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斷奶後生病?提高寶寶的第二道免疫防線才是關鍵!3招解決

斷奶後生病?提高寶寶的第二道免疫防線才是關鍵!3招解決

斷奶是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對寶寶和媽媽都很重要。只有順利度過斷奶期,寶寶和媽媽才能順利進入下壹階段。然而,現在已經斷奶的媽媽們把“斷奶”稱為“眼淚先流”,甚至馬寶說:“寶寶壹斷奶就生病了,讓即將斷奶的媽媽“顫抖不已”....

為什麽寶寶斷奶後容易生病?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也是母親和嬰兒之間最好的紐帶。很多媽媽都把自然斷奶作為理想的目標,但更多的媽媽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斷奶,比如工作、堵奶、乳腺炎等。壹旦斷奶,寶寶就失去了母乳中的免疫活性因子,如分泌型SIgA抗體、白細胞介素、乳鐵蛋白、脂肪酶、溶菌酶等。[1].這些免疫物質屬於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有助於保護寶寶腸道、咽喉和肺部的黏膜層,抵禦致病菌和病毒的感染。但需要註意的是,這些抗體只是暫時的,它們可能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被犧牲掉,也可能隨著寶寶的消化系統分解而排出體外。

如果寶寶壹直在喝母乳,那麽這些免疫活性物質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進入寶寶體內。但斷奶後,寶寶的各器官及其免疫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無法合成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當遇到復雜多變的天氣和環境時,寶寶體內的免疫活性物質無法對抗通過第壹道防線的細菌和病毒,就會激發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此時,寶寶可能會出現發熱、局部紅腫、疼痛等癥狀。

所以寶寶斷奶後,確實會有壹個免疫活性物質降低的階段,這個階段尤為重要。如果不小心,寶寶很容易生病。

此外,還有兩種情況也會導致寶寶生病:

寶寶斷奶期間餵養不合理,導致飲食不規律,營養補充不及時;

斷奶的方式過於粗暴,導致寶寶哭鬧,情緒低落。

斷奶後,如何延續寶寶強大的免疫力?

很多老年人認為:既然斷奶後容易生病,那就不要斷奶了。但這是完全做不到的,除非母親精力很好,能兼顧工作,繼續純母乳餵養。事實上,《2019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大城市母乳餵養率最高,僅占36%,而中小城市母乳餵養率最低,占23%。所以,媽媽現在要考慮的不是讓寶寶堅持持續母乳餵養,而是斷奶後如何延續寶寶強大的免疫力。

斷奶後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中沒有持續的免疫活性物質,屬於免疫系統的第二道防線。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延續免疫系統的第二道防線是關鍵。從母乳中的免疫物質來看,乳鐵蛋白占母乳總蛋白的20%,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溶菌酶、補體、細胞因子甚至白細胞都可以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成熟[1]。所以,媽媽可以在斷奶後給寶寶提供上述營養。

三種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乳鐵蛋白是關鍵

從寶寶的免疫活性物質和母乳餵養環境來看,媽媽可以從三個方面幫助寶寶的免疫力。

額外攝入乳鐵蛋白

因為溶菌酶、白細胞等免疫活性物質無法從外部獲得,而乳鐵蛋白可以從外部補充,所以媽媽可以采取補充乳鐵蛋白的方式來保證寶寶對免疫物質的攝入。

乳鐵蛋白發現於1939,2016,美國FDA認定乳鐵蛋白為GRAS[2]。2018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出版了《專家關於乳鐵蛋白對嬰兒健康影響的知識》,由多位婦幼營養專家起草並審核。乳鐵蛋白是繼DHA之後另壹種公認有效的嬰兒營養素。

根據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乳鐵蛋白可以預防和輔助治療嬰幼兒腹瀉、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呼吸道疾病和新生兒敗血癥,對改善嬰幼兒貧血和促進其生長發育也有壹定的作用[3]。所以,如果母親購買的奶粉不含乳鐵蛋白,那麽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選擇補充乳鐵蛋白制劑。

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我們可以看到,上述免疫細胞和抗體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所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非常重要。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是牛奶、雞蛋、豆制品和肉類。如果媽媽在1歲之前斷奶,那麽每天的奶量壹定要保證,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主要是奶;1歲以後,媽媽壹定要註意飲食平衡,在保證奶水充足的情況下,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3歲以後,媽媽要保證持續的奶源供應,適當豐富乳制品的種類,如酸奶、鮮奶、兒童奶粉等。

安撫嬰兒的情緒

因為母乳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還能在壹定程度上起到安慰寶寶的作用。所以斷奶後,寶寶可能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工作。

母乳是寶寶的第壹保護,但不是寶寶永遠的“保護傘”。寶寶遲早會經歷斷奶。如果條件允許,馬寶可以母乳餵養到2歲。如果真的要斷奶,需要考慮寶寶免疫系統的能力。如果寶寶平時容易生病,可以考慮在斷奶階段給寶寶足量的乳鐵蛋白,幫助寶寶的第二道免疫防線!此外,媽媽們還需要註意寶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睡好覺,喝足奶~

  • 上一篇:尋找結婚的吉日
  • 下一篇:日歷吉日2020小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