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笠原節”,即農歷七月十五,民間稱為中元節、鬼節或七月三十日,是祭祖、拜鬼的日子。南北朝時期以信佛聞名的梁武帝是中國第壹個舉辦“蘭會所”的人。後來盆景依然流行,但逐漸由供僧變為供鬼,目的是超度亡靈。
宋代以後,三教逐漸融合,佛道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默契。其實蘭花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原意是“拯救顛倒”。佛經上說,死者的苦難就像壹個倒掛,要盡早解救。
因為中文佛經裏用的是漢語,所以也有解釋說“玉蘭”是倒裝句,“盆”是盛食物的容器。這種說法雖然不符合梵文情況,但仍在中國佛教界廣為流傳。
佛教對“蘭花節”的倡導,來源於佛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壹的木蓮,為了報答養育之恩,想教育父母。我看見我死去的母親掉進了地獄,轉世成了壹個餓鬼,肚子大如鼓,喉嚨小如針。想吃卻吃不下,嘴裏冒著煙,餓得皮包骨。
慕璉很傷心,就去拜訪地獄,看到了地獄裏悲慘的壹幕:在這裏認罪的人,壹天要經歷壹萬次生,壹萬次死;或困於劍樹,或鐵犁耕,或澆銅汁,或吞熱鐵火丸,或手握銅柱,焚其身。還有天天牛頭不對馬嘴,獄卒終歸要來拷;煮鐵鍋湯是痛苦的...
為了救媽媽,我用碗餵她。我媽手裏拿著碗,另壹只手捂著。貪婪的習慣依舊,她的心還是太小。最後壹天,她被罰沒等飯進,就是化成炭不能吃了。看到這種慘狀,我的眼睛甚至痛哭流涕,於是回頭請求佛祖的拯救。
佛祖告訴目連,他母親的罪太多了,他壹個人救不了,必須團結所有人的力量才能有結果。佛陀又說:“十方僧人於四月十五日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夏季定居修行,七月十五日各有所成。此時諸佛歡喜,龍天護佑。要想救母親於逆境,必須在這壹天準備好百味五果,放在壹個盆裏供養十大和尚,成就非凡功德。這樣,不僅可以讓妳的母親早日脫離苦海,早日投胎轉世,還可以讓別人的父母脫離苦海,幸福百年。”
目連聽了佛祖的話,欣然跟隨。七月十五日供養出家人後,他媽那天真的擺脫了餓鬼之苦,離開了地獄,投胎為城裏的壹條狗。又過了49天,他母親升天了。目連十分感激佛祖,到處稱贊三寶的功德,並勸世人修行法門,給佛祖和僧人壹份禮物,以回報父母的恩情。這就是佛教“笠原節”或“笠原節”的由來。
後來世界各地的寺廟都在七月半舉行“蘭花會”。因為7月15日是僧人夏季生活和修行的時期,很多僧人通過三個月的修行獲得了不同的結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快樂的,所以7月15日也被稱為佛陀的快樂日。妳在這壹天修行祈福,妳會得到百倍的回報,妳就能超越眾生被劫以來的第七代父母,讓他們離開苦海。因此,佛陀教導人們在7月15日舉行“盆景會”,以報答父母養育已故父母的恩情。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婚姻,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的星座,感情組合,看到另壹半,八字計算,名字速配,人生運勢,復合機會。可以點擊底部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