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四旗沿埃爾貢河入俄公路邊界設防,分別駐紮在伊敏河以東、四逆河以北、大興安嶺以西、以北至埃爾貢河。右翼四旗沿哈拉哈河畔的喀爾喀蒙古邊境設防,駐紮在哈拉哈河右岸與伊敏河、呼倫湖以西之間的地區。博爾本查和大巴哈從進駐呼倫貝爾開始,就劃分放牧區,紮營戍邊,大力興業,為開發和防守邊疆呼倫貝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742年,隨著北方邊境戰事趨緩,清廷將索倫八旗達斡爾人遣回布薩地區時,敖拉哈拉登特科莫昆的祖先範察布、戈布勒哈拉曼那莫昆的祖先奎蘇不準遷回老家,於是留在呼倫貝爾與家人團聚。1784年,索倫左毅旗在胡裏吉托海(今巴彥托海)修建了胡和寺,成為索倫左毅旗重要的宗教場所。胡和寺不僅傳播宗教,開展宗教文化活動,還開展行醫治病、扶貧濟困等慈善活動,為保護民族文化、維護邊疆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1802年(嘉慶七年),嘉慶帝親自命名廣惠寺。1803年,居住在哈裏巴圖魯松林(即海拉爾西山松林)東南的吐庫利亞諾爾地區的雀蘇的番查布、臺青阿後裔,遷居“呼吉日托海”(今巴彥托海)定居。此後,達斡爾族莫日登的竹山族、奧拉族極熱淺、恩恩族的波舒沙爾克、奧拉族的鄂溫克族的白央兒相繼遷居“呼吉日托海”,形成了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蒙古族和漢族的聚居區。
日偽時期(1932)廢除索倫八旗制,設索倫左、右、埃魯特、布裏亞特四旗。1933年,各旗合並組成索倫旗,胡裏吉托海編為蘇木。1946更名為巴彥托海蘇木,1958更名為南屯人民公社,成為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當時,居住在甘南縣達斡爾族蘇都日哈拉楚日格勒村和金科日哈拉梅斯勒村的達斡爾族人相繼遷居巴彥托海。1978巴彥托海人民公社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1980更名為巴彥托海鎮。現在巴彥托海鎮已經發展成為壹個多民族團結和諧、共同發展進步的現代化城鎮。
清代駐守呼倫貝爾邊境的“索倫八旗”將士,以善騎射、驍勇善戰著稱於世,為維護祖國統壹、打擊外國列強入侵、保衛邊疆、奠定中華疆域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民國時期,巴彥托海人民在爭取民族平等、反抗軍閥統治、抗日救國的鬥爭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壹頁。巴彥托海人民在中國* *生產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輝煌的新篇章。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出了壹大批先進模範人物,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巴彥托海,壹個富庶的河灣,形成於1802,只有208年的歷史。她的歷史雖然不長,卻創造了足以震驚世界的輝煌。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必將激勵新時代的巴彥托海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嘎查奶牛小區初具規模,入住小區114戶,投資52萬元加強小區道路建設,實現了路網、樹排、人工草地分散。2006年,牲畜數量達到23,000頭,其中奶牛2,560頭(其中奶牛65,438+0,600頭),羊26,5438+0,000只。牧民磚房擁有率100%。嘎查做到了老有所養,病有所扶,上學有經濟支持。44位老人每人每年享受補貼1.500元。近年來,嘎查共投入28.6萬元資助25名大學生。嘎查所有牧民都參加了牧區合作醫療,嘎查現有壹個診所,配有專職醫務人員。
發展生產和良好的生態。草原生態明顯改善,植被增加20%以上,草原建設面積占草原面積的90%,飼草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畜牧業結構明顯優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養殖規模控制在3萬只羊單位,牲畜出欄率達到60%,母畜比例達到60%以上。2008年慶旗前,嘎查畜牧業生產將全部實現微機管理。鄉風文明,秩序良好。加強文明通道建設,使牧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顯著提高,實現社會安全穩定,群眾安居樂業、團結和諧。2008年成立物業管理公司,接手呼倫貝爾新城的物業。
村容創新與民主管理。根據牧區特點,在倡導集中居住的前提下,科學規劃布局,加強路網建設,註重生態建設和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2008年,確保牧民公寓投入使用,逐步實現新牧區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