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臨澧王官寺的聯系方式是什麽?

臨澧王官寺的聯系方式是什麽?

臨澧王官寺聯系方式:0355-2035096

臨澧王官寺景點簡介:

位於陽泉市郊區尹瑩鎮林李村,南距市區12公裏,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始建於北宋熙寧五年(1072),重建於宣和四年(1122)。元、明、清三代多次修繕。主要建築有正殿、祭殿、南北附殿、馬殿、圍廊、戲臺、忠恕牌坊、投箭亭、飲馬亭等。,形成了宏偉、古樸、典雅的宋代建築群,極具文化歷史研究價值。

王官廟的主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武廟建築。三間房寬,六椽深,壹檐九脊歇山。平面為正方形,長寬相同,由橋臺、墻柱、鬥拱、梁架、屋頂組成。前檐回廊,幽深幽靜。豎欄桿和鬥拱椽又肥又笨拙,由四根粗大的柱子支撐著。寺廟的結構緊密而規則。四根椽子用三根柱子接在乳頭上,柱子的角不在前面。五拱用於雙抄。門板和門框寬而緊,兩邊嵌著碎子三棱柱。扁梁上有許多舒柱,脊柱上的載荷由叉手傳遞。二十四組五鋪鬥拱支撐梁架和240個滾動閘椽。四檐高大,拉伸明顯。琉璃獸造型精美,下掛鑄鐵編鐘,清脆悅耳。懸魚豐風嶙峋突出,歇山堂頂輕折。魚尾狀的釉吻放在兩端,鼻翼上揚,鼻翼皺起,嘴巴張開。四檐用牙紋滴水瓦、荷葉鉤瓦,九脊十獸四頭,創意獨特。歷經千年滄桑,鬼斧神工的王官寺正殿仍保持著宋代“建築法式”的建築標準。1981被列入《中國名勝古跡詞典》,1986被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王官廟所在的臨澧村,有許多關於王官廟的民間故事。其中以鋸木柱被砍斷,大殿內外普遍寬闊的傳說最為傳奇。當年,趙州橋創建後,魯班帶著各路能工巧匠的命令,離開趙州古城,到了西邊的太行山,來到了臨裏村,在那裏接下了修建王官廟的辛苦,立下了生死狀,並限定在4月18日完工。工期延長的,處以極刑。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只是還少了壹根大柱子。公雞啼叫,半夜裏,魯大師急中生智,拿起白色的鋸末,蘸上黏糊糊的紅泥,三下五除二,做成壹根大柱子。五更時,東方白茫茫,正殿兩檐未封。魯大師沒細想,壹把抓起就扔,壹個在左邊,壹個在右邊,快如流星捉月,像兩條龍出水,劈開椽子。椽子上鐫刻著魯班的話:將來重修此檐,能人多壹個,沒能人少壹個。這時天快亮了,壹個欽差大臣來視察工作。他先量了殿內,然後量了殿外,發現殿內外壹樣寬。鋸末柱劈椽,堂內外同寬三絕,代代相傳。前兩項已經驗證,後壹項還沒有破解。正是因為有這樣壹個神秘的地方,吸引了很多遊客和學者。除了成功的觀光,* * *探討這個永恒的奧秘。

王官寺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玉泉山的山坡上。玉泉山古稱宋林,臨澧村的名字由此而來。王官寺建成後,因玉石潔白潤澤,泉水有清源之意,故改名玉泉山。放眼望去,西山曲流,分支派系,靜待此。妳看松柏樹,樹樹綠,楓葉燃丹,寒林白雪。久留曾無虎豹,鳥鳴四季。清代文人留下了兩首描寫玉泉山風景的詩。壹個是:春雨如關山秀,秋煙爭帽石光,夏雲舞鶴繞奇峰山,冬雪蕩晨。第二種是:春山明如笑,夏山綠如滴,秋山明如妝,冬山蕭瑟如眠。

王官寺歷經滄桑、衰落、復興。1984,郊區政府發布了《關於保護森林玉泉山王官寺的通告》。1991年,陜西省古建築研究所對王官寺大雄寶殿進行了大修,省、市、區投資相同。1993年,王官寺二期工程完工,重修了仙殿、馬殿、南北附殿,放置彩塑9件。納入國家安全後,根據保護文物和發展旅遊業的需要,郊區政府加大了開發力度,1999和2001兩次投資50萬元,增建了朝聖臺階、爬梯、石橋、石牌坊、停車廣場等配套設施。新翻修的森林王官寺鑲嵌在叢林中,精致如畫。人文建築與自然風光融為壹體,令遊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 上一篇:有意義的四字成語全集
  • 下一篇:夢見別人紋眉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