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
三德【出金光及形而上之意】法身解脫是三。我總是為美德而高興。(往往,是不會改變的。幸福是安靜無聲的。我在家。幹凈就是幹凈,沒有汙漬。佛視這四者為德。)壹個佛法,壹個道德法,是壹個軌道法。據說諸佛是循道成佛的。因此得名法身。這個法身。諸佛不增。在所有的生命中。眾生皆迷,顛倒。佛教徒覺悟了就安心了。
誤會不壹樣。身體壹致性。我總是對我的腳很滿意。這是壹種佛法的美德。般若,梵語般若。華嚴智慧。據說佛陀實際上開始覺悟智慧了。我能感覺到所有的法律。不活就不會死。清凈無相。平等是壹樣的。不增不減。我總是對我的腳很滿意。是壹種般若。第三,解脫德性不是名解。
請隨意去掉妳的名字。據說佛是永遠不會被壹切因緣束縛的。祝妳玩得愉快。我總是對我的腳很滿意。這是壹種解放。
擴展數據
三德(梵文trigun!答
指涅槃果的壹切美德。
即(1)法身:指轉動玄界眾生的苦果所獲得的果身。(2)般若:指用離情。(3)解脫:指從壹切束縛中解脫出來。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二《哀歌》。大乘義章卷十八雲(大正44.820c):
說到法身,有兩層意思:(1)顯法性成為其身,稱為法身。(2)由壹切功德而成,故名法身。說自己解脫的,不累的時候叫解脫,掙脫束縛的時候也叫解脫。說般若波羅蜜多的人,這叫智慧,智能識別叫智慧。"
三德之相,不可開不可合,法身有獨壹法身,二真身,三報應身。般若只有壹真智慧,二真方便智慧,三清凈智慧。擺脫的方法只有壹種,擺脫無所事事的方法有兩種,擺脫無所事事的方法有三種。所以建立這三德的人,(1)有煩惱、業障、苦報三大障礙;(2)快樂、智慧、回報三個原因。《大乘義章》卷十八(大正44卷820b):
翻煩惱,宣博若,博若慧明,可除煩惱,惑法。翻因緣說解脫,因緣可縛,解脫無果可斷。翻苦報宣身,法身清凈,離苦報。因智在中國叫般若,因樂在中國叫解脫,因報在中國叫法身。'
此外,天臺宗在《金光明玄壹》卷中將其作為十種三法之壹,並釋其名雲(大正39.3a):
法名是可以追蹤的,諸佛通過追蹤可以成佛,所以說所謂佛法也是諸佛所教的。身亦聚,壹法有諸法,不缺不減,故稱身。俗話說,我身是壹切眾生的真善美和知識,知我身者必聚;般若波羅蜜多,覺知各種法門的聚散不散,即覺知三諦;解放者,在壹切法中沒有汙點,沒有庇護,就叫解放。叫做三。雲中美德是什麽?11.諸法常樂我清凈,這叫德。"
即法體壹體,即壹法以諸法為法體;把感情留給般若是合理的;隨遇而安,就是眾生的解脫。《大菩薩經》(大正38.69b):
老伊拉克可以和過去教的三德相提並論。法身有般若波羅蜜多,入黨是解脫。沒有恢復智慧,比如豎水和分離。有三種不同的方式,如連發,互不相幹。初入易字者,如今教三德,法身自在如是。名壹為三,無他體,故非橫,非前非後,故是非。壹個是三就像壹個大點,三就像壹幅精美的畫,但是三是壹,壹個是三,所以妳不能說壹個三個,不能三思,所以叫不可思議。"
而循環教學的三德,不僅是縱橫的,也是三非的,互不妨礙融合,更像是真實、觀察、資本形成,甚至是迷茫、事業、苦難三條軌道。三德是三軌,甚至是三軌。畢竟是同體不同名,都是三千三百妙法,法法融合暢通無阻。
指智慧、道德、善良。
也就是佛的三分功德。出自《佛性論》卷二。即佛果滿足壹切智慧,遵循壹切法度,有無阻礙自由之德,謂之智德。破除壹切被汙染的無明和未被汙染的無明,有壹種美德是兩次也破不了的,叫做破德。按利他的誓願,有救眾生之德,謂之善。《華嚴靜姝》卷八指(大正35卷562a):
修煉有三種:(1)大悲心,入佛神通。入了佛的魔境,不過是個好養生,所以是個恩。(2)大智慧,入佛境界。當佛陀上臺時,他的悲智是他力所不及的,所以他成了佛陀,成了智者。(3)心安,入如來,除門,盡壹切可能,心安,成佛破德。"
如果三德配以利己、利他、修身、自知,那麽兩德就是利己、自知、善心就是利他、修身、自知。也就是說,如果三德圓滿,就可以得到圓滿貧窮的佛果。
百度百科-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