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方法
紅薯要在移栽前兩個月調養,即春薯6月下旬調養,秋薯6月下旬調養,冬薯8月上旬調養。可以采用壹次性育苗,也可以分階段繁殖。每年進行選種、育苗、提純復壯。選種應在無病毒病和瘡痂病地區的同壹品種田間進行。應選擇中等大小的種薯作為種子,種薯長,形狀均勻,無犁溝,表皮平直,無斑點和病蟲害疤痕。種植前要用1.0%硫酸銅溶液或2%氫氧化鈉溶液浸泡5 ~ 10 min,也可使用Bt、球孢白僵菌等有機生產允許的生物。
苗床應施足基肥。壹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漚有機肥500 ~ 1000公斤,礦物鉀鎂肥50公斤。種植前用硫磺混合物或石灰給苗床消毒。
苗木管理
甘薯苗期,應根據苗情及時追肥。肥料應為經過有機認證或有機認證機構許可的生物有機肥(NPK總養分含量≥6%,有機質含量≥40%)。苗期追肥總量壹般為每667平方米250公斤。在1“紅蕾”期,壹般施稀肥水;苗高10 ~ 13 cm時,可進行第二次追肥。每次施肥後,都要用清水沖洗秧苗,防止肥料粘在秧苗上,造成燒秧。
土培可分2 ~ 3次進行,苗高約10cm,因此可進行第1次土培,每隔7天可進行第二次土培,共3 ~ 5 cm。最好用肥沃疏松的細土拌入燒過的泥灰或腐熟的堆肥,均勻地撒在苗床裏。土壤栽培可與液體肥料施用相結合,使土壤和苗木基地緊密結合,有利於早期發育和多個新根。
播種後每隔15d噴施1倍Bt和300倍茶麩水,噴施1倍草木灰;在苗床周圍或者苗圃外面放置性激素陷阱。
苗床管理也要特別註意保溫、保濕、通風等措施,以溫度為主。出苗前,夜間覆蓋草簾,保持床溫在25 ~ 35℃。出苗後,溫度應控制在20 ~ 25℃,防止幼苗被高溫灼傷。如果膜內溫度超過30℃,應及時通風降溫,防止幼苗灼傷。寒潮來的時候做好保溫工作。
種薯壹般出苗前不澆水,有利於高溫發芽,防病出苗。如果苗床太幹燥,可以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清水。出苗後註意苗床濕度,苗床變白時及時澆水,濕潤苗床土壤並灑稀肥水,促進馬鈴薯幼苗生長;苗床過濕時,及時揭膜通風。?
土地準備和培土
選擇前茬作物為十字花科、百合科和禾本科作物的地塊,最好是豆科作物,並在前茬作物收獲後人工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用機器或畜力深挖土壤使土壤變幹,同時每667平方米施生物有機肥50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或礦物鉀鎂肥50公斤,磷礦粉25公斤。[6]。基肥深施30cm左右,基肥與苗木距離應在16cm以上。
壟規格:春秋季壟寬100cm,壟高30cm;冬種壟寬120cm,壟高25 ~ 30 cm。需要肥壟窄壟?。?
肥料和水管理
甘薯不同生長階段對氮、磷、鉀的需求不同。氮肥在莖葉生長期吸收較多,在塊根膨大期吸收較少;磷肥在莖葉生長中期吸收較少,在根系膨大期吸收較多;但從種植到收獲對鉀肥的吸收多於對氮磷的吸收,尤其是在根系膨大期。因此,甘薯施肥應圍繞這壹特點進行,n ∶ p ∶ k = 5 ∶ 6 ∶ 20。最好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紅薯有機種植禁止使用任何化肥,以基肥為主。壹般基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60% ~ 80%,基肥與起壟結合。移栽苗成活後,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糞水配合補苗作為育苗肥料施用65438±0次。第二次在甘薯結薯期,即春秋播後60天左右,冬播後70天左右施1倍促薯肥。
鉀肥是促進馬鈴薯生長的主要肥料,壹般每667平方米施500公斤自制有機肥(或有機認證有機肥)、250公斤草木灰或25公斤礦物鉀鎂肥。壹般的施用方法是用犁在壟的兩側破開,或者用小鋤頭在壟的腰部開壹條小溝,然後將肥料和益生菌混合均勻進行帶狀施用。施用後應澆水1次,盡快促進其肥效。同時,施肥後還可以結合人工除草來培土。
甘薯種植時用定苗水澆灌後,種植後30 ~ 40天開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加。此時如遇幹旱,需及時澆水,可采用溝灌,但灌水量不能超過1/2的壟高。總的來說,在水管理中掌握土壤的基本水分是合適的。如遇雨天,要及時做好排水,防止積水造成馬鈴薯苗白長,出現只長柴根不長馬鈴薯的現象。
消滅病蟲害
疾病控制
病毒病、葉斑病、瘡痂病、甘薯瘟、甘薯切蔓病、甘薯軟腐病等。
疾病控制方法
首先采用脫毒苗,並對幼苗進行消毒;其次,根據不同的病害進行化學防治。
生理性疾病的控制與預防:許多生理性疾病,如元素缺乏癥、曬傷、衰老、虛弱、萎蔫等,都是由於土壤缺乏、生理性不足、環境惡劣(過幹、過濕、曬傷、高溫、低溫)等因素造成的。
防治方法:選擇抗性品種或不敏感品種;選擇生長潛力大的健壯品種;適當澆水,保持地面和植物幹燥;保持適當的密度;可以減少種植地塊的輪作。
對於非傳染性疾病,使用硫磺和銅制劑進行預防和控制。對於細菌性疾病,如軟腐病,適當澆水,同時保持地面和植物幹燥。真菌性病害,如霜黴病、銹病等土傳病害,可通過采取地膜覆蓋、滴灌等措施保持環境幹燥來預防。
通過控制蚜蟲來預防病毒性疾病。
害蟲防治
螟蟲、蛾、卷葉螟、葉甲、介殼蟲、金針蟲、金龜子、螻蛄、地老虎、斜紋夜蛾、蚜蟲、粉虱等。
1,作物輪作。水田實行水田與旱田輪作,早稻秋季種植水稻,晚稻冬季種植紅薯;或者春夏種水生蔬菜,秋冬種紅薯。
2.采用無病毒組織培養育苗。
3、照明殺蟲。每20000平方米安裝壹個頻振誘蟲燈。
4.象鼻蟲、地老虎、螻蛄、金針蟲、葉甲等地下害蟲的綜合防治措施。定殖後每15d噴灑500倍益生菌溶液;種植後2 ~ 3個月噴施白僵菌或煙葉(莖)水1次;噴塗時間應錯開15d;;每667平方米放置15 ~ 20個象甲性信息素誘捕器。
5、螟蟲防治。種植後第20天噴施印楝素或魚藤酮1次防治甘薯螟蟲,每隔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2 ~ 3次。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