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遠門在古代是壹件大事。也許妳出去了就不回來了,比如秦始皇和楊迪。所以出門前壹定要算個卦,翻翻生肖,看看周易,給生肖選個吉日再出門。到了明代,專門針對旅行的占蔔書風靡全國,簡直就是必備的旅行手冊。
擇吉日,無策難動,所以這種東西“策”古已有之。《山海經》是旅遊寶典之壹,其地理知識包括山川、河流、民族、物產、物產、醫藥、祭祀、巫醫等。記錄了旅途中可能遇到的“見死不救”、“食人”、“見洪”等60多種自然災害,以及“吃了不餓”、“拿了不冷”的130多種食物,簡直就是生存手冊和救生指南。
還有古代驢友的遊記,如張素的《臺遊記》,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他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布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和現在。遊遍泰山、普陀山、天臺、雁蕩、九華、黃山、武夷、廬山、華山、武當、羅浮、盤山、五臺、奓山、恒山、九嶷山等名山;遊覽太湖、閩江、黃河、富春江、閩江、九裏湖、錢塘江、小水、響水、郁江、錢江、黃果樹瀑布、盤江、滇池、洱海。可以說是超收藏級別的旅行指南。
當妳出去的時候,妳必須帶上妳的身份證。如果要出國,護照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人出行必須攜帶官方的“道路指南”,以及作為古代護照的“通關文書”。
那麽最重要的問題來了。怎麽去?妳在走路嗎?是的,只是散步。妳在電視劇裏看到的車馬,都是有錢人或者官僚的交通工具,馬只有唐玄奘這樣的公共出行才有。當然,除了步行,還有水路。隋唐時期,大運河開通,連接南北。在明朝,租船服務也很普遍。但是水路也會因為天氣和水流方向的變化而影響出行,這個時候可以去陸地。
其實我無法想象古代人旅行時是怎麽帶行李的,因為他們不僅要帶衣服、幹糧、雨傘等生存必需品,還要帶夜壺上廁所。有了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都是附庸風雅。所以,還是有車的。富人坐馬車,窮人坐騾車或牛車。
騾車“保駕護航”,續航時間長,速度快,距離遠。坐飛機去岱嶽只需要幾天時間,是妳旅行的首選。不想沖?我推薦“太平車”系列服務,非常粗糙粗糙。它由牛拉著,每天的行程不超過30英裏。車體上掛著壹個鐵鈴,行駛時發出聲音,幾裏外都能聽到,就像喇叭壹樣,讓迎面而來的車輛提前做好避讓準備。妞妞是“和平車”,享受慢生活。
無論如何,古代人真的很難走出家門。不像今天我們帶著糖旅行,輕松省時省心,而且是定制的。活在21世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