢?
我想到了公益廣告。
在此期間,公益廣告開始出現在中國各大媒體上。這些廣告關註民生,制作精良,往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環保意識宣傳也占有很大比重。但是,面對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我認為在公益廣告中加入壹些具體的內容更為有效。比如家庭洗滌用品對水資源的汙染和破壞,已經占到了汙染源的相當比例。那麽,我們是否可以模仿吸煙有害健康的說法,做壹個含磷洗衣粉會危害我們水域的廣告呢?等等等等。
壹位多年從事環保宣傳的同誌曾對我說:“宣傳環保沒用。關鍵是要轉化為生產力。那真的很厲害。”這有點極端,但有道理。我覺得這也是做公益廣告要聽的。公益廣告重在培養世界人民,但在環保問題上,僅僅停留在意識層面是不夠的。它應該加入鼓勵形成新的生產能力的團隊。不是為了推廣品牌,而是鼓勵壹個更有文明內涵的產業方向。這應該是公益廣告可以做到的。
上海環境保護的三大難點
專程來上海參加“地球獎”頒獎活動的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聽取了上海市環保局副局長葛的匯報。葛主任在報告中提到,上海的環境狀況存在三大困難:壹是綠化面積太小;二是飲用水源達標率太低;第三,在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汽車尾氣的氮氧化物汙染越來越嚴重。
今年的水價勢在必行。
來自國家計委的消息稱,今年我國將把水價改革作為價格改革的重點,這將徹底改變我國100噸黃河水的水資源費還不如壹瓶礦泉水價格的局面,也有助於人們築起“愛惜水”的防線。目前我國各地的水費只能占到預計成本的62%,農業水價不到成本的三分之壹。專家預測,到2000年,中國總供水能力缺口將達500億立方米,水務行業也將背負每年50多億元的虧損。據悉,這次改革的思路是:
聽聽大海的聲音。
約翰和福特是加拿大溫哥華水族館的鯨魚專家。在研究鯨魚的過程中,他們萌生了建立“鯨語電臺”的想法。他在距離虎鯨最大的聚集地溫哥華200英裏的羅伯遜灣海底安裝了水下麥克風,收集各種水下聲音,然後通過自己的電臺24小時向公眾開放。鯨魚廣播電臺Orca-FM於今年年初開始正式運營。正如福特所料,那些“唧唧喳喳”,所謂的“鯨魚音樂”,讓很多人瘋狂。壹位35歲的德國工程師動情地回憶說:“那天晚上,我聽到了大海的空曠。我心裏有壹種巨大的空虛感。就在那時,我聽到鯨魚在唱歌。我瞬間從靈魂深處意識到:這是壹條鯨魚在和它的孩子說話;它和我們有同樣的感受。在孤獨的夜晚聽到這樣的聲音,是壹種莫大的安慰。”
誰來建設“生態村”
編輯同誌們:
我思考環境問題很久了,妳的《人與環境》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決環境問題,我認為僅僅依靠高科技是不夠的,還要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壹是培養他們對自然的感情,二是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麽,建設生態村給青少年壹個環境教育基地是否可行?在我生活的天目山,山頂有壹個高山盆地,裏面有很多生態圈,從來沒有被汙染過。如果能成為上海中學生的夏令營和環境教育基地就太好了。
浙江安吉任偉忠
國內有建設生態村的先例。著名生物學家、《小屋》的主角徐鳳祥就在京郊建了這樣壹個青少年環境教育基地。這位安吉的任偉忠先生是個有心人,就看哪位有心人來回答了。
新區綠化可以果園為主嗎?
上海有上百個住宅新村,大部分都有綠地,但新村綠化幾乎都是千篇壹律,沒有特色。為什麽不發展壹種有特色的綠化——果園綠化?
有些果樹是常青樹,如柑橘、枇杷、楊梅等。果樹有花期,不僅可以看果,還可以看花。果樹是綠色的,有產出,產出可以大於投入。我覺得不實施綠色果園可能有兩個原因。第壹,我們不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被過去我們不做,別人不做的傳統思維束縛。只要解放思想,問題就解決了;二是怕有人摘果子。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因為水果的成熟期很短,采摘水果的問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通過承包看護和教育群眾來解決。
相信居民對新村的果園是歡迎的,把每個新村打造成有特色的果園,比如橘子園、枇杷園、梅園、梨園等。多好啊,孩子可以增長生物知識,人的生活也可以增添很多樂趣和光彩。
讓新村綠化、果園化是否可行,這是壹個問題,但從倪老先生的信中,我們看到了壹個普通居民對身邊環境建設的美好設計和感人的詩意想象,看到了在普通百姓中隱藏著非常大的社會資源可以用於環境建設。這封信實際上提出了兩個問題。壹、如何讓新村的綠化設計更加豐富多彩?二、在環境建設中,如何利用身邊積極的、隱性的社會資源?
人類正在從野蠻走向現代文明,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在改造著我們周圍的環境。特別是隨著工業的發展,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
中國的現代化是在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相對落後的條件下進行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已稀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環境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選擇什麽樣的發展道路,歷史地成為與當代中國人及其後代的生存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人類只有壹個地球。面對千瘡百孔的地球,我們人類應該覺醒了。如果我們捕殺野生動物,破壞生態環境,隨意堆放垃圾,那麽人類終將失去生存空間。
為了人類的健康發展,為了天更藍水更綠,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