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從小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學習土耳其語和阿拉伯語,準備做外交官。我期末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了法律系。他沒有專心學習,沈迷於社交生活。同時,他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產生了興趣,熱愛盧梭的理論和他的人格,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在大學裏,他已經註意到了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感。4月退學,1847,回到賈斯納和波利亞那。這是他母親的嫁妝產業,是他哥哥分析財產時屬於他的,他漫長的壹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裏度過。
回到莊園後,他試圖改善農民的生活,但因為得不到農民的信任而止步不前。1849年4月,去彼得堡參加法學學士考試,只上了兩門課,突然回家了。是在1998年秋天,為農民的孩子建立了壹所學校。11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局工作,次年12晉升為十四級公務員,實際上卻在親朋好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徘徊。然而,他漸漸厭倦了這種生活和環境。4月底,1851隨正在服兵役的大哥尼古拉前往高加索,以誌願兵身份參加抗擊山民的戰鬥,隨後在高加索軍隊以“四級炮兵下士”身份服役兩年半。雖然他表現很好,但只是靠親戚的支持才被提升為準尉。1854年3月加入多瑙河軍團。克裏米亞戰爭開始後,他自願轉移到塞瓦斯托波爾,在最危險的4號要塞擔任炮兵連長,參加了該城最後壹次防禦戰。在各種戰鬥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官兵的英雄氣概和優秀品質,更加堅定了他對普通民眾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就開始寫作,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了《童年》、《少年》、《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等小說。1855 165438+10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為著名的新作家,他受到了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查羅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和博特金等作家和評論家。在這裏他因缺乏經驗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為壹個怪人,他對荷馬和莎士比亞的厭惡也讓所有人感到驚訝。不久,他結識了車爾尼雪夫斯基,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觀點。當時的德魯吉寧等人主張所謂為藝術而藝術的“美的藝術”,反對所謂“教學藝術”,實際上是革命民主派所主張的暴露的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他認為任何藝術都不能脫離社會生活。到1859,他和現代人雜誌決裂了。
1856年底以中尉軍銜退役。第二年年初,我去了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德國。法國的“社會自由”贏得了他的欽佩,而在巴黎看到斷頭臺執行死刑讓他深感厭惡。在瑞士看到英國資產階級紳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了他的極大憤慨。但這次出國開闊了他的文藝視野,增強了他對俄羅斯社會落後的清醒認識。
托爾斯泰的思想與五六十年代之交的農奴制改革和革命形勢極其矛盾。早在1856年,他就起草了壹個用勞役地租的方式解放農民的方案,並在自己的莊園裏嘗試過,但由於農民不接受而沒有實現。他同情農民,痛恨農奴制,但認為根據“歷史正義”,土地應該歸地主所有,他對地主是要他的命還是要土地深感憂慮。他不同意自由主義者、斯拉夫人甚至農奴主頑固派的想法。他也看到了沙皇實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虛偽本質,但他反對消滅農奴制的革命方法,幻想自己找到壹條路。由於無法解決思想矛盾,他試圖在哲學和藝術上逃避現實,但很快就失望了。1860年,大哥尼古拉斯的去世加深了他的悲觀情緒。從1859到1862,他幾乎輟學。他先後在賈斯納、波利亞那及附近農村創辦了20多所農民子弟學校,研究了俄羅斯和西歐的教育制度,並從1860到1訪問了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和比利時的學校。後來,他創辦了壹本教育雜誌《Jasna Ya Pogliana》。這些活動引起了沙皇政府的註意。此外,在農奴制改革中,他作為本縣的和平調解員,在調解地主和農民糾紛時,經常同情農民,也引起了貴族農奴主的敵視。1862年7月外出時,他家被軍警搜查了兩天。不久,他關閉了學校。這期間,他頭腦中的震撼和他們對事物的壹些看法被頻繁接觸的農民所接受,成為他世界觀轉變的契機和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